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豐都童仙寨村:一個脫貧村的美麗蛻變

2018-05-08 14:00:25 | 來源:華龍網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華龍網5月8日6時訊(通訊員 李達元)“以前,村裏交通極不方便,人居環境差,也沒有像樣的産業,如今,村裏社社通公路,危舊房農戶搬進新居,枇杷、草莓等産業蓬勃發展,前後相比的變化真是大快人心,村民生産生活欣欣向榮。”近日,筆者來到重慶市豐都縣三合街道童仙寨村採訪時,該村黨支部書記代榮感慨地説。

  童仙寨村曾經是該縣95個貧困村之一,自開展精準扶貧以來,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紮實開展各項工作,如期實現了全村脫貧摘帽目標任務,實現了貧困村的美麗蛻變。

【區縣聯動】【豐都】【區縣聯動列表】豐都童仙寨村:一個脫貧村的美麗蛻變

童仙寨村草莓種植基地 通訊員 李達元 攝

  泥土公路變硬化路

  “以前,從村上到我們組裏的公路是泥土路,路面狹窄,坑坑洼洼,遇到下雨天更是泥濘不堪,別説開車,就是人走在上面也寸步難行。”童仙寨村三組村民秦光文説。

  他手指一輛從遠處駛來的小車介紹,多虧駐村工作隊的同志爭取到了扶貧項目資金,對這條公路路面進行擴寬、壓實,然後實施了硬化,現在無論天晴下雨都有小車去去來來,而且又快又安全。更重要的是,村民購買農資、銷售農産品再不用肩挑背磨。

  要致富、先修路。駐村工作隊原隊長兼第一書記代興奉告訴筆者,他帶領工作隊入駐童仙寨村後,首先就是把硬化公路、便民路、人飲和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等基礎設施提上議事日程,引進投入資金260萬元,完成通村硬化路 10.55公里。

  “其中,改造擴寬6米硬化路2.5公里,引進交委通暢路工程硬化4.95公里,寬4.5米,解決全村大部份群眾的出行;引進移民精準幫扶項目,硬化5條3.1公里自然村道路。”代興奉説。同時,以移民精準幫扶項目為契機,修通泥結石路3.7公里,方便部分群眾出行。完善人行便道21公里,基本實現社社、戶戶通水泥路。此外還整治山坪塘30口。

  危舊房變鋼筋樓房

  “走,我帶你去看看村裏新修建的居民點,那裏的住戶現在生活條件跟城裏人差不多。”代榮熱情地向筆者發出邀請,並自告奮勇地走在前面帶路。

  10多分鐘後,筆者來到村裏的居民點,這是一棟棟五樓一底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樓房,灰白相間的墻漆,房頂是清一色的琉璃瓦覆蓋,統一的風格風貌給人以清新靚麗的感覺,特別引人注目。“這個居民點總投資700萬元,擁有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可容納大約80戶農戶400余人居住。”代榮説,入住的農戶均為村裏貧困戶或高山生態移民搬遷戶。

  正説著話,只見從一棟樓上走下來一個年過半百的村民。代榮告訴筆者,這個村民叫張明壽。以前,他家住的房子是土墻瓦房,由於年久失修比較破爛,一遇下雨房頂就漏雨,加上土墻裂縫、墻體距地面一米左右經常潮濕,一旦吹大風、下暴雨,就有倒塌的可能性。

  這時張明壽上前來跟代榮打招呼,記者借機對他進行了採訪。“我家的房子是2016年底裝修好的,春節前才搬進去住。房子是一室三廳,面積比老房子大很多,如今住在新房裏,就像住進了城裏似的,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好。”張明壽説。

  傳統農業變新産業

  “這是我們村的枇杷産業,目前已發展到了800畝,每年從5月勞動節小長假開始,就有市民帶著孩子等家人,自駕車前來果園體驗採摘樂趣。”代榮手指眼前偌大一片果園説。

  發展新型現代産業是貧困群眾實現脫貧摘帽的有力載體,據代榮介紹,這是村裏通過對農戶土地出租流轉、集中連片率先打造的枇杷産業,也是目前發展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一個産業。農戶除了每年收土地租金,還可到枇杷園打季節工,相當於有了兩份收入。

  “近兩年來,我們村發展種植的草莓産業也很不錯,一般從每年1月開始採摘,一直可持續到5月,前後採摘時間長達5個月,既為市民外出踏青提供了好去處,也為村民增收搭建了平臺,産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代榮説。

  據了解,童仙寨村産業發展堅持以“三個一”發展思路,即一個枇杷基地、一片李子林、一處果蔬示範園。目前,800畝枇杷基地已建成併發揮效益,300畝李子樹開花挂果,50畝果蔬示範園投産。這些産業和貧困戶建立利益連結機制,解決了群眾穩定增收問題。

  “當前,我們童仙寨村正在啟動鄉村旅遊觀光農業示範項目建設,利用與豐都城區不遠的區域優勢,擬把枇杷、草莓基地率先打造成觀光采摘示範園。”代榮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