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重慶的家鄉美味 你最愛哪一道?
重慶,不僅是一座人人皆知的火辣之都,對於一名正經吃貨而言,重慶這兩個字就是“美食”的名片。
説起重慶各個區縣的代表美食,也是相當具有特色的。今天我們來看看這30道家鄉美味哪一道才是你的心頭愛?
長壽區——肥腸飯
長壽最出名的莫過於肥腸飯了,在重慶隨便一家街邊小店都會打上正宗長壽肥腸飯的標簽,一碗肥腸加一碗米飯,再配上一碗米湯,既能填飽肚子又能品嘗美味。長壽肥腸塊燒得不是很酥,但吃起來很有嚼頭,且略有一點脆的感覺,它的味道是鹹淡適宜,鮮辣兼備,口味濃郁,味道綿長。
合川區——桃片
合川桃片特點為粉質細潤,綿軟,片薄,色潔白,味香甜,突出濃郁的桃仁,玫瑰香味。合川桃片不僅僅是合川的特産,更是重慶人逢年過節,走親拜友的必備禮品。
江津區——米花糖
説到江津米花糖,小夥伴們是否記得小時候把米花糖泡在碗裏用水沖著吃?江津米花糖香甜酥脆,爽口化渣,甜而不膩,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地道糕點。
璧山區——來鳳魚
璧山作為重慶區縣發展前幾名,美食也當仁不讓。而最讓璧山人想念的便是一道璧山來鳳魚。鋪滿辣椒的來鳳魚又麻又辣又香,一口下去,簡直讓人唇齒留香!
萬州區——烤魚
萬州烤魚,在重慶也是赫赫有名的。要説在重慶的各大好吃街如果沒有萬州烤魚,那一定少了點煙火氣。在外奔波一年的萬州人,約上三五好友出去吃一鍋烤魚,喝點小啤酒,就是完美的一頓。
黔江縣——雞雜
無需多言,黔江雞雜已經快要佔領重慶雞雜界的整片江山了,似乎雞雜店不挂個黔江雞雜的牌子就不正宗。
豐都縣——麻辣雞塊
豐都民間習俗是每逢臘月必殺“年豬”,有人在無意之間,將水八塊作料與雞肉拌在一起,雞本身的鮮香與辣椒、花椒等混在一起,特別美味,於是便逐漸流傳開來,成為豐都縣的特色美食。
榮昌區——鹵鵝
榮昌鹵鵝是一道傳統的名菜。鹵鵝本為潮汕食物,經過榮昌的客家人在三百多年裏的不斷適應和改進,鹵鵝逐漸成為了今天榮昌地區的特色飲食品牌,受到了重慶乃至全國人民喜愛的飲食名點。
開州區——焦麻牛肉
椒麻牛肉,重慶市開縣地區特産,是很多開縣人家裏常做的私房菜,也是大排擋、夜市中經常出現的小吃,因味道麻辣,做出來像烤焦了的肉,得名“焦麻牛肉”,後來又衍變成“椒麻牛肉”
忠縣——豆腐乳
忠州豆腐乳始於唐代,盛于清朝,千餘年來一直旺盛不衰。出門帶一罐豆腐乳,每頓吃飯的時候拿出一坨來下飯,就連小孩子都能多吃好多呢。肉吃多了,吃點豆腐乳也是極好的。
綦江區——北渡魚
重慶人去一次綦江,都一定會吃一次北渡魚,這是一道吃了就讓人欲罷不能的美食。一鍋被紅油覆蓋得透不出丁點兒熱氣的北渡魚,鍋端上來飄來的味道讓人直流口水!吃完魚後加上素菜,即營養又爽口、即便宜又實惠。
梁平區——張鴨子
提起梁平,就不得不説張鴨子。張鴨子是五彩梁平的一張名片,光是看到重慶遍地的連鎖門店就足以知道梁平人甚至是重慶人對這口乾、香、瘦的烤鴨有多喜愛了。
奉節縣——紫陽雞
奉節紫陽雞起源於奉節縣竹園鎮,“紫陽雞”製作時間已超過百年,由農家特色山貨、高山臘肉、土雞燉至而成。紫陽雞真正得名還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時任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視察奉節時路經竹園,品償了地道的竹園臘肉燉雞,讚不絕口。“紫陽雞”由此而得名。
雲陽縣——賴桃酥
對雲陽人來説,雲陽有很多美食,最特別的當屬賴桃酥,吃上一口酥脆甜蜜的賴桃酥,才是雲陽人過年的方式,也是雲陽人獨特的家鄉味道。
涪陵區——油醪糟
涪陵油醪糟其實類似中國大地廣為普及的“醪糟湯圓”,但它區別外地的做法之處就是更加精細和講究,而且它不是水煮,而是油煮。涪陵油醪糟早年是接待客人的飯前飲品,香甜可口,油而不膩。
南川區——方竹筍
