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專題>正文

打造區塊鏈産業高地的“渝中路徑”

2018-10-17 14:42:01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新華網重慶9月28日電(邵以南)前沿信息技術的“工具”屬性,在首屆智博會前後再一次得到充分印證。

  “把智慧製造作為智慧産業創新的主攻方向,把智慧城市作為應用服務的主要抓手”頻頻出現在智博會舉辦地重慶——關於大數據智慧化的最新表述中。這個傳統工業重鎮,是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産基地和全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基地,借力智慧化“靶向聚焦”順理成章。

  事實上,只要能找到市場,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當下與今後較長時期,都具有廣闊的用武之地。一手挖掘應用場景,一手搭建産業平臺,以促成智慧要素集聚,是重慶培育壯大數字經濟邏輯中的兩條並行主線。

  在重慶“母城”渝中區,隨著今年6月《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正式落地,當地推動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打造數字服務特色發展區步伐持續加快。

  其中,作為一項極具革命性的底層信息技術工具,區塊鏈借由去中心化、分佈式記賬、共識、加密、時間戳等機制,使得數據公開透明、信息難以篡改,已經在物聯網、智慧設備、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産交易等領域成功落地——將位於大石化新區的“重慶鏈島”作為發展大數據智慧化的“主戰場”, 打造重慶首個區塊鏈産業創新基地,搶佔下一波“技術紅利”,僅僅是渝中區以智慧化為引領,重構産業價值鏈坐標的開始。

  大石化新區成為渝中發展大數據智慧化“主戰場”

  地處渝中半島核心的大石化新區,由大坪、石油路、化龍橋3個片區組成,定位於“集國際交流、時尚消費、現代辦公、高端居住于一體的重慶都市新核,渝中發展新級”。2012年8月,渝中區專門成立大石化新區管委會,以統籌區域的規劃、建設、發展。

  長期以來,輿論對大石化新區的觀察,更多聚焦在“家庭休閒消費網紅地是怎樣煉成的”?普遍認為,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商業佈局注重引導餐飲、親子企業入駐,與主城其他商圈形成差異化競爭,逐漸形成獨特的時尚化、體驗式消費特色,是大石化新區躋身重慶新興“百億級商圈”的秘訣。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固有感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2018年6月22日,渝中區召開全區推進信息化發展大會,發佈《渝中區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對全區大數據智慧化工作的目標任務、産業發展、應用推廣、基礎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根據這份文件,大石化新區將成為渝中區發展大數據智慧化的“主戰場”,打造“重慶鏈島”智慧産業服務集聚區,重點發展區塊鏈、大數據應用、工業互聯網等産業,規劃沿經緯大道中軸線恒大廣場、萬科錦城、總部城區域、五一技校、嘉陵中心為核心,共約40萬平方米的産業載體,打造智慧産業服務集聚區。

  “重慶鏈島”率先發力區塊鏈産業

  “産業要素集聚,有利於形成完整的智慧生態。”重慶當地學者認為,産業平臺將為實施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提供重要載體。

  “重慶鏈島”被渝中區寄予厚望在於,這片40萬平方米的區域,不僅將作為當地發展大數據智慧化的重要“家底”,更是助其形成産業特色和規模,深耕智慧技術細分領域的關鍵一著。

  根據規劃,“重慶鏈島”精準定位在區塊鏈、5G應用、大數據應用、工業互聯網、數字文化IP等智慧産業領域,預計未來3-5年産值將超300億元。

  在這當中,區塊鏈産業率先發力,源自渝中區對頂層設計的緊密跟進。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數據庫,其特點是去中心化、數據公開透明,信息透明難以篡改。目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供應鏈、製造業、社會公益、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的場景都實現了落地。比如在金融領域,區塊鏈技術可應用在數字貨幣、智慧合約、證券、記錄保全等方面。

  近年來,“區塊鏈”概念開始在國內掀起熱議,一些行業巨頭也開始佈局。2016年12月,“區塊鏈”首次被作為戰略性前沿技術,寫入《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

  “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大腦的話,區塊鏈就像是血液,尤其是個人數據保護、信息保護方面,通過區塊鏈技術更好的對數據進行加密,才能更好地把數據進行共享。”

  智博會期間,相關業者在同新華網交流中表示,大數據形成産業以後,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的嫁接能解決許多潛在的風險。他們認為,大量數據的集中存儲增加了隱私洩露的風險,大數據之上的財産權缺失容易造成交易的不穩定性,另外海量的數據對企業和政府的安保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驗,而區塊鏈技術都能較好地解決這些痛點。

  重慶已瞄準這個“風口”。

  2017年11月,重慶市出臺《關於加快區塊鏈産業培育及創新應用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打造2到5個區塊鏈産業基地,引進和培育區塊鏈國內細分領域龍頭企業10家以上、有核心技術或成長型的區塊鏈企業50家以上,引進和培育區塊鏈中高級人才500名以上,努力建成中國重要的區塊鏈産業高地和創新應用基地。

  就在當月,重慶區塊鏈産業創新基地,由重慶市經信委正式授牌落地渝中區,這也是重慶首個區塊鏈産業創新基地。該基地以大石化新區美源美源大廈為主要載體,著力引進區塊鏈技術應用企業,大力發展區塊鏈産業。

