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重慶特色書店社交功能日益凸顯
原標題:“書+服務”賦能 重慶特色書店社交功能日益凸顯
市民在鐘書閣書店打卡拍照。記者 趙迎昭 攝
坐在寬大明亮的落地窗前,戴上耳機,在輕音樂中開啟一段閱讀之旅……
4月21日,市民楊玉紅來到位於江北嘴中央商務區的南之山·城市之丘書店,窗外風景如畫,內部環境優雅。“沒想到還能邊看書邊聽音樂,書店的服務越來越好了。”她説。
和楊玉紅一樣喜歡在特色實體書店裏閱讀的市民還有很多。除了感受紙質書的溫度外,還能體驗書店的服務或參與其中的文化活動。去年以來,新山書屋、言幾又·方寸店、鐘書閣等特色書店相繼在渝開業,店方通過“書+服務”的形式,滿足了市民多樣化需求,成為城市中一道溫馨的風景。
“書+”模式賦予書店活力
“這裡依舊是一家看得見風景的書店。”南之山·城市之丘書店相關負責人介紹,坐落在江北嘴中央商務區的城市之丘,是繼南山上的兩家書店之後,下山開辦的第一家書店。
據了解,城市之丘定位是服務於周邊商務辦公人群的商務社區書店,因此店方在書籍的選擇上偏向於經管等類別。“讀者看重的還是書店能夠提供高品質的圖書和充滿特色的個性化服務。”這位負責人説,在城市之丘,讀者能品味西班牙美食、參與葡萄酒品酒課程學習等。
在重慶的書店中,還有多家書店和城市之丘一樣,選擇用“書+”的形式為觀眾提供多樣化服務。例如,去年8月16日,電影《最後的棒棒》在新山書屋舉行重慶首場見面會,氣氛熱烈。除了舉辦影片見面會、詩歌朗誦會、古詩分享會外,這裡還陳列了數百張進口黑膠唱片,可滿足讀者對高品質音樂的需求。大眾書局則通過開展漢風手工課堂等活動,吸引青少年前來感受傳統文化。
影響市民生活方式
4月20日晚,重慶日報記者來到位於楊家坪商圈的鐘書閣。中庭裏四面環繞的交錯階梯,呈現出重慶爬坡上坎、山水環繞的地形地貌特徵,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
除鐘書閣外,重慶還有多家書店都打出了“顏值牌”。去年11月30日,言幾又·方寸店在沙坪壩萬達廣場開業,這是言幾又在全國開設的第53家門店。書店以灰黑色為主色調,白色圓頂燈懸挂在書桌上方,既和周邊灰黑色書架相呼應,又形成鮮明對比。
業內專家指出,體驗閱讀、場景式消費和社交功能,已成為讀者對書店的突出要求,提高書店顏值是消費升級的必然結果。
其實,在美麗的“容顏”背後,重慶特色書店還在塑造市民生活方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兩年之前,我在精典書店看到范景中翻譯的貢布裏希(世界著名藝術史家)的著作後,開始對藝術産生興趣。”市民戴旺説,第一次進精典書店購書時感覺如獲至寶,“在別的書店找不到的書可以在精典書店找到。”
之後,戴旺幾乎每個月都要花費近千元在精典書店購書。在這裡,他還認識了負責選書的工作人員和來自各行各業的書友,遇到共同感興趣的書時,他們總會熱烈交流一番。“書店不僅為我提供了沉浸式的閱讀空間,也成為一個重要的社交平臺。”
書店找準自身定位很重要
不少市民發現,重慶去年開業的特色書店(院)中,有的書店很精緻、小眾——曾家岩書院由清代書院改建而成,UG書店則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法國水師兵營舊址內部。
這兩家書店通過細分市場、細分服務等方式,找準了自身定位,受到讀者依賴。其中,曾家岩書院舉辦的母城文化系列講座和主題影像展,讓市民感受到重慶的厚重底蘊;UG書店則因陳列了400余冊德國藝術書籍出版社TASCHEN出版的書籍,吸引了藝術家等群體前來品讀。
如何促進重慶特色書店進一步發展?
重慶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邱振邦表示,相關部門可在財政、稅收方面對實體書店給予一定優惠,在房地産開發規劃階段,應制定文化配套的硬性指標;書店運營者應與時俱進,調整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營造複合形態、多元化的文化體驗,匯聚讀者資源。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董小玉建議,實體書店應明確自身功能定位,內容上打造高品質的書目存儲,渠道上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審美上挖掘自身特色。
“書店是具有溫度與情懷的城市地標,讓人在喧囂的城市中找到一處靜謐之地。”董小玉説,書店不僅是購書場所,更是一種人情味與書卷氣的文化象徵。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