在南川,必須品嘗的美食首推方竹筍。新鮮的方竹筍通常採摘于八九月份。用金佛山的泉水,加胡椒、蔥白、大蒜、枸杞、澱粉等,經高壓燒至七成熟,然後撈起,淋上湯汁。方竹筍晶瑩剔透、肉質肥厚,放入嘴中慢慢咀嚼,鮮香脆嫩、唇齒余香。
武隆縣——碗碗羊肉
碗碗羊肉做法是先將帶皮的鮮羊肉煮熟後撈出切片,然後熬一鍋秘制的湯底,再煸炒其它香料,之後將熬好的湯、炒好的料加上切好的羊肉煮一鍋湯鍋,待食客來之後剩上一碗,這便是正宗的碗碗羊肉。
城口縣——老臘肉
一説到城口,腦袋裏立馬浮現“老臘肉”三個字,《舌尖上的中國》曾説: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是城口人記憶中家的滋味,是一年結束時不可或缺的儀式感。
巫溪縣——洋芋
巫溪洋芋具有典型的山區立體氣候,表皮光滑、淡黃帶灰、略有光澤、切面平滑、色澤淺黃,蒸煮後口感酥軟、細膩、微糯,淡香。早前便成為了巫溪人民的佳肴美食。
銅梁區——蘭花根
銅梁的特色美食,當然是歷史悠久的蘭花根了。口感香味別具一番風味,獨具地方特色,它是用上好的糯米,經過浸泡、碾粉、制坯、下鍋炸制、拌糖等多道程式製作而成。金黃的色澤,入口化渣,吃一口就是家鄉的味道。
墊江縣——石磨豆花
人們常説“到了墊江不吃石磨豆花就等於沒來墊江。”墊江石磨豆花是四川及重慶常見的小吃,因其鮮嫩可口而流傳廣、影響大,在中國餐飲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石柱縣——石好佳薯片
石柱的正宗土特産,如果你沒吃過石好佳薯片,那你就過時了哦,這個味道簡直不能太好!
北碚區——怪味胡豆
重慶的怪味胡豆發源於北碚。汪曾祺在《食豆飲水齋閒筆》一書裏寫道:“北碚的怪味胡豆味道真怪:酥、脆、鹹、甜、麻、辣。”
彭水——都卷子
生活在彭水的人們,歷來就有用紅薯澱粉烹制美食的習慣,勤勞的人民總是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各種美食。遠近聞名的彭水苗家小吃“都卷子”就是其中之一。
巫山——翡翠涼粉
巫山有道人人愛吃的小吃叫翡翠涼粉,在很多餐館裏都能吃到,曾被評為中華名小吃。這涼粉很奇特,是用樹葉做的,來自一種開黃色小花的灌木,叫臭黃荊。有清熱解毒、養顏解酒等功效,可入藥。
潼南區——太安魚
太安魚俗稱“坨坨魚”,是川渝一帶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江湖菜。太安鎮是川渝交通要道,産嘉陵江鰱魚。在太安停車的司機們發現了這裡的魚味道鮮美自然,並且做法特別,然後流傳到各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太安魚成為重慶一大名菜。
秀山縣——米豆腐
説起秀山美食,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米豆腐,這道風味小吃譽滿渝湘黔三省,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吃這道地域性美食了。
酉陽縣——綠豆粉
在酉陽,綠豆粉又叫鍋巴粉,它跟小面和米粉不同,口感也不同,是土家苗族人非常喜愛的傳統美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
大足區——郵亭鯽魚
大足人吃魚有癮,特別是對郵亭鯽魚。以前還走老的成渝高速的時候,回大足經過郵亭就要停下來搓一頓,一年的辛勞就在這一鍋麻辣鮮香的鯽魚裏被清洗的一乾二淨。
巫山縣——紙包魚
三峽邊的巫山人,因其獨厚的地理位置而頗有口福,肉質細嫩的巫山紙包魚,就藏在這座小城裏。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魚館子,散發著魚肉麻辣鮮美的香氣,再配上二兩小酒,有了這個味道才算回到了巫山。(華龍網綜合)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