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重慶自貿試驗區創新舉措不斷涌現
原標題:重慶自貿試驗區創新舉措不斷涌現 151項改革試點任務已落地實施122項,29項正積極推進
圖為重慶自貿試驗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集裝箱堆場。(本報資料圖片)
重慶自貿試驗區建設一年多來,形成141項創新政策舉措、13個創新典型案例、34項制度創新成果——2017年10月31日,重慶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正式上線運營;今年3月,兩江新區啟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今年10月底,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仲裁中心正式成立……
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加快改革開放步伐,重慶自貿試驗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舉措不斷涌現,“四自一簡”海關監管創新、“創新實施鐵路運輸信用證”等經驗案例,被國家推廣。市商務委介紹,目前重慶自貿試驗區151項改革試點任務已落地實施122項,29項正積極推進。
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在國務院印發的《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建設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被列為重慶自貿試驗區的重要任務之一。
近年來,在渝企業就近進行國際商事仲裁的呼聲日漸強烈,成立“運用國際通行的商事仲裁規則”的仲裁中心,將有效提升重慶自貿試驗區的營商環境。
在此背景下,重慶自貿試驗區仲裁中心應運而生。該仲裁中心借鑒國際通行的商事仲裁規則,將為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提供仲裁法律宣傳、培訓和諮詢服務,以專業化、國際化的審理模式開展仲裁、調解等活動。同時,仲裁中心將建立自貿試驗區多元化解矛盾糾紛解決機制,選聘在涉外法律或者國際貿易、投資、海事、知識産權等領域擁有豐富從業經驗的仲裁員,依法解決自貿試驗區內商事糾紛,為自貿試驗區提供法治保障,積極營造自貿試驗區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安商營商環境。
重慶自貿試驗區仲裁中心的成立,是重慶自貿試驗區與國際接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通關便利化,提升國際貿易效率
通關便利化,也是重慶自貿試驗區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去年10月31日,重慶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正式上線運營,標誌著重慶國際貿易便利化程度進一步提升。據介紹,通過“單一窗口”,重慶口岸通關環節將優化30%以上,通關時間將縮短10%以上,企業成本將下降10%以上。
去年,重慶海關正式實現“7×24小時”常態化通關保障機制。依託“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在江北國際機場空運口岸貨物即到即查即放的基礎上,全面實行其餘口岸“7×24小時”網上預約通關,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已放行貨物“7×24小時”進出區,跨境電商已放行包裹“7×24小時”自主出區。
另外,市商務委透露,目前,重慶自貿試驗區已全面實施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外資項目備案實現立等可取,項目覆蓋率達100%。
從逐步探索到常態化運行
重慶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在探索創新方面成果豐碩。陸上貿易規則是重慶自貿試驗區探索創新的重點領域。去年12月,重慶自貿試驗區開立了首份跨境鐵路聯運提單及跟單國際信用證,國際陸上貿易規則探索邁出重要步伐。
西永片區物流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鐵路運輸信用證結算”是運用合同法及貿易規則,結合重慶鐵路口岸對貨物的指定查驗及放行權限,“以貨代單”即中歐班列(重慶)運輸的進口汽車貨運提單被銀行授權認可作為物權憑證。目前,中歐班列(重慶)線路已有4批整車採用這種模式進口,初步實現常態化。
而西永片區微電園則在國內率先啟動對多次進出境研發用産品申請“3C免辦”(免於辦理強制性産品認證)。該項創新舉措實施以來,西永綜合保稅區累計51批、5396台測試樣機免於辦理強制性産品認證,幫助企業44種型號的新産品迅速面世,涉及出口産品500多萬台、金額5.97億美元。
多種新興業態落地
隨著開放程度的加深,一批新興業態也在重慶自貿試驗區落地。
去年12月22日,重慶首次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特殊目的公司(SPV)“保稅租賃”方式引進的飛機,降落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空港功能區。這標誌著重慶自貿試驗區“保稅+飛機租賃”實現突破。重慶在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中率先開展了飛機保稅租賃業務。
不僅如此,在智慧産業、金融等領域也有突破——
在智慧産業領域,商湯科技人工智能、金泰克記憶體生産基地等標誌性項目落地;
新加坡萊佛士集團獨資醫院落戶,標誌著醫療領域實現突破;
航空産業逐步壯大,美國AAR、新加坡新科宇航、廣州飛機維修公司等先後落戶;
金融、教育領域逐步擴大,籌建首家中外合資證券公司及合資醫療保險機構,引進美國石溪中學等境外教育機構。
市商務委透露,截至今年10月底,重慶自貿試驗區新增企業註冊20630戶,佔全市比重9%,註冊資本總額1725.39億元,佔全市比重13.8%。其中,新增外資企業註冊347戶,佔全市比重21%,註冊資本24.05億美元,佔全市比重12%。重慶自貿試驗區引進項目1605個,簽訂合同(協議)總額4848.14億元人民幣。(記者 楊駿 實習生 唐璨)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