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要聞>正文

重慶大足區充分發揮厚植基層黨建力量

2018-10-19 15:21:20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大足厚植基層黨建力量二三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8-10-19-0016

十月十七日,大足區寶頂鎮古佛村村民嚴加彬正在給自己家的黑山羊喂玉米。記者 齊嵐森 攝

  10月17日中午,放下一位烤全羊餐館老闆打來的訂購電話後,看著一隻只健碩的黑山羊在山坡上悠閒地吃草,不時抬起腦袋“咩咩”地叫上三兩聲,重慶大足區寶頂鎮古佛村34歲村民嚴加彬滿臉都是笑意。

  “現在正是羊肉銷售的旺季,價格也比去年高出好幾塊錢,今年我養的100多頭羊可賺5萬元純利潤!”見駐村幹部吳洪奎又上門來走訪了,嚴加彬趕緊擦了擦手迎上去,“多虧了你們黨員幹部的鼎力支持,讓我脫了貧,在村裏挺直了腰桿!”

  嚴加彬擺脫貧困走上致富的故事,正是大足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火車頭”牽引力的一個縮影。

  “不斷夯實的基層黨建,讓廣大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大足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來,該區通過大力推行“黨建促扶貧”“黨建引産業”“黨建育新風”等模式,建強了黨員隊伍,激發了黨組織活力,凝聚了發展力量。

  貧困村的“變形”

  嚴加彬所在的古佛村由原來的三個小村合併而成,幅員面積8.29平方公里,共1076戶3583人,其中黨員80名。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物産匱乏,多年來,村民的生産生活條件停滯不前,基層黨組織薄弱渙散。2014年,該村被識別為新一輪市級貧困村,有建卡貧困戶103戶433人。

  “我們村的單身漢曾多達44個、低保戶達77戶,哪個願嫁到窮村來?”古佛村村支書唐加友告訴重慶日報記者,自2015年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大足區通過“黨建促脫貧”,安排扶貧工作隊進駐古佛村,要求黨員與每一個貧困戶結對,實施産業扶貧、勞動力轉移、低保兜底等一系列措施,幫助該村實現整村脫貧。

  該村第一書記鄭學偉在走訪中發現,多數老百姓思想比較保守,改變現狀的內生動力不足。“如果只靠送雞送鴨,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鄭學偉説。

  在每月的支部主題黨日和黨員大會上,工作隊要求每一位黨員都成為宣傳員,使脫貧攻堅政策家喻戶曉;在每週黨小組會議上,要求收集産業扶貧的階段性成效和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要求黨員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引領貧困群眾樹立發展産業脫貧的信心。

  “黨員先做出成效了,老百姓才會相信。”村支書唐加友介紹,第一黨小組的柏體彬養殖黑山羊100余頭,在他帶動下,全村目前有發展50隻以上黑山羊養殖大戶4戶,其中,建卡貧困戶2戶;第二黨小組的張明相栽種優質李子10余畝,蓮藕20余畝,並帶動村民栽種,如今,全村5畝以上的種植大戶有10余戶,其中建卡貧困戶2戶……

  嚴加彬從小家庭非常貧困,父親早逝、母親多病,幾間老木房也是搖搖欲墜。為了掙錢養家,他18歲就去廣東打工,所掙工資還不夠母親的醫療費。2013年,母親病重需要照顧,嚴加彬與妻子王秋慧返鄉,並嘗試養殖起20多頭黑山羊。

  “當時因公路不通、資金缺乏、技術不過關,死了好幾隻羊子,虧損了幾千元。”嚴加彬説,自從扶貧幹部吳洪奎去年與嚴加彬結下了幫扶對子後,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改變:養殖技術不過關,吳洪奎安排嚴加彬到區畜牧局學習黑山羊養殖技術,還派出技術人員駐場指導;缺資金,吳洪奎幫助他申請了5萬元家庭農場補助、5000元互助社資金補貼;養殖規模太小收入不高,吳洪奎又建議他將黑山羊的養殖規模擴大到200多頭。

  如今,嚴加彬成為古佛村小有名氣的脫貧致富帶頭人,他計劃來年將黑山羊的養殖規模擴大到500頭,帶動其他貧困群眾共同致富。

  一年來,在扶貧工作隊與古佛村黨員幹部努力下,貧困戶變成了致富能手、機耕道變成了水泥路、閒置地種上了致富果,昔日貧困的古佛村經歷了一場場“變形記”,村裏到處都是興農富農的忙碌景象。

  “空殼村”的破“零”

  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村(社),人們形象地稱為“空殼村”。在大足,有164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為零,是名副其實的“空殼村”。村集體沒有任何收入,別説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扶貧濟困沒辦法,連基本辦公經費都讓村幹部們頭痛。那麼,如何引領這些“空殼村”發展集體經濟?