  集聚區塊鏈企業30余家

  “區塊鏈技術作為前沿信息技術的重要代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要充分發揮區塊鏈産業創新基地的先發優勢,搭建全産業鏈條,加快應用落地,全力打造國家級區塊鏈特色産業基地。”渝中區相關負責人説。

  截至2017年,重慶數字經濟的GDP佔比僅為有8%,未來5年內,將達到20%-30%的水準,與沿海發達城市持平。作為重慶首個區塊鏈産業創新基地,重慶區塊鏈産業創新基地不僅僅擔負著渝中區發展區塊鏈産業的使命,更志在成為重慶數字經濟的一個重要支點。

  “所以,基地摒棄了以往創新創業的小微模式,嚴格企業準入標準,爭取落地即能帶來貢獻。”渝中區相關負責人説。

  截至目前,重慶區塊鏈産業創新基地已先後吸引到見東科技、金窩窩網絡科技、小犀智慧科技、黑條科技、印鏈科技、幫幫鏈智慧科技、眾仁科技等30多家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發及應用場景開發企業入駐,還有近10家市場主體正在積極對接中,其中不乏阿裡巴巴、德勒、京東、華為等數字經濟巨頭。

  該基地的招商路線圖是,2018年,引入龍頭企業3家,區塊鏈企業50家,完成基地智慧化改造和區塊鏈産業服務中心建設。

  2019年,啟動區塊鏈總部基地招商,引入龍頭企業10家以上,區塊鏈企業達到80家。

  2020年,培育和發展區塊鏈企業150家,培育引進相關技術人才500人,帶動5000人實現就業,建成國家級區塊鏈智慧産業創新高地和應用基地。

  著眼區塊鏈應用市場

  “在引入大企業大項目之外,如何培育起適合區塊鏈産業要素生長的土壤也許更值得關注。”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認為,這是一個與發展製造業完全不同的新命題。“換句話説,幾個大的工業招商項目,就能推動當地形成相關産業鏈條。但大數據智慧化發展更看重産業土壤,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相較製造業是遞減的。”

  易小光説,對於重慶而言,應該從如何給大數據智慧化技術提供廣闊的應用市場著眼,故産業環境非常重要。以創新為引領産業環境形成後,科技要素甚至會主動來聚集。”

  把“應用”作為發展區塊鏈産業的落腳點,渝中區的做法大致可分為4個層次。

  區塊鏈創新平臺建設上,依託中國信通院、重慶郵電大學等科研院所,籌建區塊鏈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打造區塊鏈監管科技實驗室、研究室、産業聯盟。

  在底層技術上,將依託布比科技等企業加大區塊鏈底層技術的研發投入;鼓勵黑條科技、易保全等企業加強區塊鏈技術在消費金融、電子存證、電子溯源等領域的應用;支持幫幫鏈科技等企業拓展區塊鏈技術與智慧硬體的結合,開拓新的應用場景。

  在應用場景構建上,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痛點出發,探索區塊鏈在政用、民用、商用等領域應用,先期階段以食品藥品安全為應用場景“邊試邊改”,逐步規範加密演算法、共識演算法、技術平臺和激勵機制,構建相對統一的底層結構,後期在全區不斷推廣融合,形成金融、商貿、能源、農業、文化IP等,跨部門、跨場景相互連結的區塊鏈立體應用空間。

  在商業模式拓展上,則探索塊鏈技術特點及與實體經濟融合途徑,推動區塊鏈在醫療服務、知識産權保護、價值互聯網、企業培育等領域應用,規範探索金融科技、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服務、分享經濟、眾籌眾包等多種商業模式。

  “我們想構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全新商業生態,打造開放非中心化的經濟系統,透過高效收集、記錄用戶真實有效的行為數據,重塑商業場景,沉澱信用數據,以此為中小電商的發展賦能。”8月23日,“重慶鏈島•連結未來——中國國際智慧産業博覽會區塊鏈創新發展論壇”舉行,作為首屆智博會的配套活動之一,渝中區意圖借此突強化“區塊鏈産業創新高地和應用基地”名片。金窩窩網絡科技董事長汪鵬的現場演講,描繪了區塊鏈與中小電商的融合應用的場景。

  另一家入駐重慶區塊鏈産業創新基地的企業黑條科技,則實現了為重慶當地國際貿易及外貿服務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數據服務。

  “通過大力優化資源配置,引導大數據智慧化創新要素,分別向大石化新區、電子商務和創新産業創新園、歷史文化街區、解放碑中央商務區等重點區域有序集聚,實現渝中區智慧産業全産業週期的佈局。”渝中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具體到大石化新區,未來將以區塊鏈産業創新基地、華記黃埔大數據産業園、啟迪協信數字産業園、重慶工業互聯網服務基地、數字IP産業園、5G概念産業園為載體,打造重慶智慧産業技術研發中心和應用中心,建設人才培訓基地。整合區內各産業園區、數字經濟樓宇的資源,構建集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平臺服務、智慧服務、人才培養等一體的智慧産業生態圈。(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