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民生>正文

“智慧停車”系統上線 預約車位像點菜一樣方便

2018-04-03 14:23:01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社會民生】“智慧停車”系統上線 預約車位像點菜一樣方便

目前,直港大道停車樓已實現無人收費停車,所有繳費通行都可在雲端處理。記者 羅斌 攝

【社會民生】“智慧停車”系統上線 預約車位像點菜一樣方便

通過重慶好停車APP,不僅能快速找到車位還能預約車位。記者羅斌 攝

  在手機上敲敲點點,不搖車窗就能繳納停車費;跨城區出行時,下個APP就能像點菜一樣預訂停車位;當自家租的車位空閒時,還能轉租出去與他人“共享”賺點小錢……如此愜意的停車經歷,將出現在主城區的更多停車場中。

  4月2日,市城鄉建委發佈消息稱,重慶市“智慧停車”系統已于日前上線試運行,該系統已入庫管理涪陵灣灣停車場、直港大道公共停車樓等16個停車場、涉及2.5萬個停車泊位。

  與此同時,為市民提供更精準、更便捷停車服務的“重慶好停車”APP和公眾號已于日前推出。今後,重慶更多停車場將加入智慧化改造的行列,與“重慶好停車”APP聯網,預計2022年“智慧停車”系統將使主城區300萬人受益,推動重慶進入“智慧停車”時代。

  “智慧停車”給市民帶來怎樣與眾不同的體驗?記者就此前往直港大道停車樓進行打探。

  無人收費,打開重慶“智慧停車”的新方式

  4月2日上午10:00,重慶日報記者駕車駛過汽車排成長龍的嘉華大橋,尚未抵達直港大道停車樓,就看見沿線藍底黃字的“無人收費停車場”招牌格外醒目。該停車樓是全國首個採用全智慧停車管理系統的橋下大型停車庫,管理停車位1008個,車輛快進快出、“閃付”是它的一大特徵。

  記者在停車樓看到,入口處沒有收費亭。當車輛抵達入口時,幾乎在一秒鐘時間,欄杆就抬起放行。

  “停車樓的每個入口處都有兩個高清攝像頭,管理系統會選擇最佳圖片作為識別結果,自動計算車輛停車時間和應繳費用。車主使用‘重慶好停車’公眾號、自助繳費機、掃微信支付寶等均可付款。”直港大道停車樓“智慧停車”系統的管理方——重慶暢泊智慧停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龍崗介紹,為推廣“智慧停車”技術,這個重慶本土的團隊歷時一年半時間開發了“重慶好停車”APP和微信公眾號。

  對於尚未上正式牌照的新車和被泥污弄臟的車輛,智慧停車管理系統也有高招。車主只需在停車場入口獲取一張有二維碼的紙條,掃碼進場後,系統會自動計算停車時間。出去時車主在自助繳費機上繳費後,車輛即可順利離場。如果車主使用現金,自助繳費機還會“吐”出一張帶二維碼的紙條。車主用手機掃碼後,找補的零錢會自動返到手機上。

  龍崗透露,停車樓採用無人收費方式管理後,線上支付率高達99%,停車樓的管理人員隨之減少一半以上。不過,為方便老人繳費或者車主手機沒電等意外情況出現,停車樓內還貼心地設置了一個人工服務亭。

  點擊APP,提前半個小時預約停車位

  在“共享單車”大行其道的今天,渝中、南岸等多個城區也進行了“共享車位”的嘗試。但因業主有顧慮、物業擔心安全隱患等原因,顯得有些“叫好不叫座”。

  此次推出的“智慧停車”系統,選擇了直港大道停車樓並配合後臺的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精確指導停車時間,進行了“共享車位”、預約車位的新嘗試。

  重慶日報記者在停車樓內點擊“重慶好停車”公眾號,看到這個公眾號的首頁有繳費預約、附近車場、繳費記錄3個欄目。點擊“繳費預約”,會出現繳費找車、月卡充值、共享車位、車位預約4個選項。

