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重慶3年新增1000家社區養老服務站
原標題:全市3年新增1000家社區養老服務站 為老年人提供緊急救援、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
每個人都會老去,養老事關千家萬戶。重慶市有老年人口704萬,近90%青睞居家養老。
3月11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重慶市已正式啟動實施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2018年—2020年,全市計劃新增100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重點在主城打造100個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滿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需求,使居家老年人享受到就近、便捷、週到、優質的社會養老服務。
一站式社區養老服務很貼心
在九龍坡區民安華福社區,5000余名老年人聚居於此。重慶仁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民生實事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專項行動為契機,依託該社區養老服務站,開創了“一站式”社區養老服務模式。通過“站內712服務+站外324服務”的方式,讓老年人足不出戶也能幸福養老。
“站內712服務,指的是每天12小時在社區養老服務站為老年人提供日間託管、社區食堂、心理疏導、康復保健、興趣培養、休閒娛樂、社區融合七大類服務。站外324服務:每天24小時為社區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緊急呼叫、便民上門、愛心送餐三大類服務。”服務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民安華福養老站每天能服務100余名老人,改善了社區養老難問題,完善了社區養老服務功能。
“一個人的飯菜最不好弄,下雨天出門還擔心路滑摔跤。不方便出門的時候我呼叫社區養老服務站,他們送餐給我,很暖心。”住在社區的王爺爺説,不僅如此,有時候天氣晴好的時候,還會邀約三五好友,一起練練書法,看看電影。
3年新增千個社區養老服務站
按照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專項行動計劃,重慶市計劃在3年內新增100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重點打造100個市級示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優先滿足高齡、失能、失獨、特殊困難等老年人基本公共養老服務需求,不斷豐富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供給,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8億元(其中爭取中央財政資金1.2億元,市級財政4億元,區級財政10億元,社會投資2.8億元)。“今年我們將打造5個社區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示範機構。”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市民政將運用“互聯網+”思維,加快社區居家養老信息化建設,構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大數據平臺。
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呼之欲出
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重慶市正在探索智慧養老,用“互聯網+”打造社區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這些平臺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整合各行各業的服務,為老人提供包括緊急救援、家政服務、日常照顧、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綜合性服務項目。
據了解,今年1月,重慶與阿裡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簽署推進大數據智慧化創新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後,市民政局迅速行動,與阿裏集團積極對接,擬按照“大數據+大平臺”的基本思路,加快建設重慶智慧社區和智慧養老。
什麼是智慧社區、智慧養老?它們以社區居民為中心,推進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技術與社區服務和養老服務深度融合,實現以數據為驅動、應用為核心、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智慧社區和智慧養老服務。簡單地説,就是按照“大數據+大平臺”的基本思路,建立“1+3+N”的“智慧社區”(智慧養老)雲平臺。
市民政局介紹,今後還將開發基於手機、電腦、電視三種智慧終端的應用服務。這些離老百姓生活最近、最常用的三樣電子産品,都會是大家的智慧貼心管家。也就是説,今後只需一部手機,或者一台電視,或者一台電腦,老人就能隨時接通呼叫中心。
“呼叫中心聯繫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老人提供日常助餐、助潔、助行、助浴、助醫、健康管理、緊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務預約等基本公共服務和市場化服務。”市民政局介紹,同時,在外工作的子女,哪怕千里之外,也能通過手機,監控老人的身體狀況,提醒老人吃飯服藥,還可以通過手機APP為老人購買服務。(重報集團記者 周小平)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