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民生>正文

今年重慶抽檢攤販食品 不合格樣品以食用油為主

2018-12-24 09:22:52 | 來源:華龍網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今年重慶抽檢攤販食品3110批次 不合格樣品主要為食用油等

  華龍網12月24日6時訊 去年5月起開始施行的《重慶市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效果如何?21日,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主任會議上,聽取了市市場監管局、市人大教科文衛委關於《重慶市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實施情況的彙報。統計顯示,目前已調查掌握的全市食品攤販共15449戶,其中按要求備案13757戶,備案率89.1%。

  會上,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唐英瑜在彙報時稱,條例的實施較好地破解了小作坊、小攤販“兩小”監管難題,對防範化解食品安全風險、預防食品安全事故、助推食品産業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唐英瑜説,在具體工作中,相關部門認真落實登記備案制度,制定發佈了食品小作坊禁止生産目錄,開展了食品小作坊登記管理、食品攤販經營區域劃定工作、食品攤販備案管理和家宴服務經營者監督管理。同時依法履行日常監督管理職責,加強了日常監督檢查,強化了抽檢快檢和風險監測,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及時公開監管信息,免費開展了教育培訓,另外還推動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攤販落實了主體責任。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調查掌握的全市食品小作坊共6111戶,其中已按要求登記5610戶,登記率91.8%。登記的食品小作坊中,含酒類生産1983家,糧食加工品1527家,豆製品745家,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588家,糕點337家,肉製品174家,澱粉及澱粉製品51家,蔬菜製品34家,其他171家。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調查掌握的全市食品攤販共15449戶,其中已按要求備案13757戶,備案率89.1%,備案的主要為包子、饅頭、煎餅、小面等早餐攤點和燒烤、小吃、滷菜等夜市攤點。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調查掌握的全市家宴服務經營者共6494戶,其中已按要求備案5954戶,備案率91.7%。

  今年以來,重慶共抽檢食品攤販食品29個品種3110批次,不合格63批次,不合格率2.03%,不合格樣品主要為方便食品、食用油等;抽檢食品小作坊食品16個品種1982批次,不合格124批次,不合格率6.25%,不合格樣品主要為酒類;快速檢測食品攤販食品7629批次,發現異常結果390批次,異常發現率5.11%,主要為畜禽肉和蔬菜農藥、獸藥殘留超標。

  唐英瑜表示,條例施行以來,全市相關部門累計開展食品安全聯合執法檢查1.6萬餘次,檢查“兩小”主體3.96萬餘家次,發現問題8930余項,現場整改6960余項,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2059份。

  在條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方面,唐英瑜認為,目前存在食品攤販規定經營區域、規定經營時段的“兩規”要求未全面落實,生産經營主體責任義務未全面履行,監督管理較為薄弱,教育培訓不夠深入,行業自律方面差距較大等問題。彙報過程中,市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皮曉青認為目前還存在宣傳培訓的廣度深度不夠、部門間溝通協作不暢、監管工作仍較薄弱、監管隊伍能力建設有待加強等問題。

  對於存在的問題,皮曉青在彙報時建議,應強化責任意識,注重統籌協調,實施分類監管,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其中她提到,可以每年有計劃、有重點地選取群眾關心、社會反映強烈的“兩小”食品樣品進行風險監測和研判,同時根據食品風險等級和當地食品風險監測結果,確定下一年監管重點、方式、頻次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高科技手段,針對不同類型“兩小”的特點,落實網格化管理,實施精細化監管,同時運用大數據、智慧化等現代信息技術,提高監管能力和水準。(首席記者 徐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