  去年來,大足區財政投入4000萬元,在41個“空殼村”開展試點,著力在充分利用土地做文章、盤活集體經營性資産和開展服務拓展增收這三個方面下功夫,取得了良好成效。未來3年,大足區將全部消除“空殼村”。

  大足區鐵山鎮勝豐村是個“空殼村”,地處鐵山鎮偏遠東部,共有村民686戶2869人,常住人口不到二分之一,村裏沒有成規模的特色産業,沒有一家企業入駐,經濟發展滯後。

  村支書龍文兵經常暗自琢磨:基層黨組織如何發揮作用,引來企業入駐,帶動群眾致富?

  兩年前,渝蓉高速G5013在勝豐村設立下道口的工程啟動後,龍文兵立即抓住這一機遇,提出了打造“道口經濟”的口號。去年來,該村定期組織黨員開展學習培訓,千方百計帶領黨員幹部外出開展招商引資,不斷增加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

  “我們要積極推進土地流轉,以土地引企業,以勞動力引企業,讓企業發現我們這塊投資興業的沃土。”龍文兵説,“企業入駐前,村裏要負責協調好徵地拆遷安置、土地流轉協調等一系列工作。企業入駐後,我們要幫助解決用工、用電、用水等問題。”

  漸漸地,重慶翰鋒農業有限公司、恒發加氣站、重慶祥源中藥飲片廠相繼落戶勝豐村。今年3月,重慶金奕米業有限公司、芳香産業園等企業也入駐該村,共計流轉土地1000余畝,徵地34畝。勝豐村也從徵地工作及土地流轉協調中獲得了第一筆集體收入。今年截至目前,該村的集體收入達到了5萬元。

  “道口經濟”的發展不僅幫助勝豐村實現了集體經濟破“零”,還吸引外出務工青年紛紛回流,解決了280人就近就業。

  今年20歲的龍武貴家住勝豐村三組,在村幹部介紹下,他去年應聘到中石油勝豐加油站工作,擔任加油員和值班長。他很滿意家門口這份工作,“從我家到單位,只需步行15分鐘。每個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公司購買的五險,還是不錯了。”

  “村集體經濟有實力,服務群眾就有了手段,能為群眾多辦一些實事,就容易組織和發動群眾,幹群關係也更加融洽,村級黨組織這一戰鬥堡壘就愈加穩固。”鐵山鎮組織委員李希説。

  孝廉文化的“洗禮”

  重陽節這天,大足區孝廉文化實踐教學基地——大足石刻景區人潮如織。在《父母恩重經變相》石刻前,一位40歲左右的男子聽著導遊的講解,雙眼濕潤,輕輕地為白髮蒼蒼的母親整理著助聽器。

  這天,除了有大足區委黨校、璧山區委黨校、西南大學培訓學院的學員們聚集於此外,還有來自主城的數百名中小學生前來參觀,學習中華孝廉文化。

  “聽了黨校老師對這幅石刻圖的生動講解,我感觸特別深,明白了許多敬畏、感恩、廉潔的道理。”來自南岸區城投集團的晏雪峰説。

  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蘊涵有豐富的孝廉文化元素,如何將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大足區的做法是,對石刻造像及碑刻、銘文進行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出孝行天下、節欲正行、潔身自好等孝廉思想精髓,嚴格按照市級現場教學基地“五個一”的標準,精心打造了一個孝廉文化實踐教學基地。

  重慶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基地選擇《柳本尊行化事跡圖》《地獄經變相》《父母恩重經變相》《千手觀音相》《六道輪迴圖》《牧牛圖》等6龕造像教學點,對應開展“信仰信念”“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責任擔當”“廉潔自律”“修身養性”等六個主題的現場教學,教育領導幹部崇尚孝道、廉潔從政。在教學上,既有區委黨校專職教師的主題講解,也有景區兼職教師的現場串講,還有學員課堂討論分享的教學模式。

  “吸取傳統孝廉文化精神,有助於黨風廉政建設。”大足區委黨校副校長徐曉志説,“通過這樣的現場教學,我們希望廣大黨員幹部有所感、有所思,在生活工作中孝廉為人,心懷戒尺。”

  一次參觀,就是一次洗禮。大足區孝廉文化實踐教學基地還受到了市內外參觀團的點讚好評,並於2016年被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命名為重慶市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該基地自建成以來,已培訓黨員幹部近萬人。(記者 雷太勇 湯艷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