  龍崗介紹,目前停車樓推出8個預約停車位,當天早上已有車主通過“重慶好停車”公眾號預約了車位。他提醒,車主預約停車位時至少需要提前半個小時。預約車位成功後,一個小時內不到現場預約信息就會被取消。此外,如果車主停車時間超出預約時間段,可能需要繳納超時費用。

  “共享車位為那些白天在停車場附近上班,傍晚離開的車主提供了分擔停車租金的可能性。“龍崗透露,停車樓試點了13個共享車位。這些車位被“共享”後,一個車位可停兩輛車。如果試點效果好,“共享”停車位的數量還將增加。

  除了無人收費系統、“共享車位”、預約車位外,停車樓的反向找車功能也讓那些經常為找車位犯愁的車主欣喜不已。

  點擊“重慶好停車”公眾號後,輸入車牌號,手機就會顯示停車位置並提供導航路線。車主繳完費後點擊找車按鈕,手機也會顯示找車路徑。

  “隨著聯網的停車庫越來越多,‘智慧停車’系統還能識別套牌車和嫌疑車輛。”龍崗透露,當擁有同一個車牌號的車輛在距離相近的時間出現在不同停車庫時,系統會發出警示,提醒被套牌的風險。

  2022年,主城區“智慧停車”系統全面建成

  直港大道停車樓是重慶市在主城區大力推進的“智慧停車”系統建設的縮影。

  調查顯示,一輛汽車95%的時間處於停放狀態,合理調配停車資源格外重要。清華同衡規劃院靜態交通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王傑認為,運用“智慧停車”技術可使交通擁堵減少30%,無效交通流減少12%至15%,尋找車位時間縮短6分鐘至14分鐘,是各大城市緩解停車難問題的努力方向。

  據了解,主城區“智慧停車”建設2016年起步,兩江新區、南岸區、渝北區等城區相繼嘗試,取得了一定效果。比如渝北區針對路內停車泊位開展“智慧停車”試點,集成了區內3722個停車泊位信息。

  不過,因為自主開發的原因,各區的“智慧停車”系統建設“百花齊放”,由此帶來數據標準不統一、功能參差不齊的問題,使得“智慧停車”系統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一旦跨區域出行,一個區的停車APP就不適用於另一個城區,為車主增添煩惱。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智慧停車”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企業“小而散”的特徵也阻礙了産業的做大做強。採用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方式,走規模化、綜合化發展之路有利於重慶市“智慧停車”産業的高品質發展,建立市級平臺的“智慧停車”系統勢在必行。

  市城鄉建委人士介紹,主城區“智慧停車”系統建設去年下半年啟動,被納入市委、市政府重大民生實事推進。該系統按照“1 3”框架思路開發,即1個總控中心和3大應用平臺(行政監管平臺、車場管理平臺、公眾服務平臺),實現政府、企業、公眾“三位一體”的綜合服務功能。

  為解決停車數據標準不統一、數據開放共享難等問題,由市城鄉建委制定的停車場智慧化管理的地方技術標準計劃今年上半年發佈實施。屆時主城區範圍內的所有新、改、擴建停車場,都要按照統一技術標準進行設計、施工、驗收,並接入重慶市“智慧停車”管理系統。

  吸引更多已投用的停車場加入其中,成為重慶市“智慧停車”系統建設的一個重要著力點。為此,重慶將分類推進停車設施智慧化改造,出臺各種政策和措施,率先推進公共資源類停車場的智慧化改造,鼓勵各類企業、居住小區及個人自備停車場(位)的智慧化改造。

  “今年,主城區將完成10萬個泊位的智慧化改造。此後,主城每年將推進10萬個至30萬個不等的停車泊位的智慧化改造。預計2022年主城區‘智慧停車’體系全面建成,將完成100萬個停車泊位的智慧化改造,屆時主城區‘停車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市城鄉建委人士透露,在主城區大力試點的基礎上,未來“智慧停車”管理系統還將在全市進一步推廣。(記者 廖雪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