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宋艷麗:巴南公安“品質監督員”的法制人生
巴南區公安分局法制支隊支隊長宋艷麗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乾淨利落的高扎馬尾,筆挺整齊的警服,笑起來溫柔如水。這是重慶市巴南區公安分局法制支隊支隊長宋艷麗給人的第一印象。
宋艷麗是江蘇人,1998年從西南政法大學畢業後便留在了重慶。在巴南區蓮石派出所工作,開始了她長達6年的基層社區民警工作。
“宋戶籍”初入工作的迷茫困惑
“宋戶籍”是石子坪社區的居民對宋艷麗的稱呼,而石子坪社區便是她當時工作的地方。然而宋艷麗剛到蓮石派出所工作時,一切並沒有那麼順利。
作為戶籍民警,宋艷麗主要負責石子坪社區居民的戶籍工作。但除此之外,調解民間糾紛、家庭矛盾,處理治安案件,幫忙打掃社區衛生,這些都是她要做的事情。
在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宋艷麗逐漸開始適應瑣碎的工作。宋艷麗也在魚洞中學、巴南衛校擔任法制副校長,並取得成效,長此以往的工作訓練,宋艷麗也有了自己的方法技巧。“這些東西,讓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就漸漸堅持了下來。”宋艷麗説道。
“是金子總會發光”,在蓮石派出所工作的6年期間,巴南分局許多部門陸陸續續到派出所來提拔選人時,有多個部門同時向宋艷麗拋出了橄欖枝:秘書科、政治處、後勤部門、法制支隊......為了能在基層多鍛鍊自己,宋艷麗直到6年後才再次抓住機會,選擇了嚮往已久的法制支隊。
回想起在基層工作的6年,宋艷麗説,“我要感謝那6年的基層工作時光,它讓我的性格得到了歷練,去掉了自己的傲氣和浮躁,讓我學會了腳踏實地,不然我可能不會走得那麼遠。”
從基層民警到法制民警 收穫專業給予的自信
2004年4月,宋艷麗來到巴南分局法制支隊工作。從基層民警到與專業相關的法制部門,這對宋艷麗來説是機遇也是挑戰。宋艷麗表示,在基層的那幾年,因工作方向不同,專業知識已幾乎完全擱淺。與同部門的同事比起來,自己也就顯得格外“單薄”。但重新拾起專業知識在宋艷麗看來並不是最難的,難的是審核案件後,給辦案單位把法理“説”出來,指導他們。“作為法制民警,這個崗位的要求就是你要能夠指導你的辦案單位,要把你的法理講給他們聽,讓他們覺得層次清晰明白。”宋艷麗説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宋艷麗專門閱讀了有關演講口才的書籍,向他人模倣學習,最終能夠清清楚楚地給辦案單位講解法理。
宋艷麗表示,現在遇到疑難案件時,自己能夠做出一個很準確的判斷,而且對於這個判斷有一個邏輯清晰和明確的一個説理。當辦案單位遇到問題時,能幫其解決,指出很精準的道路。“每到這種時候,我就會有一種自信,而這種自信正是來源於專業知識的紮實精湛。”
走上領導崗位後,不斷創新工作模式
在同事眼中,宋支(同事對宋艷麗的稱呼)辦事嚴謹、寬嚴相濟,在業務方面更是法制支隊的領頭羊,深受大家尊敬和尊重。
對於支隊工作,宋艷麗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分局的所有案件必須經過我們部門審批,如果説分局是個工廠,那我們部門就是‘品質監督員’。只是這個‘品質監督員’的責任更加重大,因為在我們的審批下面,關係著人身的自由,財産的限制。所以在每一起案件下筆審判之前,都是要依法律、依證據來進行審批,爭取做到萬無一失。”
2010年,宋艷麗成為了法制支隊副支隊長。為了提升專業水準,2012年,宋艷麗自主報名了大連海事大學的在職碩士研究生考試。那時支隊人員緊張,工作繁忙,白天宋艷麗要忙工作,下班回家之後還要寫論文。“雖然很累,但我從未想過放棄,若要做,就要做到底。”最終,宋艷麗順利取得了碩士學位。
2013年,宋艷麗成為法制支隊支隊長,成為了巴南公安分局法制支隊第一任女支隊長。為做好法制支隊工作,宋艷麗于2015年改變了法制傳統勤務模式,實行分組包片,將法制支隊分成了刑事和治安案件審核小組、行政復議小組、國家訴訟賠償小組和內勤工作小組。
宋艷麗介紹,法制支隊在沒設小組之前,巴南分局的執法考評工作在全市屬於中等以上。但這幾年,他們的考評成績有了進步。2015年排名重慶市全市第四,主城區第二。2017年,執法支隊品質考評排名重慶市第一。
此外,宋艷麗還創新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成立了“決策合法性審查評估辦公室”,有效提升了巴南分局黨委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能力,為規範分局決策行為有效把關。
據了解,宋艷麗從事法制工作14年來,經她審核過的刑事案件達3000余起,行政案件多達4000余起,無論是行政復議還是行政訴訟,從未有過一起遭上級部門撤銷或敗訴的,從未發生過因錯拘、錯訴遭國家賠償的。
對於未來,她説,希望帶領隊伍在工作業績上往更高的水準發展。“繼續努力,爭取保持巴南公安法制部門的領先地位。”(供稿 圖/文 巴南區公安分局 編輯 朱明達)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