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民生>正文

華西秋雨”入渝來 週一週二最高24℃

2018-09-10 15:01:32 | 來源:重慶晨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華西秋雨”入渝來 今明最高24℃

【社會民生】華西秋雨”入渝來 週一週二最高24℃

雨水送來清涼,小孩還沉浸在“耍水”的歡樂中,行人已經穿起了長衣長褲。 上游新聞記者 高科 張錦旗 攝

【社會民生】華西秋雨”入渝來 週一週二最高24℃

  重慶晨報訊 (記者 石亨)9日,包括重慶主城在內的全市各地以陰天為主,天氣涼爽,夾雜著一絲降雨來臨前的悶熱。

  雨日較多,但雨量卻不大

  截至下午5點,全市僅15個區縣最高溫超過25℃。其中,奉節和巫溪共同達到全市最高溫29.3℃,主城最高溫25.5℃。

  進入9月,重慶也進入“華西秋雨”的氣候過程。“華西秋雨”一般出現在9-11月,最早可從8月下旬出現,最晚在11月下旬結束。但主要降雨時段是在9月、10月,多以綿綿陰雨為主,雖然雨日較多,但雨量卻不大。這種天氣會影響農作物生長、影響人的心情,而且當冷空氣勢力較強時,冷暖空氣交匯比較激烈,降雨強度也會隨之加大,同樣也可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

  根據重慶市氣象臺預計,未來一週,主城都將籠罩在陰雨中。今天明天,中西部地區可達中到大雨,屆時,全市最高溫將不超29℃,主城最高僅24℃。

  專家提醒,陰雨重返,氣溫下降,大家要注意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謹防感冒。另外,雨水易導致路面濕滑,出行請小心慢行。

  要先健好脾,才能養好肺

  白露過後,重慶的晝夜溫差逐步加大。據統計,歷年來,從白露到秋分之間的一段時間內,重慶單日晝夜溫差超過10℃的日子達到約24%,其中,溫差最大的一天達到了15.2℃。根據往年統計,雖然重慶大部分地區進入秋季還有半個月左右,但冷雨紛紛,已讓人們感受到了初秋的清涼。

  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中醫科專家提醒市民,進入秋天,是肺病容易發作的時候,“秋季養生要養好肺,這是預防肺上疾病的關鍵。”

  中醫認為,皮膚屬肺所主,如果吃冰冷的東西或衣服穿少了,身體受涼,就會影響呼吸系統的功能,使肺氣受損。因此,進入秋季後,涼性食物最好少吃,且要注意四肢保暖。

  另外,氣候慢慢變涼,人體內各系統也從活躍狀態轉入生理性休整期,人會感到倦怠乏力,這其實是人體補償夏季超常消耗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體內取得陰陽平衡的生理現象,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會隨之轉換。“這個時候,應該適當增加睡眠,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緩解秋乏。”專家提醒,在飲食方面,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

  除了食用百合、梨等養肺的食物外,也要注意健脾。中醫常説,健脾補肺,也就是説要先健好脾,才能養好肺。人們在日常保健中,可以多喝些粥,煮粥時,在其中放些小米、蓮子、山藥、扁豆等。

  未來三天天氣預報

  9日夜間到10日白天,重慶市中西部及東南部陰天有陣雨,局地中雨,東北部地區陣雨轉陰天。全市大部分地區氣溫16~28℃。 主城區:陣雨,20~24℃。

  10日夜間到11日白天,重慶市中西部和東南部地區陰天轉陣雨或分散陣雨,部分地區中雨,東北部地區陰天。全市大部地區氣溫16~29℃。主城區:陰天轉陣雨,21~24℃。

  11日夜間到12日白天,重慶市中西部地區中到大雨,其餘地區陰天有陣雨。全市大部地區氣溫16~28℃。主城區:中雨,20~23℃。

  進入秋季,這些高發疾病要注意

  1.心腦血管病:初秋的氣候特點主要是冷熱交接,人的機體處在適應新的氣候環境下,因此,血壓方面波動是最早發生變化。有這些高危因素的人群,在初秋階段要增加對血壓、血糖、血脂及體重這些危險因素的檢測。

  2.過敏性疾病:秋季是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的高發季節。對花粉過敏的病人,在這個季節一定要注意,如果在野外活動,要注意戴口罩,平時注意關好門窗,而且要勤洗鼻腔和規範用藥。

  3.風濕性疾病:入秋以後,經常會有氣溫驟降的情況出現,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誘發或加劇風濕病。入秋以後,要避免風寒濕邪侵襲,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也不要貪涼暴飲冷飲。

  4.呼吸系統疾病:在秋季最容易出現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普通傷風感冒、咽喉炎、急性氣管炎、某些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支氣管哮喘,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則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膜炎、水痘、麻疹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