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民生>正文

重慶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工作

2019-01-07 14:24:20 | 來源:重慶晨報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推行垃圾分類,整治鬧婚陋習,設立道德“紅黑榜”……

【社會民生】重慶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工作

工作人員向居民宣傳文明治喪

【社會民生】重慶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工作

璧城街道陽光藝術團為居民進行無償演出

  風氣需要培育,文明需要教化。近年來,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針對農村普遍存在的歪風陋俗,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工作,以良好鄉風民風促進文明新風。

  目前,全市已成功創建全國文明村鎮101個、市級文明村鎮641個、區縣級文明村鎮3700個。出臺整治方案,完善村規民約,在移風易俗上,這些區縣是這樣做的。

  南川:垃圾可兌換生活用品

  “可回收垃圾投入藍色桶,餐廚垃圾投入綠色桶,其他垃圾投入紅色桶。” 南川區大觀鎮金龍村,村民朱明壽正在將自家的垃圾分門別類投放進垃圾桶裏,這個習慣他已經保持了一年多。

  朱明壽居住的朱家大院,曾經是金龍村出了名的“臟亂差”地帶。以前,大院門口隨意堆放著各種垃圾,時間一長,垃圾開始腐爛,散發出陣陣惡臭。眾多垃圾也導致村裏污水橫流,遇上下雨天,村民出門都困難。

  從前年5月開始,每家每戶都改造了原有的舊垃圾桶,統一配備藍、綠、紅色分類垃圾桶,用於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村裏還設置了“垃圾兌換點”,村民將可回收垃圾交到兌換點,村保潔員按“一袋一分”規則進行清點、登記、積分,並對可回收垃圾實行二次分類變賣,變賣的資金用於購買兌換獎品。

  從曾經的垃圾遍佈家門,到如今家家戶戶進行垃圾分類,金龍村的蝶變是南川區推廣“垃圾分類”管理的縮影。近年來,南川區各地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兌換生活用品5600余份,免繳衛生費6萬元,垃圾分類逐漸成為村民自覺行為。

  北碚:文明治喪獲現金獎勵補助

  在公共場所搭建靈棚、擺放花圈、燃放鞭炮、敲鑼打鼓……因為周邊部分居民的不文明治喪行為,北碚區北泉花園小區的徐先生曾多次被迫到親戚家中借住。

  從去年11月開始,北碚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聯合相關單位密集開展了文明治喪工作宣傳,印發《文明治喪10條》宣傳折頁,通過視頻廣告、海報、標語、倡議書等方式,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通知,勸誡居民拒絕不文明治喪行為。

  同時,針對違規搭建靈棚的組織或個人、無照經營的“喪事一條龍”個體戶、違規運送遺體的醫院和醫務人員、違規治喪的黨員幹部以及聚眾鬧事、阻撓執法的骨幹人員等重點人群,進行宣傳教育和集中整治,接到違規治喪舉報投訴18例,勸解阻止違規治喪行為13例。引導喪家文明節儉治喪。

  從今年1月1日起,針對居住在北碚轄區範圍內,死亡後到北碚殯儀館、城區殯儀服務中心開展治喪的居民,還將按照每例1500元的標準進行獎勵補助。

  璧山:多招整治鬧婚陋習

  去年12月16日,璧城街道陽光藝術團成員羅培書原創編排的小品《婚嫁陋俗不能取》在璧山區一處婚禮現場開演,引得現場賓客拍手叫好。

  這場演出並非結婚的新人邀請而來,而是藝術團為婚慶提供的無償演出。像這樣的藝術團在璧山已有23支,他們的任務是組織婚宴群眾、婚慶家庭開展茶話座談、知識講座等家庭禮節教育以及唱祝福歌、做祝福手工品等活動,以文明慶賀方式替代“燒火佬”等不文明鬧婚行為。

  近年來,璧山區組建村、社區“移風易俗理事會”187個,將抵制“燒火佬”等婚嫁惡俗陋習明確寫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發動300余家婚慶公司、酒店、宴席“一條龍”以及農家樂等與群眾婚禮婚宴聯繫緊密的重點社會單位自發參與,共同抵制“燒火佬”等婚嫁惡俗;組建“老羅”“孃孃”等民間文明婚嫁宣傳隊23個,為群眾婚慶提供無償演出。

  雲陽:設置“紅黑榜”促道德約束

  家住清水土家族鄉大堰村2組的焦光美今年81歲,與77歲的老伴一起育有兩兒四女,因女兒遠嫁,按照當地習俗,照顧兩位老人的責任理應由兩個兒子承擔。

  大兒子焦清明與二兒子焦雙明常年在廊坊打工,每年春節才回來一次。平日裏,老人們的生活起居和身體狀況,兩個兒子都不聞不問。

  2017年,大堰村按照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精神扶貧工作統一部署和要求,在村公示欄設置了一塊“紅黑榜”,專門對違背公序良俗的人和事以“黑榜”進行曝光警示,首先上榜的就是焦氏兄弟。

  焦氏兄弟不贍養父母上了黑榜的消息流傳開來,村裏群眾開始自發對兩兄弟的不孝行為展開批評。焦清明坐不住了,主動找上村裏,請求將自己的黑榜撤下,並表示今後一定贍養好兩位老人。幾個女兒聞訊,也紛紛前來,表示每人每月要定期給兩位老人150元的生活費,同時還要抽出時間陪伴兩位老人。

  “紅黑榜”是雲陽縣“抓立規易俗,促道德約束”的重要舉措。將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貧困家庭在“紅榜”中公開表揚,對好吃懶做、好逸惡勞、遊手好閒的人或事在“黑榜”中曝光警示。(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馮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