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重慶發佈十大“2018年重大天氣氣候事件”
原標題:去年重慶天氣氣候有哪些大事?看完這個榜單你就知道了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20日12時訊(記者 董進 實習生 邱小雅)去年重慶天氣氣候發生了哪些大事呢?20日上午重慶市氣象局發佈了十大“2018年重慶市重大天氣氣候事件”,盛夏高溫、7.2暴雨、武隆暴雨等天氣事件紛紛入選。
據重慶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市重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自2010年開展以來,至今已是第十屆。活動旨在提高全市人民對天氣氣候的敏感性和關注度,提高公眾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認識,強化全市人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增強全社會避險、自救、互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預防和降低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
具體榜單如下:
一、盛夏高溫比較強
2018年盛夏(7月1日~8月31日),全市平均氣溫為28.8.℃,較常年同期(27.4℃)顯著偏高1.4℃,期間高溫較為突出。全市平均35℃以上高溫日數為33.4天,較常年同期(19天)偏多14.4天;期間,極端最高氣溫為43.2℃(巫山,7月19日);出現了3段高溫過程,其中7月10~29日高溫過程最強。
二、7.2暴雨強又長
2018年7月2日17時-6日14時,我市中部、東南部、東北部部分地區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出現大暴雨,其餘地區中到大雨,過程累計最大降水量達386.7mm(酉陽五福),暴雨持續近4天,強度達重度。重慶市長江、嘉陵江及東北部、西部部分中小河流出現較大幅度的漲水過程。
三、當年暴雨早來勤
2018年暴雨來得早,4月全市就出現了“4.4”“4.12”“4.21”3場區域暴雨,為歷史同期最多,首場區域暴雨出現在4月4日,較常年偏早。“4.4”暴雨主要集中在主城區、豐都和石柱;“4.12”暴雨出現在北碚、銅梁、合川和萬盛;“4.21”暴雨主要出現在東南部的黔江和酉陽等地。
四、低溫冰凍隆冬至
2018年1月我市氣溫偏低,降水偏多,22個區縣極端低溫低於0℃,1月上旬和下旬發生了兩次強降溫和低溫冰凍過程,東北部和東南部地區冷凍程度較重。持續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對生産生活、交通運輸、電力通信、設施農業、水面及戶外作業等帶來了不利影響。
五、初秋高溫亦昂揚
2018年夏季最後一段區域高溫過程發生在8月24日~9月5日,持續了13天,高溫綜合強度達重度。依據市氣象臺發佈的天氣預報,受持續高溫的影響,我市主城區和部分區縣中小學推遲開學。
六、武隆暴雨局地強
2018年5月20日淩晨,武隆區石橋鄉發生局地大暴雨,過程雨量達208.5毫米,1小時、3小時、6小時雨量均創歷史第一,20日0 ~3時3小時雨量達161毫米。局地大暴雨導致武隆區石橋鄉八角村發生地質滑坡。
七、冬季偏冷寒意濃
2017/2018年冬季,全市平均氣溫偏低0.5℃。28個區縣累計出現低溫37站次,較常年同期(25.6站次)偏多4成。東南和東北部9個區縣累計出現霜凍20站次,較常年同期(11.5站次)顯著偏多7成。
八、春季緩和日照豐
2018年的春天很暖和,春季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顯著偏高1.4℃,其中3、4月份偏暖更為顯著,氣溫分別偏高2.3℃和1.7℃。全市大部地區較常年同期偏高0.9~2.2℃。春季日照充足,全市平均日照時數為353.9小時,較常年同期偏多。整個春季總體體感舒適,適宜戶外活動和春遊。
九、高溫急轉變涼爽
持續的高溫在2018年9月6日迅速叫停,氣溫驟降,9月5日全市平均氣溫還超過30℃,6日降至23.2℃。全市大部分區縣從9月6日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降雨天氣。
十、一場秋雨一場涼
秋雨給山城市民帶來了涼意,2018年9月6日正式進入華西秋雨期,時間接近常年同期; 9月氣溫總體偏低1℃,其中上旬偏高0.5℃,中旬和下旬分別顯著偏低1.7℃和1.6℃;整個9月降水偏多4成,下旬還出現了“9.20”“9.24”2場區域暴雨。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