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旅遊>正文

在李子壩看輕軌穿樓 站旁的浮雕墻也別錯過

2018-08-06 14:23:38 | 來源:重慶晨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在李子壩看輕軌穿樓,站旁的浮雕墻也別錯過 作者、著名美術家江碧波首次揭秘“岩之魂”浮雕墻背後故事,帶你欣賞它獨一無二的美

不簽【行遊巴渝 摘要】在李子壩看輕軌穿樓,站旁的浮雕墻也別錯過

遊客在浮雕前拍照。

不簽【行遊巴渝 摘要】在李子壩看輕軌穿樓,站旁的浮雕墻也別錯過

“岩之魂”浮雕墻煥然一新。

  在李子壩除了看輕軌穿樓,旁邊的浮雕墻也千萬別錯過欣賞。近日,李子壩輕軌站旁的“岩之魂”浮雕文化墻完成容貌整治,煥然一新。

  這件事讓78歲的江碧波興奮不已。江碧波是中國著名美術家,也是“岩之魂”的作者。

  “這面浮雕墻原本就是按照景點來打造的。”昨日,江碧波接受了重慶晨報記者獨家專訪,首次揭秘了“岩之魂”背後的創作故事。

  設計

  保留邊坡凹凸不平原形

  雖然時隔十多年,江碧波回憶起“岩之魂”的創作過程,依然情緒激動。她記得,“岩之魂”浮雕墻是與李子壩輕軌站同步建設的。

  2001年,時任重慶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的江碧波受重慶輕軌集團邀請,負責李子壩站旁邊坡浮雕墻的設計工作。

  “邊坡地勢陡峭,土壤少,不適合種植植物,但是卻為創作浮雕創造了‘靈感’。”江碧波説,大家現在看到的浮雕墻凹凸不平的形態並不是特意加工,而是保留了邊坡原形設計而成。

  江碧波在設計之初,就給浮雕墻起好了名字,叫“岩之魂”。她解釋説,邊坡岩石獨特的形態本身就是一塊“寶”,它守在嘉陵江的高地上,見證了重慶的歷史;重慶這座英雄之城孕育了紅岩精神,重慶人也擁有岩石般堅強的意志。

  江碧波希望通過這件藝術作品,將當代重慶人的精神面貌投映在岩石之上,一直傳承下去。

  施工

  每塊材料都是定制的

  保留邊坡原樣給設計帶來了更大難度。江碧波經過3個多月的反復思考,才確定了浮雕的設計方案。但在動工之前,她還面臨一個難題。

  為了讓浮雕墻能夠充分展現“岩之魂”的意境,在江碧波的設計方案中,整個浮雕是由天然礦石、陶瓷等十多種材料組合而成。不僅材料複雜,而且色彩多樣。

  設計團隊在重慶主城的所有建材市場找了個遍,卻僅有極少一部分能讓江碧波滿意。

  “材料的好壞是這個作品的關鍵。既然確定了方案,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江碧波沒有修改設計方案,而是做了一個“任性”的決定。她跑到榮昌收購了一家陶藝工廠,專門製作浮雕墻所需材料。

  江碧波花了半年時間,終於將浮雕墻需要的所有材料準備齊全,工程順利開工。

  亮相

  比李子壩站還要早出名

  2004年12月11日,重慶輕軌交通2號線(較場口至動物園段)開始觀光運行,浮雕墻也與山城市民正式見面。

  “浮雕墻一開始就是準備當做一個景點來打造的。”江碧波告訴記者,“岩之魂”浮雕墻選址在李子壩站旁,原本就是作為輕軌穿樓景觀的配套景點。

  另外,李子壩站離紅岩村的距離較近,“岩之魂”浮雕墻的出現,也為紅岩村周邊環境添彩不少。

  “我們當時就有預感,這裡將成為重慶一道靚麗的風景。”江碧波説,浮雕墻正式亮相那年,李子壩站輕軌穿樓的景觀還沒有受到太多關注,反倒是浮雕墻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前來觀賞。“浮雕墻其實比李子壩站還要早出名。”江碧波笑著説,浮雕墻一亮相,就受到了國內外不少藝術家的關注,“他們對這件作品都稱讚有加。”

  欣賞

  每個角度看都有不同的美

  如今,“岩之魂”浮雕墻經過翻新美化,又恢復了昔日的光彩。在“岩之魂”浮雕墻重新亮相的當天,就吸引了不少遊客拍照合影。

  遊客應該如何欣賞“岩之魂”?江碧波建議遊客多選幾個角度欣賞。因為每個角度看它,都有不同的美。

  “這是一個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江碧波介紹,雖然十多年過去了,但是現在來欣賞“岩之魂”,也依然不過時,充滿了現代感。

  江碧波説,浮雕墻運用了近40種顏色,描繪了十多張人臉。浮雕墻上的人,有各種膚色和發色,他們或背著背簍,或提著公文包。“它象徵著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重慶,重慶也歡迎所有人的到來。”江碧波説,浮雕墻上的這些人有的在觀望,有的在奔跑,有的豎著大拇指,作品想表現世界各地的人在山城聚集,見證重慶發展,同時也展現重慶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

  當代著名戲劇家、辭賦作家魏明倫在浮雕墻上為“岩之魂”畫龍點睛:年華似水,人生有限,高齡難比峰巒壽;品格如山,魅力無窮,雄魄可追岩石魂。(重慶晨報記者 劉波 馮銳 實習生 王喻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