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重慶:兩份檢察建議書發出 兩座“垃圾山”消失
人民網重慶6月21日電 “飛馬石場被關閉,竟成垃圾場。”“不能讓一方潔凈的水土就這麼毀了。”今年3月,重慶北碚區檢察院在兩江新區水土高新技術産業園派駐檢察室正式掛牌。成立不久,就接到園區反映,當地水土街道和復興街道存在兩個非法垃圾場,讓周圍居民頭疼不已。
據了解,這兩處非法垃圾場均侵佔園區儲備用地,垃圾污染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致使周邊生態環境持續遭受損害,園區開發建設受到影響。尤其今年以來,外地運渣車到垃圾場傾倒工業固廢物的現象越來越多。
由於種種原因,整治兩處非法垃圾場成了久拖不決的“老大難”問題。園區表示,希望檢察室能發揮法律監督作用,督促關閉這兩處非法垃圾場。
今年4月,水土街道非法垃圾場偷偷傾倒垃圾的現象比較突出。北碚區檢察院供圖
存在數年的兩座非法垃圾場
掌握這一線索後,水土檢察室幹警隨即赴現場調查情況。在復興街道申基壩看到,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已形成一座“垃圾山”。經現場測算,整個“垃圾山”體量有40余萬立方米,令人擔憂的是,此處距離嘉陵江支流竹溪河僅有約50米遠。
另一處非法垃圾場,位於水土街道的一個已經關閉的採石場。檢察幹警還未走近,便有陣陣惡臭襲來。前去仔細一看,採石場的廢棄大坑填滿生活和建築垃圾,形成面積幾千平米的“垃圾坑”。
趕上多雨天氣,裏面污沼橫流、氣味刺鼻,污水甚至一路順沿而下,經由溪流匯入嘉陵江。
那麼,“垃圾山”“垃圾坑”到底從何而來?深入調查後,檢察室幹警發現,復興街道申基壩的非法垃圾場從2012年開始就有人非法棄渣,該地段徵為園區用地後,垃圾傾倒現象仍未減少,甚至愈發猖獗。久而久之,“垃圾堆”就成了“垃圾山”。
垃圾的非法傾倒背後,存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非法垃圾場有大型工程廢胎堵住入口,有人專門在附近駐守;甚至有人還在引導倒渣車過來倒垃圾。“‘垃圾山’、‘垃圾坑’的背後,很可能存在犯罪行為”。
執法人員攔下運渣車。北碚區檢察院供圖
敲定關閉非法垃圾場“路線圖”
如何搬走“垃圾山”、清空“垃圾坑”,還老百姓一片綠水青山?
事實上,水土、復興兩個街道一直都希望關閉兩處非法垃圾場,但由於執法情況複雜,涉及到的各職能部門多頭管理,未能形成有效合力,前期整治效果很不理想。
“看到現場滿眼垃圾,作為檢察官有強烈的使命感,通過積極履職並主動聯合相關部門重拳出擊,徹底關閉非法垃圾場”。水土檢察室主任王小雄説。
4月26日,北碚區檢察院專門召集該區水土派出所、復興派出所、公安分局刑警支隊、水土街道、復興街道、水土園區綜合執法隊等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召開垃圾場整治方案聯席會,最終敲定了關閉兩處非法垃圾場的“路線圖”。
5月11日,水土檢察室幹警會同水土管委會、北碚區公安分局、城管等部門,對兩處非法垃圾場內的違規搭建、私設路障進行了全面拆除和物理隔離,阻斷了非法傾倒垃圾的“進口”。
6月20日,水土街道垃圾場已整治大半。馬弘 攝
發出檢察建議書“垃圾山”正在整治
5月初,北碚區檢察院分別決定對該兩處非法垃圾場污染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立案審查。
經過全面調查取證,該院向非法垃圾場所在的水土街道、復興街道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其全面履行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採取有效措施制止向廢棄採石場傾倒各類垃圾的行為,對廢棄採石場堆積的各類垃圾進行治理,並進一步增強環保監管責任意識,對轄區類似情況進行綜合整治。
檢察建議發出後,在街道、園區和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努力下,水土、復興兩個非法垃圾場相繼關閉,污染當地生態環境和困擾園區發展的“毒瘤”終被剷除。
6月20日,檢察官對非法垃圾場整治效果進行回訪勘查發現,水土街道垃圾場已整治大半,復興街道也正積極行動,制定垃圾整治方案。要不了多久,這兩座“垃圾山”將徹底消失。
此外,對該公益訴訟案件中可能涉及的相關犯罪線索,北碚區檢察院已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處理。(劉政寧 郭永旭)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