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聚焦重慶>正文

重慶:勇擔“上游責任” 奏響綠色發展新樂章

2018-05-14 13:55:03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長江自西向東橫貫重慶全境,流經679公里。在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中,重慶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淘汰落後産能,發展生態産業,走出産業發展生態化、生態經濟産業化的綠色發展之路。

  重慶市委、市政府提出,重慶處在長江上游,一定要強化“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體現“上游水準”。全市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調動各方力量,強化體制機制,激發內生動力,加大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力度,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聚焦重慶】重慶:勇擔“上游責任” 奏響綠色發展新樂章

4月29日,萬州區大周鎮五土村村民在長江邊種植中山杉,江對岸山體裸露的部分就是消落帶。冉孟軍 攝

  為消落帶披“新衣”

  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每年的9月到次年3月,是三峽庫區的蓄水期,水位最高達到175米。在夏季,則保持145米低水位,因此庫區兩岸形成了漲落幅度30米、面積348.9平方公里的消落帶。消落帶如缺乏植物,後果就是水土流失,它的治理被認為是世界級難題。

  地處長江上游的重慶,如若不解決該難題,大量泥沙入江,很容易造成河道淤積。

  在萬州,中山杉的種植為消落帶的治理帶來了希望。初夏時節,長江水位已經回落,萬州區大周鎮五土村的“長江三峽庫區生態修復司法保護示範林”,成帶狀的中山杉鬱鬱蔥蔥。這些中山杉由亂砍濫伐等破壞生態環境、面臨處罰的責任人出資購買、認栽,為長江消落帶披上“新衣”。

  以種代罰,這是一個保護沿江環境、修復庫區生態的有效辦法。截至目前,萬州區長江消落帶上已推廣栽植中山杉試驗示範林近1500畝,平均存活率達到85%,綠化消落帶岸線長度達到40公里,逐步形成了沿江水上森林的壯美景觀。

  與萬州毗鄰的雲陽,則以竹柳和香根草來破局。近年來,雲陽在庫區不同消落帶地段栽植了竹柳10萬多株,香根草5萬多株,總面積達300畝。通過造林試驗觀察,竹柳全淹沒在水下四個月仍能生長,造林成活率較高,可有效緩解消落帶的水土流失。

  水域生態屏障有了,連綿起伏的高山又怎樣來保護?雲陽採取分梯度佈局,讓山地增綠與百姓增收相結合。在175米水位線以上的沿江區域建設庫岸100米景觀林帶,主要栽植香樟、欒樹、女貞等生態景觀樹種及蘆葦、竹類等灌叢植物;在海拔300至600米立地條件較好的區域建設生態經濟林帶,主要栽植以柑橘為主的經濟樹種;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土地瘠薄區域建設生態防護林帶,主要栽植柏木、榿木、刺槐等適生鄉土小苗,確保應綠盡綠,全面綠化。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隨著森林覆蓋率的不斷提升,詩人李白一千多年前描述的場景已在長江沿岸多次出現。在巫溪縣蘭英鄉,還出現了族群數量多達百隻的野生獼猴,它們成群結隊下山覓食,甚至在村子裏“安營紮寨”。

  圍繞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重慶還大力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濕地保護與修復、石漠化治理等工作,生態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5.4%、林木蓄積量達到2.05億立方米。2017年底,國家首次發佈了各省(區、市)的綠色發展指數,重慶以81.67的綠色發展指數得分,進入了全國前五。在生態保護類指數排名中,重慶排名全國第一。

【聚焦重慶】重慶:勇擔“上游責任” 奏響綠色發展新樂章

長江雲陽段“一江碧水 兩岸青山”。熊彬 攝

  為長江加“濾網”

  長江出境水質好過入境水質

  高峽出平湖,濱江環湖遊的人氣越來越旺。嗅到商機的商家做起了餐飲,餐飲船舶如雨後春筍。隨之而來的是部分餐飲船舶生活污水和垃圾就地直排。

  “船上的生活污水、垃圾、油污三大污染源都不允許直接入江,必須交給專門的垃圾收運船。”2017年以來,萬州區環保局“鐵腕治江”,對長江餐飲船舶進行整治,不讓一滴污水流入長江。在這過程中,22艘餐飲船舶被實施強制拖移取締。

