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黔江區:小家訪搭起溝通大橋梁

2018-10-26 14:52:40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陳夢楠

  黔江區教育系統採取多種形式,全面深入地開展家訪工作,在教師、家長、學生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播撒愛的種子、文明的種子、和諧的種子。

  師德如春風 化雨育新人

  “慢慢走、不著急,要踩穩了。”近日,在金溪鎮中心學校,一大一小兩個身影一步一頓地走著。這是初一2班的班主任張南攙扶著學生謝國勝走在去家訪的路上。

  走進謝國勝的家,謝媽媽非常熱情地張羅著茶水。客廳不大,他們就坐在床邊的小凳子上交談,氣氛十分融洽。

  謝國勝患有先天性疾病,雙腳內翻行走不便,近來更是逐漸影響到了雙手的靈活性。

  “孩子很不容易。我希望盡己所能,多給他一些幫助。”張南説,他經常和謝媽媽交流,對孩子的教育更加得心應手了,這個學期以來,謝國勝不僅成績有了提升,性格也更加開朗活潑。

  家訪,是黔江區推進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通過家訪,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家長更加了解學生的在校表現,雙方還能就教育、管理等問題交換意見……小小的家訪,凝聚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合力。

  “是面對面的交流,更是心與心的溝通。”校長李秋林説,除了促進教學水準的提升,學校更希望通過家訪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激發教師的愛心和責任感,並把它們貫穿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

  金溪鎮是市級深度貧困鎮,學校的留守兒童、困難學生比例很大,不少教師在家訪中感觸良多。

  “走了很遠的山路,到了學生家裏時,發現他父母都不在家,破舊的小屋黑黢黢的、廚房裏空空如也。”六年級2班的班主任田伶俐回憶説,那時候,自己就更加堅定了要教好書、幫助他們改變命運的信念。

  為人師者,教人成才。這是對師德師風最好的注解。

  小手拉大手 文明一起走

  近來,黔江區吹響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號角。學校裏,氛圍更為濃烈。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如何發揮這些文明小使者的作用,讓文明新風也吹進尋常百姓家?

  家訪,是黔江區給出的答案。

  黔江區要求教師在家訪過程中向家長宣傳黨委政府的方針政策,當前的一個重點就是創建文明城市,號召家長們積極參與,人人爭當文明人。

  舟白街道過去是一個鄉鎮,居民大多來自農村,文明守禮是個短板。但通過家訪工作的深入開展,部分家長轉變很大。

  “一對一的宣傳效果很好,家長們都很配合。”舟白小學的教師楊芳對此深有感觸。近來,她有意識地在家訪時,或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向家長們講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大意義,勸導大家文明言行,例如開車時應該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紅綠燈路口嚴守信號燈,坐公交車時為老弱婦孺讓座,在公共場所要注意保持安靜,遇到排隊的情況要遵守秩序等等,家長們都表示贊同。

  家訪之後,孩子就成為最好的宣傳員和監督者。

  “亂扔煙頭、闖紅燈過馬路,孩子就指責我不文明。”家住舟白街道路東社區的學生家長周紅笑著説,作為成年人,被兒子“教育”感到很慚愧。現在自己慢慢改掉了一些不文明習慣,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教師家訪,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是一種觸動。不僅推動了創文工作的宣傳,營造了全民學禮儀的良好氛圍,更直接影響了社會風氣的好轉,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教育助脫貧 黨群心連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帶動貧困家庭樹立脫貧志向,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

  2017年春季學期,白石小學教師李方安帶著在鎮上購買的20斤食用油,第一次來到田仁強家。

  “兩間幾十年前修建的木板房,家裏唯一值錢的的傢具是一台家電下鄉的半自動洗衣機。爸爸天生智力殘疾,76歲的奶奶是家裏的唯一支柱。”李方安介紹,田仁強的情況著實令人揪心。

  經努力,學校免除了孩子一切教輔費用,免除營養午餐家庭承擔部分,併發放生活補助。此後,李方安每個季度都會抽時間前往中河村一組進行家訪,力所能及地給予幫助。

  “老師經常來,很關心我們的生活。”在老師的教育下,田仁強也越來越懂事了。他表示,長大後要好好工作,靠自己的努力養活奶奶和爸爸。

  家訪是黔江區密切黨群關係、助推脫貧攻堅的一件法寶。區教委主任張耀天説,通過家訪,既能更加直觀地了解貧困學生家庭情況,宣傳黨和國家最新的扶貧政策,更能激勵家長和孩子自力更生、奮發向上,努力實現脫貧致富。

  近年來,黔江區通過家訪等形式,進一步精準開展政策宣傳、精準資助對象和標準,真情開展對口幫扶,全面兌現各類教育資助5371萬元,惠及學生6.4萬人次,其中,清理並兌現未申報家庭困難學生資助400余人,有力地提高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工作的滿意度。(劉茂嬌 梅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