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重慶:“五長制”攻克城市管理頑疾
原標題:渝中區大坪街道,“僵屍車”不見了,常年油污的地面乾淨了,摩托車擺放整齊了,佔道經營雨棚拆了—— “五長制”攻克城市管理頑疾
10月12日,大坪街道的巷長袁茂林正在巡路,並用手機拍攝損壞的隔離樁,發給相關部門進行快速處理。記者 羅斌 攝
10月12日,渝中區大坪街道首批最美店長之一的王慶艷,把店面打掃得乾淨整潔。
10月12日上午8點,家住重慶渝中區大坪正街單巷子的張素蘭正匆匆忙忙送孫子上學。
看見迎面走來的大坪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興東,張素蘭停下腳步,上去拍了拍張興東的胳膊説:“張書記,你們這條路確實整得巴適!過去地上好多油污哦,滑得不得了,我去年摔那一跤,害我躺了一個月。現在每天都乾乾淨淨的,我再也不怕滑倒了!”
張素蘭為什麼要拉著張興東説這些?原來,自今年5月渝中區推行“五長制”起,張興東就有了另一個身份——大坪正街的“路長”。為單巷子治污,則是他走馬上任“路長”後攻克的第一個城市管理“頑疾”。
過去説起單巷子居民直搖頭
單巷子是連接大坪環道的一條支路,緊鄰大坪小學,周圍寫字樓、居民樓密集,車流量、人流量均很大。
巷子裏靠近大坪小學一側,有一排小門面,每間約十幾平方米,過去全是餐飲小店,店內設廚房,桌子、板凳擺到馬路上佔道經營,不僅造成行人、車輛通行困難,還常年滿地油污、垃圾,嚴重影響市容環境。附近居民對此怨聲載道,一年365天,至少300天都有投訴。
“過去我們天天去勸説,不準佔道經營。但我們前腳剛走,他後腳就擺出來了。”大坪正街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袁茂林對此十分無奈。
為實現大城智管、大城細管、大城眾管,今年5月,渝中區按照扁平化屬地管理原則,全面推行城市綜合管理街長、路長、巷長、樓長、店長“五長制”,突出“馬路辦公”、責任到人。
在“五長制”中,街道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整合轄區派出所、交巡警、路政、工商等各方力量,共同推進城市管理成為其鮮明特點。
“我們調查後了解到,這排門面屬於大坪小學,於是立即召集安檢、食藥監、環保、教委等部門,和學校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張興東稱,多個部門“會診”後發現,除了影響城市環境,這些店舖還不通天然氣,全部使用液化氣罐,而店舖的樓上就是學生教室或老師辦公室,存在安全隱患。
解決單巷子問題,刻不容緩。
多部門攜手攻克難題
為此,學校立即查閱租房合同,發現這些門面大多數已經或即將到期。
“這給我們解決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張興東稱,要從根本上解決,最好的辦法就是調整這排門面的業態,禁止經營需要現場加工的餐飲。
今年7月,單巷子整治行動正式打響。街道牽頭,多個部門組成的工作組召集店舖經營者召開協調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剛開始部分經營者很抵觸,畢竟做了這麼多年生意,經營狀況也不錯。”張興東稱,為此,工作人員反復做工作,僅協調會就開了七八次。功夫不負有心人,單巷子店舖業態調整計劃最終得以順利實施。
記者在現場看到,過去清一色的小吃店已被小超市、養生店、服裝店等替代,擁擠、臟亂的場景不復存在。
在這裡賣了十幾年小面、抄手的小吃店老闆王川,已經改為賣滷菜。“在家裏廚房煮好了,端到店頭賣,不用佔道經營,門口的馬路也乾淨了!”王川樂呵呵地説,之前擔心改變業態了生意不好做,沒想到現在生意依然很好,每天的營業額都有1000多元。
城市環境整潔了 群眾拍手稱讚
除了改頭換面的單巷子,大坪街道一系列城市管理的“頑疾”,在“五長制”的推動下也迎刃而解。
“每天,樓長、巷長、路長們,在負責的轄區巡查不少於兩次,他們能解決的問題當場就解決了,解決不了的匯總到街道來,由街道統籌相關職能部門一起解決,限時解決。”大坪街道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何棟華介紹。
匯總的幾大問題主要是過去長期困擾大坪街道的幾大“頑疾”,如許多大排檔餐館安裝的可伸縮大雨棚,佔道經營,臟亂差突出;車輛亂停亂放現象突出,“僵屍車”一停就是數月;便民商攤面積越來越大,影響行人通行和市容環境等。
為此,“五長制”實施後,大坪街道聯合相關部門對可伸縮雨棚進行了集中拆除,共拆除雨棚200多個;開展車輛亂停亂放整治,共拖離“僵屍車”200多輛,劃定摩托車停放區域,在人行道安裝隔離球;對便民商攤進行“瘦身”,規範為“一傘、一櫃、一凳、一桶”,並對臟污的煙櫃進行翻修,重新刷漆。
“我們大坪支路原來那些‘僵屍車’,現在一輛都沒有了,摩托車擺放整齊,佔道經營也沒有了,走在路上,心情舒暢多了。”居住在大坪支路煤建新村小區的何忠碧告訴記者,“五長制”的藍色牌子到處都有,有什麼問題還可以給街長、路長、巷長打電話。大坪街道的變化,群眾都看在眼裏,真心點讚。
“眼看著過去束手無策的一道道‘頑疾’被攻克,城市面貌越來越好,再忙再累我都開心得很!”何棟華感嘆,他幹這個工作20多年,現在是“最得勁”的!(重慶日報記者 曾立)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