  江上污水要收集處理,岸上的污水又怎麼治理?“2017年,萬州區建成了40座鄉鎮污水處理廠,一年減排生活污水500萬噸。”該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萬州城區3座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污水超過12萬噸,收集率達到91.9%,基本上做到了應收盡收,不讓污水進長江。

  在雲陽,針對農村生活垃圾,也建立起“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統一收運處理體系。生活污水被截留、生活垃圾統一收運,不僅改變了農村以前臟亂差的形象,還減少了對境內長江及其支流的污染。截至目前,雲陽境內的“一江四河”水質均穩定達到Ⅱ-Ⅲ類標準。

  除了生活污染,工業污染更是整治的重心,沿江有重污染的企業一律實施關閉搬遷。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關閉搬遷256家重污染企業,主城區基本實現沒有燃煤電廠、燃煤鍋爐、化工廠、鋼鐵廠、水泥廠和燒結磚瓦窯。隨著生産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持續優化,長江水變得碧澄澄、清亮亮,出境水質好過了入境水質。

  “重污染企業一一關停,現存企業必須達標排放,通過嚴把環評審批關,長壽湖周邊實現了工礦企業的零增長。”長壽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長壽還與上游的梁平區、墊江縣建立了跨境定期協調機制,對跨境污染聯合查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流域污染治理協調等工作進行溝通協調,三區縣共同治污。

  近日,巫山縣對全縣58座碼頭列出時間表,進行分類專項整治。其中包括嚴格關停類碼頭17座,規範提升類碼頭20座,臨時類碼頭6座,新建類碼頭15座。要求規範提升類貨運碼頭5月底前規範提升到位;旅遊客運碼頭規範整治今年6月底前完成;關停類碼頭今年6月底前嚴格關停,8月底前拆除設施設備、清運貨物,10月底前復綠。

  今年3月,重慶在全市範圍內啟動新一輪“五大環保行動”實施方案,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未來五年,通過深入實施碧水行動、藍天行動、綠地行動、田園行動、寧靜行動,進一步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將重慶建成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聚焦重慶】重慶:勇擔“上游責任” 奏響綠色發展新樂章

重慶廣數機器人有限公司生産的機器人運用在生産線上。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為産業涂“綠色”

  奏響生態優先發展新樂章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通過立規矩,倒逼産業轉型升級,在堅持生態保護的前提下,發展適合的産業,實現科學發展、有序發展,高品質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二者關係絕非簡單對立。”重慶市委和市政府明確,嚴禁在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範圍內新建重化工項目、在5公里範圍內新佈局工業園區。在發展中,要構建並嚴守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品質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大紅線。

  2017年,一家可帶來數千萬元稅收的造紙企業在考察萬州經開區工業園後有意落戶投資。在得知造紙企業每天將産生3噸污水時,萬州經開區將其拒之門外。在招商引資中,像這樣被環保一票否決的例子,在萬州並不是個案。數據顯示,近幾年,萬州共否決60多家污染企業落戶。

  新建項目有“負面清單”,已建項目怎麼辦?在長壽區,累計投入180余億元,構建了天然氣化工、化工新材料、氯鹼化工、鋼鐵冶金、特色副産物、産業廢棄物六大循環經濟産業鏈條,實現了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

  構築生態屏障,實現綠色發展,最終都要向産業要答案。為此,重慶積極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舊動能破除有條不紊,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智慧網聯汽車、分享經濟、數字內容等新動能聚集效應逐步凸顯。

  大數據産業方面,先後引進百度、騰訊和阿裡巴巴等重點項目;中國聯通西部數據中心、騰訊雲計算數據中心等相繼開工建設、運營;以兩江國際雲計算産業園、仙桃大數據谷為代表的産業園區逐漸形成規模。

  在機器人産業方面,已初步形成研發、整機製造、系統集成、零部件配套、應用服務全産業體系;智慧網聯汽車方面,基本建成汽車後服務、車載終端、智慧交通三條全産業鏈,全市正大力促進智慧網聯汽車的規模化應用。

  重慶市統計局發佈的經濟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1.7%,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140.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生物産業、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和新能源汽車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2.2%、17.0%、25.2%和29.7%。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生態優先、高品質發展的樂章已在巴渝大地全面奏響。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