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法制安全>正文

重慶渝中警方 “六同步”優化公安服務引擎

2018-08-10 16:54:46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朱明達 | 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近日,一段由重慶渝中警方製作的服務民營經濟發展主題的九宮格動圖小視頻在網上引發市民熱議。據了解,這是重慶市渝中警方為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專門製作的九宮格動圖小視頻。視頻已被轉發上千次,網友紛紛稱讚民警工作做得實,宣傳方式也越發新穎。

  據了解,自重慶市公安局實施服務民營經濟發展30條措施以來,渝中區公安分局“六同步”戰略取得重大成效。在“助商”上,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服務民營最強理念。渝中警方提出“平安是名片、服務引投資”的理念,動員全體民警聚焦聚力全區民營企業發展,積極服務經濟發展;確立了“顧客導向”的渝中公安服務民營經濟新模式,堅持“服務跟著需求走”,使工作思路和決策更加符合民意;同時,以建設服務民營經濟發展軟環境為切入點,提高工作品質和辦事效率,狠抓作風轉變,為渝中民營經濟主體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在“親商”上,渝中區公安分局做好謀篇佈局,落實服務發展最實工作。渝中警方領導分片包乾,主動對接轄區民營企業,登門結對,登門解憂。公安各單位人員深入企業,定期走訪,廣泛徵求意見,幫助解決問題。圍繞“創新服務方式、優化行政管理、嚴打違法犯罪、規範執法行為和強化保障監督”五個方面重點,細化措施,任務分解,逐條逐項明確工作。同時,主動向區委區政府彙報,加強與區經信委、商貿局、工商聯等相關單位溝通聯繫,建立溝通聯繫長效機制,合力推進服務民營經濟工作。

  在“安商”上,渝中區公安分局健全打防體系,維護企業生産最優環境。一是涉企警情快速處置。建立涉企警情工作平臺,建立涉企警情管理臺賬,強化回訪措施,民意監測中心推行企業110回訪機制,定期收集企業對公安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和解決干擾民營企業經營、影響民營企業發展的問題。二是涉企案件快偵快破。對涉及生産經營、項目建設的案件堅持專案專辦,快偵快破。對合同詐騙、職務侵佔、挪用資金等直接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案件,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三是優化企業周邊環境。分局建立亮燈巡邏與便衣巡邏相結合、民警週邊巡邏與企業內部保安巡邏相結合的巡邏防控體制,創新企業保衛互助模式,確保企業周邊治安秩序良好。

  在“護商”上,渝中區公安分局著力排查風險隱患,提升企業安防水準,完善企業內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對涉企矛盾糾紛做到早知道、早介入、早化解;主動深入企業,積極開展防火、防爆炸、防事故的安全檢查,做好企業安保人員消防培訓,提高企業職工防範意識;同時加大督促、檢查力度,依託“民心天網”建設,推進視頻監控、聯網報警、門禁系統向重點部位延伸,及時消除一批監控“死角”、防控“盲區”。

  在“惠商”上,渝中區公安分局健全服務措施,強化服務企業最高效能。一是“請進來”主動彙報。把企業負責人請進來,讓服務對象監督工作。分局建立工作臺賬,定期上報工作報表和工作情況。二是“走出去”主動服務。出入境管理支隊建立警企微信群,解決各類政策諮詢800余次;組建“上門走訪服務民營企業外語小分隊”,走訪服務民營企業41家,為外籍員工開展法制宣講112人次。受理各項急事急辦業務60余,提供出入境政策宣傳和外國人簽證證件簽發服務59起。三是“守好責”優化舉措。針對渝中民營經濟及轄區民營企業發展“痛點”“難點”和“堵點”問題,創造性地推出40條新辦法、新舉措,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

  在“愛商”上,渝中區公安分局突出宣傳督辦,營造服務發展最濃氛圍。主動督辦,累計下發督辦通知書15份,下發督察通報3篇。同時,加大倒查問責力度,出現問題或被媒體曝光、群眾反映強烈的,一律剛性問責。分局制定宣傳方案,“30”條舉措公開上墻,設置24小時投訴舉報電話,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同時,借助公眾媒體,全方位宣傳分局落實市局“30條”措施情況。

  據統計,截至目前,累計受理各類諮詢求助2000余次,召開警企聯席會議60余次,上門服務企業500次,解決涉企問題50件,辦理涉及民營企業刑事案件50余件,行政案件100余件,為民營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60余萬元。其中,分局強化特邀監督員機制創新服務民營企業新舉措,警企合作共建,出入境外語服務隊等受到廣大民營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廣泛讚譽。(供稿 渝中區公安分局 編輯 朱明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