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兩江新區民心佳園小學用教育破解民生難題
原標題:做大城市的優秀小公民 兩江新區民心佳園小學用教育破解民生難題
“創客與科技”課程月活動中,科學老師帶領孩子們完成手上點火遊戲,見證科學的魅力
近日,《關於重慶市教學成果獎勵的決定》發佈,兩江新區民心佳園小學所承擔研究的課題《公租房小區學校“城市公民”素養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研究》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基礎教育類)一等獎。
事實上,在參評教學成果獎的眾多單位中,不乏具有先進科研水準的教科研機構和教研水準出類拔萃的名優學校。民心佳園小學作為一所年輕的公租房小區配套小學,究竟是怎樣突出重圍獲得一等獎的?
走進民心佳園小學不難發現,該校的“城市公民”素養課程不僅僅是一項教學成果,它更是一項心繫民生的育人工程。
這門課程從公租房小學的定位破解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綜合素養提升、教育提質、走內涵特色發展之路等問題和難題,致力於培養更多具有“城市公民”品質的學生,用實際行動回應著教育民生的改善。
劍指民生
踐行一場沒有先例可循的研究探索
兩江新區民心佳園是我市首個公租房小區,是我市重要的民心工程。
對於那些高高興興搬入公租房的居民來講,解決了住房難的問題之後,適齡孩子能不能在家門口上好學又成為了他們最為牽掛的問題。
2012年民心佳園小學正式開學,無疑為小區居民打了一支定心劑。
作為公租房的配套小學,民心佳園小學承載了很大的民生期盼,而同時該校也必須直面學生流動性大、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
據校長王偉介紹,民心佳園80%以上的居民都是鄉村入城打工的中低收入人員。他們家庭收入低、文化水準不高,大多數沒有時間來管自己的孩子。然而,他們帶著人生的夢想進入城區,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機地融入城市的生活,成為一名地道的“城市公民”。
托起每個公租房居民的夢想,回應居民享有優質教育的期盼,民心佳園小學開啟了一次沒有先例可循的教育探索、研究和實踐。
因此該校從成立開始便著力探索公租房小區學校“城市公民”素養課程體系,借課程之力,整合學校、家庭、社區教育資源,打造獨特的公租房小學教育之路。據了解,該校花了多個月時間去觀察、問卷、走訪,調研學生情況,初步策劃“城市公民”素養課程的板塊後,還用了半年多時間在校內選取實驗班試點,為“城市公民”素養課程的深度踐行打下了基礎。
聚焦課程
公民素養在每個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素質教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課程改革……這些教育熱詞、高頻詞究竟如何落地?對於民心佳園小學來講,要培養學生哪些素養,要怎樣通過課程改革真正喚醒學生的成長蛻變,是踐行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
為了有效地引導學生認識城市、適應城市,讓他們成為富有教養、勇於擔當的“城市公民”,民心佳園小學在“公租房小區學校‘城市公民’素養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研究中,凝煉出“城市公民”核心素養的五大領域,包括文化基礎、行為習慣、自主管理、健康身心以及實踐創新。
這五方面的核心素養既具有一定普適性,又有一定的針對性,且彼此關聯,相互支撐,構建了“城市公民”素養生成的骨架。
那麼,這些“城市公民”素養如何在每個孩子心中生根發芽呢?
具有生命力的教育不僅有“骨架”還要有血脈。據了解,民心佳園小學結合“城市公民”核心素養的五大領域建構起了五大課程,其中行為養成課程和自主管理課程則成為了特色課程,奠定起了學生成為“城市公民”的基礎。
例如在習慣養成課程中,學校針對舉止文明、誠實守信、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勤儉節約、遵守秩序、講究衛生七大習慣的養成編制了校本教材,制定了評價標準,納入了學生綜合素質考評。同時開闢感恩母親、感恩大自然、感念師恩、感恩祖國四大感恩課程,讓學生通過班隊會、辦小報、寫文章、表演節目、畫畫等形式知感恩,行感恩,能感恩。
而自主管理課程則致力於培養學生自主自強的品質養成,強調學生對於課程的參與和實踐。以自主管理周課程和升旗儀式微課程為載體,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斷提高,自信心、表現力、創造力也得到激活。
此外國家課程校本化的文化基礎課程、備受學生喜愛的身心健康課程以及形式多樣的實踐創新課程都為學生每一刻、每一寸的成長注入了鮮活動能。
向深而動
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
讓每個孩子都能具備“城市公民”素養並非一蹴而就,需要多個維度的教育行動形成合力,再往深處多走一些、再走一些。
學生成長需要家庭助力,在提倡家校共育的當下,民心佳園小學比任何學校都更重視家校共育行動。該校一直秉承著這樣的理念:學校不僅僅要通過教育讓孩子具備“城市公民”素養,還希望通過教育帶動背後的家庭一起成為優質的“城市公民”,從而促進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
為此,民心佳園小學以課題為載體,豐富、創新家校互動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整闔家校教育資源,集聚家校的智慧和力量,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育方法去實現家校互動,著力引領家長與學生共同發展“城市公民”素養。
除了家校共育以外,民心佳園小學在“公租房小區學校‘城市公民’素養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研究中還通過多措並舉,讓教育更有深度,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學校還積極邀請國內知名高校、上海等教育發達地區的專家長期指導學校課程,拓寬發展思路,整合課程資源。同時通過系列校本培訓、研學等活動提升教師隊伍能力,並以此為中心形成學科課程與教學研發團隊。
值得一提的是,在課程實施方面,該校還創設出“自主學導式課堂”提升課堂教學品質,並創設出第二課堂開闢大量的創意課程、藝體課程、思維課程、閱讀課程,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也讓公租房小區家長沒有時間管理孩子的困難得到了很好解決。同時還實行“大走班”,開設了48門成長校本特色課程讓學生自主選課,令不同的興趣愛好得到生長。
向上而行
創新改革破解教育之困
民心佳園小學的《公租房小區學校“城市公民”素養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研究》如今能成為我市教學成果一等獎並非偶然。
從探索學生行為習慣改變的方法到探索構建基於自主管理的教學體系,從推進系列校本課程的開發到推動國家課程校本化,最終構建“城市公民”素養課程系統,構建“城市公民”素養課程的兩大評價體系……
縱觀這6年多來的實踐歷程,民心佳園小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民生幸福願景為目標的探索實實在在地破解著公租房小學的教育之困。
一方面,學生在課程的學習中享受公平教育的機會,發揮個性特長,在全國電腦製作活動中,電腦繪畫獲國家級獎23人次、市區級獎104人次;在各級器樂演奏、合唱表演、體育技能、書法繪畫等比賽中獲得很多榮譽。
他們在課程的學習中紮實了文化基礎,養成了文明習慣,培養了自主管理,鍛鍊了健康的身心,具備了初步的實踐創新能力,正在一步步融入城市生活。
另一方面,課程改革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學校多次在各級各類檢查評比中獲得上級領導、教育專家的高度評價。同時該校還面向市內外50多所小學推廣了學校課程建設的實踐經驗,吸引全國近100名校長前來考察學習。
可以説“城市公民”素養課程體系在公租房小學、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集中就讀學校、農轉非人員子女集中就讀學校等學校中具有極大的示範性。
王偉表示,接下來學校還將探索課程建設的最優化路徑與評核方式,實現學生“在校一日,受益一生”的終極教育目標。(文秀月 劉進 圖片由民心佳園小學提供)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