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大城勢—重慶樓市大南北時代 雲山曉啟航魚洞新城崛起
重慶是典型的山水內陸城市,因嘉陵江和長江分割,形成了“兩江四岸”的局面,重慶因江和山脈的分割,讓重慶形成了南北之分的發展局面,北區一直廣受青睞,如今,南區也已開始進入價值爆發期。
北拓南進,三個十年看重慶房産熱點走向
第一個十年:在1997年,中國第八屆人大五次會議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重慶作為最年輕的直轄市開啟騰飛之勢。 重慶向北開發到新牌坊,大家就形成了一個共識,就是要高起點,高標準地規劃重慶對外開放的門戶通道,讓它成為現代化都市的形象展示區。在1997年,龍湖花園面世,讓新牌坊從一個叫九龍湖的水庫變成了現在人人皆知的品質生活社區。隨著時間指針,讓我們把目光轉向南區,在1998年,南濱路出現在大家是視野中,南濱路正對重慶渝中半島,背靠重慶南山,成為重慶旅遊觀光帶,僅2002年,旅遊觀光人數就達360多萬。
第二個十年:從重慶向北的口號開始,以“八大金剛”為代表開始,掀起了北區的開發熱潮,融創、棕櫚泉、龍湖藍湖郡等一大批高端樓盤涌向北區市場。2004年融創入駐金開大道,提出了“重慶向北,生活向奧林匹克”的口號,建設融創奧林匹克花園。
重慶也正全面發展,由北轉向南區,有這樣一塊地方“主城茶園”,2017年,在重慶樓市組團排名中,茶園在成交金額、套數方面奪得第二名,僅次於照母山。
第三個十年:在近二十年的地産江湖裏,各大房企顯露身手,通過一個項目改變一個區域,進而改變著這座城的生活,推動著重慶在城市發展的進程,讓這座城的發展與日俱進。然而在十年的重慶向北中,發展問題隨之凸顯,北區飽和已無多餘的空間供時代發展,所以發展的勢頭直奔南區,巴南沿江、傍泉、依山、靠林、臨湖、環島,是享譽中外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區”和中國第十個、西部首個“中國溫泉之鄉”,作為重慶主城的南大門,巴南區成為主城功能拓展和産業轉移最寬廣的平臺,不僅如此,新型的商圈已經開始向重慶南部地區發展,可將在此享受吃、喝、玩、樂、購一站式消費大城繁華生活。
如今,南區正變得炙手可熱,土地成交放量、住宅成交量快速上升,大牌開發商已重點瞄準在這片土地,從彈子石沿著南濱路一路擴展延伸,延伸到二塘路、茶園路、龍洲灣商圈、魚洞新城等地,這些區域的産業發展、道路交通、城市配套、商業佈局等已逐步改善升級,南區的繁華已和北區並肩。
北有龍興南有魚洞,五大理由魚洞崛起勢不可擋
第一:城市潛力股 增幅位居主城區第三
2018年上半年巴南區GDP 355.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6.2%,增速在主城九區中排第3位。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5.3億元,增長0.6%;第二産業增加值164.9億元,增長5.1%;第三産業增加值175.6億元,增長7.8%。短短幾年,巴南以光速發展迅速成為了無人不知的時尚新商圈。
第二:市委打造“四區一基地” 巴南成重慶拓展新基地
巴南區區位優勢明顯,搶抓發展機遇,巴南區提出“一城、一極、一區”目標定位和“四區一基地”功能定位,即:建設江南新城、主城第三增長極、城鄉一體發展示範區;山水城市風貌展示區、中央文化休閒活動區、生態健康體驗區、商貿物流集聚區和先進製造業基地。
第三:産業集群 提升巴南經濟實力
8月3日,巴南區“2018年招商引資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重慶生物醫藥産業園舉行。此次集中開工活動是巴南36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之後的又一“大動作”,共涉及33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達186億元。其中,二産項目21個,總投資70億元;三産項目12個,總投資116億元。開工項目涵蓋了生物醫藥、智慧製造、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等行業。
第四:暢通巴南魚洞 享全城繁華
以前到渝中、南岸都稱為進城,現在巴南與南岸的“界線”幾乎沒有,“四橋、四隧、六路”將巴南改變。未來3至7年,該區將逐步形成以“六橫六縱十連線”為主體,大型客運站場和碼頭相配套的綜合交通體系。
第五:巴南有實力 魚洞有底氣
據了解,上半年巴南區土地成交量大,魚洞城區作為母城,還存在極大的改造潛力,北有龍興,重慶向北看的口號讓北區備受關注,而現在,南有魚洞,隨著巴南利好不斷,魚洞也憑藉自身優勢發光發亮,逐漸成為重慶的核心區域之一。(文 何錚 編輯 朱明達)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