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三峽再現“兩岸猿聲啼不住”
新華社重慶7月29日電 (記者 周文衝)代光群的工作是給峽谷森林裏的幾千隻野猴子送飯。
他一週送一次,坐船去。盛夏,小三峽碧波清幽,船輕輕靠岸,代光群扛著裝滿猴糧的麻袋,一大步跨到岸邊的岩石上。他把麻袋一把倒過來,金黃的玉米粒就在岩石上跳動、鋪開。一長兩短三聲哨響後,一隻只野獼猴從山上森林裏連蹦帶跳跑下來,開飯了。
猴子們吃的是當地政府“買單”的玉米。小三峽所在地重慶市巫山縣每年花費一定資金,為長江支流大寧河小三峽兩岸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獼猴補給食物。作為投食員,代光群每週在4個猴糧投放點投送一千斤玉米粒。
“不打猴子就不錯了,怎麼還有給猴子送糧的道理?”10多年前第一次讓他送猴糧時,他也想不通。55歲的代光群從小就生活在巫山長江邊,他和許多當地百姓一樣,過去迫於生計,曾大面積毀林種地、砍樹燒柴,兩岸森林破壞嚴重,猴群棲息地變小,野猴數量在2000年左右銳減到不足百隻。
野猴的消失給當地旅遊帶來不小打擊。不少乘船遊覽小三峽的遊客問在景區做保潔的代光群:“猴子呢,怎麼一隻都看不到?”代光群不知道怎麼答。他發現猴子少了,來景區坐船的遊客也跟著少了。“這麼好的山和水,我們不能自己砸飯碗。”在景區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代光群和當地百姓開始守護小三峽得天獨厚的獼猴景致,保護祖祖輩輩留下的綠水青山。
首先得減少人類活動的干擾,讓野生猴群繁衍壯大。當地政府將居住在不通路峽谷兩岸的老百姓逐步搬遷,拆除猴群集中活動區域的碼頭,大規模植樹造林,嚴禁人們上岸和砍樹,只有代光群和他的同事在送猴糧時可以靠岸上山。人退猴進,兩岸森林重新還給了猴群。
猴群棲息地擴大了,山上的果子不夠吃,野猴總去掰老百姓地裏的玉米。為了讓人與猴和諧相處,政府一方面投放猴糧,猴子吃飽了就不去“禍害”玉米地;另一方面,給當地100多戶老百姓發放煤炭補貼,老百姓也不再砍樹燒柴。
互不侵擾的協議達成了。老百姓地裏的野猴“小毛賊”,堂而皇之地坐到猴糧投放點“餐桌”前,享用每週一次的大餐。老百姓也得到了實惠,不僅保住了玉米,還開起了農家樂,帶遊客看猴子。
代光群和猴子也成了好朋友。他説,玉米是這些小傢夥最喜歡的主食,吃一頓能頂兩天餓。平常聽到人聲就會鑽進樹林躲起來的野猴和他很親近,只要他一吹哨,山上的猴子就跑下來。“它們認我。有些人學我的哨聲,想逗猴子下山,猴子能聽出差別,不上當。”代光群驕傲地説,這一帶的八個猴王,都聽他的哨令。
小三峽森林越來越茂密,野生獼猴也越來越多。長江三峽風景名勝區巫山管理局副局長陶舉斌説,多年保護見到了成效,獼猴重新成為小三峽的旅遊名片,估算小三峽一帶野生獼猴數量已達到3000多只,是長江上游最大的野生猴群之一。
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乘船過三峽,寫下膾炙人口的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如今,詩句中的場景在長江三峽庫區巫山小三峽再現,猴子們回來了。
在唧唧吱吱的猴子叫聲中,代光群回到船上。兩岸青山漸漸後退,小船向著另一處猴糧投放點駛去。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