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渝北38個城鄉結合部變身靚麗風景線
原標題:讓“渣渣地”美起來讓城市“灰空間”亮起來 渝北38個城鄉結合部變身靚麗風景線
一月十九日,渝北區桃源大道一處由荒地整治而成的綠地,工人正在進行維護工作。記者 羅斌 攝
數讀渝北城市管理
136萬 2018年,已新改建公園10個,全年新增城市綠地面積136萬平方米
98% 2018年,車行道維修約20.4萬平方米,人行道維修約10.3萬平方米,城區道路設施完好率98%以上
20萬 2018年,完成6個老舊片區40余條主次幹道改造,完成車行道提檔升級10余萬平方米,人行道提檔升級20余萬平方米
100% 2018年,完成道路隔離設施整治72.5公里,完成率125%,完成橋梁容貌整治77座,隧道容貌整治16座,完成率100%
城鄉結合部,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難題。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現象並不鮮見。渝北區桃源大道北延伸段一塊面積約3.5萬平方米的荒地,過去就是這樣的情景。
1月19日,重慶日報記者在這裡看到,灑滿陽光的草坪,報春、三色堇、海棠等植物在草坪上擺出各種造型,草坪邊緣是高大的行道樹、整潔的人行步道。正值週末,不少遊人在這裡拍照、遊玩。
改變始於2017年。為落實重慶關於“大城智管、大城細管、大城眾管”的工作部署,渝北區把“繡花功夫”用到城市管理上,不僅整治了204塊城區空地,還將觸角延伸至城鄉結合部,讓38個城鄉結合部區域變身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拉網式清理
4招美化“渣渣地”
職淩路,是許多渝北區人都不知道的一條小路。這裡也屬於渝北城鄉結合部地區。綿延數公里的道路兩側,過去垃圾、污水遍地,如今不僅披上了綠裝,還設置了文化墻等作為裝飾。
通過拉網式清理,僅2017年,渝北區就發現了176塊、總共5200余畝的空地。2018年,渝北區再次展開拉網式清理,又發現了可以覆綠的28塊“渣渣地”,總共248畝。
對清理出的這些“渣渣地”,渝北區採取了4種方式整治:
首先是對10畝以下的零星邊角地實行綠化,做到全面“覆綠”;其次是進行改造提升。對於周邊居民密集、長期堆放生活垃圾的地塊,採取建公園、遊園的方式;第三是完善功能配套。對車流量大或周圍缺少停車場,且2年以上不會啟動建設的空地,就地栽種綠色植物,並統籌考慮停車、公廁、社區配套用房等公益建設的需求;四是對一些不適宜“覆綠”和改造,且2年內將啟動建設的空地,進行規範圍擋。
補綠添景
城市“灰空間”變身山水微景觀
立交橋下,因陰暗背光,栽種植物存活率低,觀賞效果不佳,被業內稱為城市“灰空間”。
如何讓“灰空間”也亮起來?渝北區城管局經過大量細緻的研究後發現,可以在橋下採用“枯山水”的園林手法,營造花境式生態島微景觀。
於是,機場轉盤立交橋下綠化景觀煥然一新——除茶花、西洋鵑等開花植物,還配置了景石、樁景,夏威夷椰子、龍血樹、廣東萬年青等一些室內耐陰植物,也出現在了這裡,白色海峽石則營造出溪流效果,仿佛一個生動的山水微景觀。
據介紹,2018年以來,渝北區在新牌坊立交、電子校立交、機場轉盤立交下的綠化區域,都打造了花境式生態島微景觀。接下來,他們還計劃在春華大道立交、新南路立交進行打造。
“繡花功夫”
融入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綠化品質提升,只是渝北區‘繡花功夫’比較直觀的一個體現。”渝北區城市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唐賢源稱,如今,“細之又細”的管理理念,已經融入渝北區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為確保城區各條道路整潔靚麗,渝北區城市管理局堅持推進“以克論凈”工作。即隨機抽取城區主次幹道,對1平方米方圓的路面進行灰塵及垃圾清掃,然後對清掃出的灰塵及垃圾進行稱重。
“這樣的‘以克論凈’考核每個月都要測一次。”唐賢源稱,“以克論凈”促使環衛工人清掃得更加精細,確保了渝北城區環境春夏秋冬、晴天雨天、白天晚上、幹道背街、平時迎檢“五個一樣”的管理效果。
此外,為了開展城區雨污分流治理及市政道路提檔升級工程,渝北區用整整一年的時間,完成了渝北城區管網勘察工作,勘察的地下綜合管線長度約1.2萬公里;渝北區在各商圈、廣場、車站、公園等人員聚集地佈局公共直飲水點,提供溫水和熱水,有些直飲水點還有紙杯……
正是因為這樣的“繡花功夫”,渝北的城市“顏值”越來越高,“氣質”越來越好,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也不斷增強。(記者 曾立)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