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要聞>正文

重慶城市邊角地變身社區小公園

2019-04-10 09:47:46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要聞 摘要】重慶城市邊角地變身社區小公園

  市民在大水井體育文化公園健身。特約攝影 龍帆

  如何讓城市美化不留“死角”,去年重慶提出盤活小、散、碎的“邊角地”,讓這些閒置土地變廢為寶,增加城市開敞空間,達到優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質的目的。

  截至目前,全市利用“邊角地”規劃建設的第一批30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已投用。過去惹人嫌的“邊角地”搖身一變,成為市民喜愛的社區公園,休閒運動,其樂融融。

  城市建設常會留下一些“邊角地”,因其面積一般不超過1畝,不適合單獨開發建設,所以大多閒置著。

  為盤活這些邊角地塊,2018年8月,重慶市啟動“在建成區利用邊角地建設社區體育文化公園”行動計劃,到2020年,重慶市將利用“邊角地”修建92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

  截至目前,第一批30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已建成投用,在此基礎上,今年內還將有20個投用。

  4月5日—6日,重慶日報記者對部分社區體育文化公園進行實地走訪時發現:相較于中央公園這樣的大型公園,這種社區小公園面積雖不大,但非常“親民”——由於這些小公園就在社區附近,周邊居民的“到達率”更高,更受居民們歡迎。

  老少皆宜的公共休閒空間

  4月6日下午,渝北區春華體育文化公園西門,周令芬阿姨抱著一歲半的孫女從公園出來。

  周阿姨今年64歲,住在附近的兩江豪庭小區。當天,她帶著孫女來公園玩耍一會後,正準備回家。

【要聞 摘要】重慶城市邊角地變身社區小公園

  市民在回龍灣體育文化公園舉行拔河比賽。特約攝影 鐘志兵

  “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都能在這裡休閒放鬆,特別好。”周阿姨説,過去,想休閒放鬆,只能到約3公里外的中央公園,距離比較遠,沒家人開車的話,帶著孩子就不太方便。

  今年1月,春華體育文化公園開放後,周阿姨就經常帶著小孫女到公園來耍了。

  這個公園裏有塑膠跑道、吊環、羽毛球場、籃球場等,深受附近居民歡迎,每天來散步、鍛鍊的居民絡繹不絕。

  “自家附近新增了公園,不僅多了休閒場所,還能和附近的居民們更多地交流,增進鄰裡感情。”對周阿姨來説,這雖然只是一個小公園,卻讓她感到生活品質更上了一個臺階。

  同樣在渝北區,雙鳳橋附近的鳳鳴社區體育文化公園除配有籃球場、羽毛球場、健身器械設施外,還修建了一個兒童戲沙池。沙池中的沙子不是一般的河沙或者海沙,而是通過粉碎石英石製成的細小顆粒。

  比起河沙,這種細小顆粒不會形成粉塵,不污染環境,更重要的是不損害兒童健康,更讓家長們放心。只要天不下雨,總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玩耍。

  “公園就在小區旁邊,平時經常帶兒子來玩,他也很喜歡這裡。”家住名人港灣小區的張瀟蔚説,全家人經常到這裡休閒、散步,兒子在公園裏還交了很多新朋友。

  鍛鍊運動有了新場所

  4月5日下午,南岸區回龍灣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內非常熱鬧,不少市民在公園散步。兩個羽毛球場、幾處乒乓球臺也有人在使用。

  最熱鬧的當屬三人制籃球場。裏面共有三組人在進行“鬥牛”(三人制籃球的別稱),旁邊還有觀眾圍觀。打球的人,既有十幾歲的學生,也有20-30歲的上班族,還有幾位中年人。

  “公園一修好,我就到這裡來打球了。”家住回龍灣小區的蘇燦與兩個同學坐在場下,準備“接組”上場。

  蘇燦説,這一帶的籃球場並不少,但多數都是各小區內部的,使用起來一是不夠方便,二是每個球場的人都特別多,往往有四五組隊伍排隊。回龍灣社區體育文化公園修好後,對周邊小區的籃球愛好者進行了有效的分流。

  在目前已投用的社區體育文化公園中,基本每個公園都配備了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臺這些常見的運動場地和設施。還有部分公園,配備了五人制足球場。

  “我最喜歡公園的足球場,很實用。”重慶市第八中學渝北校區的初一學生李明梓(化名)喜歡在春華體育文化公園踢球。他説,過去想在節假日踢球,最發愁的就是場地難找,如今,他們可以在家附近的公園切磋球技了,“球場旁還配備了自動販賣機,渴了就可以直接買飲料。”

  據了解,目前主城區五人制足球場數量並不算多,有些收費較貴,且大多數需要提前預約。而這些社區體育文化公園配備的五人制足球場,能很大程度滿足周邊市民踢球的需要。

  按計劃建好92個社區公園

  與其他城市不同,重慶是一個山城,如何用好“邊角地”修公園,還有一個“因地制宜”的問題。

  比如,位於江北區的大水井體育文化公園,其原始場地大致呈長方形,最高差約36米,通行極為不便。

  為此,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結合其原始地形,除了佈局運動場地外,還引入“山地運動”的理念,使高地差的地形轉化為山地運動的自然場地。不僅方便運動,還為周邊市民提供了一條安全便捷的道路。

  “現在一齣門就是公園,環境好了,而且我們去公交站也近了。”家住公園附近的市民周瓊英説。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用心辦好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小事、好事、身邊事,提升城市品質,增加城市公共開敞空間,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將按計劃保質保量完成92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交付使用,屆時將惠及群眾200萬人。(記者 申曉佳 楊駿)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