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專稿>正文

重慶渝中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老街區裏的新重慶

2018-10-08 17:23:35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CRI專稿 列表】重慶渝中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老街區裏的新重慶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舊景 供圖 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管委會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陳昕):解放碑、洪崖洞、朝天門……這些耳熟能詳的重慶渝中區標誌性旅遊景點,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小長假,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無數國內外遊客慕名而往。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地道的重慶小吃、井然有序的旅遊秩序都給遊客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這些著名景點也成為“新時代”渝中一張張閃亮的金字招牌。  

  不過,雖然熱門景點讓遊客趨之若鶩,但在很多老重慶人看來,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巴渝山水文化的典型代表,或許更能代表渝中、代表“老重慶”。

【CRI專稿 列表】重慶渝中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老街區裏的新重慶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內保留的建築 王玲 攝

  在十八梯 讀懂“老重慶”  

  重慶渝中半島有兩條步行街,一條是廣為人知的解放碑步行街,另一條則在解放碑附近,名為十八梯。 

  渝中又分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則是連接“上半城”和“下半城”的一條紐帶,十八梯兩邊的建築曾經主要以吊腳樓和老式巴渝民居為主,梯子兩旁居住的人家被稱為梯坎人家。  

  十八梯聚集著質樸、本真的重慶人,上世紀80年代,走進十八梯老街,到處都是“老重慶”的市井氣息,掏耳朵、修腳、賣燒餅、賣針線、打麻將……這裡有著老重慶百姓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在十八梯生活了近20年的王先生回憶,十八梯見證了他的童年,直到現在,小攤小販走街串巷的叫賣聲還時常在他腦海裏響起。“這裡的人們人情味十足,他們身上都有著重慶人熱情好客、堅毅、執著、不怕吃苦的性情,來到十八梯,就能讀懂老重慶的故事。”王先生説。

【CRI專稿 列表】重慶渝中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老街區裏的新重慶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復原修繕工程現場 王玲 攝

  十八梯需要改變  

  不過,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充斥著老式巴渝建築的十八梯已經略顯破舊,在四週的摩天大樓的相襯下,顯得有些形單影隻,以至於逐漸被都市人所遺忘。  

  “城市的現代化進程,讓十八梯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窄,也和周邊一切顯得格格不入,十八梯需要改變、尋找新的生命力。”王先生説。  

  如何在保留十八梯街巷格局和城市肌理的整體風格下,重塑破損的風貌建築,再現巴渝文化精華,還原十八梯特殊的歷史記憶,這成為渝中推進文旅融合、追求高品質發展道路上的一道亟需解決的難題。

【CRI專稿 列表】重慶渝中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老街區裏的新重慶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復原修繕工程現場 王玲 攝

  十八梯迎新生  

  2015年5月18日,重慶市政府正式批准《重慶市主城區傳統風貌保護與利用規劃》,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入選28個傳統風貌區之一。有了行動指南,渝中區著手開始了十八梯的復原修繕工程。

  “要讓重生的十八梯體現真山城最重慶,對得起這座城市的文脈。”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管委會副主任陳迪兵介紹,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按照真實性、整體性、協調性、特色性和參與性的原則,以保護、傳承為主旋律,兼顧發展,延續歷史文脈,挖掘、傳承十八梯歷史文化,並且植入了豐富的産業業態,旨在讓十八梯成為商旅文融合發展的典範,重塑重慶文化名片。

  陳迪兵説,為了最大程度保護和重塑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在建設過程中,十八梯保留下來的建築都進行了復原和修繕,建築所選用的材料和器具都具有濃厚的老重慶風格,形成以傳統巴渝、抗戰陪都風貌為主的核心展示區。“十八梯將延續‘七街六巷’傳統街巷的基本格局,嚴格保護原有自然生態環境與原有的堡坎、陡坡等地形地貌。”陳迪兵表示,要讓十八梯在原有的傳統風貌基礎上,煥發新穎。  

  此外,在交通方面,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還將打造地下通道,建成後將與重慶解放碑地下環道、長濱路相接。屆時,十八梯片區內約有5000多個車位也將通過地下道路連接為一體,未來解放碑地下環道全部通行後,將形成“一橫三縱”的路網新格局。  

  目前,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首開區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預計在今年年底,整個5000平方米的首開區將對外進行展示,在2020下半年,整個十八梯風貌區將以一個全新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