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民生>正文

退伍軍人李福德:雷鋒的報告影響了一生

2019-03-07 11:52:06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82歲的李福德,57年前親耳聆聽雷鋒作報告——“那場報告影響了我一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3-07-0157

李福德為新修的公路鋪石子。(本組圖片均由通訊員周邦靜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3-07-0158

年過80歲,李福德始終記住自己是一名軍人。

  ■1962年,李福德親耳聆聽雷鋒作了一場報告。雷鋒鼓勵他們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現在,李福德82歲,還一直踐行雷鋒精神:多年堅持為困難老人代繳電費,積攢3萬元退休金為村民修路

  一條泥濘不堪的小路,現在變成了寬4米、長500米的石子路,這使得小車可以開到村民家門口,村民出行也節約了20分鐘。

  “這麼大年紀了,誰喊您還在這兒修路哦?”3月4日,重慶市九龍坡區陶家鎮鑼鼓洞村河包田(土地名),路過的村民見李福德揮舞著鐵鍬給路面撒石子,無不感嘆老人的精神狀態好。老人接過話,“雷鋒!是雷鋒教的。”

  每當提起做好事,李福德就會説起57年前聆聽雷鋒作報告的場景。老人説,他也要像雷鋒那樣,堅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立志向雷鋒學習

  李福德自幼家境貧寒,只讀了6年書。後來應徵入伍,在遼寧某軍校邊當兵、邊學習,主要學習修槍修炮。

  “突然有一天聽説有個叫雷鋒的人來作報告。”老人回憶,1962年上半年的一天,雷鋒來到李福德所在的學校,結合自己所做的好人好事,為大家講了他為人民服務的心得體會。“雷鋒説‘要學以致用,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句話對我影響很大。”

  李福德告訴重慶日報記者,雷鋒犧牲後,他認真學習了《雷鋒日記》。從此,他積極追求進步,“向雷鋒同志學習”幾個字深深地紮根在他的腦海裏。兩年後,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從部隊到地方企業,李福德真的像雷鋒一樣,把自己當作一塊磚,哪需要往哪搬,從不向組織討價還價提要求。

  多年堅持為困難老人代繳電費

  1997年,李福德退休回到老家九龍坡區陶家鎮鑼鼓洞村。老人説儘管自己不工作了,但為村民做些小事也是為人民服務。22年來,村裏的公益事、村民家的困難,他只要能辦到,就會站出來幫一把。

  “他把我當親兄弟。”75歲的周洪祿是一位“五保”老人,是李福德的隔壁鄰居。周洪祿回憶,逢年過節或者“打牙祭”,李福德都會請他到家裏一起吃飯;每次生病,李福德總是陪他去醫院看病,掛號、交費、取藥、送飯等事無巨細,直至康復;家裏遇到不通水、不通氣,李福德一邊向村裏彙報,一邊幫忙修理。周洪祿比李福德小7歲,這讓他很難為情。可李福德説,“是鄰居都要幫一把,何況我身體比你好。”

  3月10日是周洪祿的生日。每年,李福德都要在家裏辦一桌,請上幾個老夥計為周洪祿祝生。今年周洪祿滿75歲,李福德還是打算買啤酒、煮豆花,請幾個朋友聚一聚。

  村裏有12戶行走不方便的老人,這些年都是李福德幫他們繳納電費。老人説,之前只幫一兩戶代繳,後來知道的人多了,都叫我幫忙。“反正我自己繳費也要跑一趟。”李福德説,每逢雙月的7日,李福德的手機就會收到這12戶的電費收繳通知,他把金額寫在紙上,再準備現金去供電所。“最多的一次墊了3112元,然後回來憑收據找他們‘報賬’。”

  20年了,李福德樂此不疲。供電單位窗口工作人員李海燕曾問他,有沒有跑腿費?老人説,坐公交車不要錢,全是為人民服務。

  積攢3萬元退休金為村民修路

  河包田這條長500米的公路,李福德謀劃了3年。過去,河包田200多名村民到融興路紅綠燈路口有兩條路,一是先沿著80釐米寬的人行便道爬坡上坎,再沿著公路步行,前後耗時50分鐘;二是走土路直達,但下雨天泥濘不堪,不好走。

  “修這條路差不多要花3萬元。”李福德每月的退休工資只有3000多元,他和老伴兒省吃儉用,一年下來能存上近萬元。為積錢修路,老人家裏除了冰箱、電視是花錢買的外,床、餐桌、凳子、一台舊式空調和水壺等都是老人從外面撿回來翻修的,或者是別人贈送的。李福德差不多3年時間才湊齊了這筆修路的錢。

  去年底,李福德跑村裏、鎮裏和相關部門,落實了修路的相關事宜;修路佔村民的地,他就用自家的地置換;有村民表示捐錢修路,老人説不差錢。

  去年12月13日,這條路正式開工。李福德忙碌了一個多月,終於修好了這條路,村民步行至少可節約20分鐘。今年春節,很多村民直接把小車開到了家門口。

  鑼鼓洞村支部書記李燕介紹,李福德還是個修理工,平時哪家燈泡壞了、水管堵了、門鎖開不來了,他都會熱心幫忙修理。李艷説,見他那麼大年紀還熱心助人,大家都勸他休息,但他不服老。

  “雷鋒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李福德告訴記者,自己一口牙齒只掉了2顆,背不駝,走路也行,別人講話他全都能聽清楚,趁身體好,就要無限地為人民服務。老人坦言,“雷鋒作的那場報告影響了我一生。”

  記者手記》》

  把感動化作信仰

  彭瑜

  一場報告,讓李福德深受感動,並付諸行動,把好事做了一輩子。

  是什麼讓老人年過80歲還堅持不懈做好事呢?通過採訪中的點點滴滴,記者不難感受到,是57年前雷鋒的那一場報告,讓李福德化感動為信仰,化信仰為行動。

  一場報告、一部電影、一本書……常常讓我們淚流滿面。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感動,很快就會搖動,最後歸於不動。説到底,我們還是少了感動後的行動,行動後的堅持。我們沒有把感動化作信仰,去做出捍衛信仰的努力。

  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作為一名共産黨員,李福德之所以因為一場報告就堅持一輩子做好事,是因為他已深深認識到,雷鋒精神永遠值得弘揚,並作為終身堅持的信仰。(記者 彭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