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2019中國·江津花椒貿洽會在渝召開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近日,2019年中國·江津花椒貿洽會在重慶市江津區召開,本次大會以“一江津彩·椒香天下”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余名行業專家、全國“花椒之鄉”代表、花椒客商、餐飲企業代等齊聚盛會,圍繞花椒産業發展、品牌建設、經濟效益提升等內容進行了交流。會上,共簽訂江津花椒購銷合同1.2億元,涉及保鮮花椒、幹青花椒、花椒油、花椒苗等多個類別。
2019年中國·江津花椒貿洽會簽約儀式現場 攝影 賀奎
據了解,江津自元朝開始種植花椒,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由於氣候土壤條件優越,所産花椒麻香味濃,天然含硒、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出油率高,受到業界一致好評。同時,江津還擁有全國最大青花椒批發市場,江津花椒不僅暢銷全國,還出口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等地。
將投資18億元打造“國際花椒産業城”
江津花椒的規模種植商業化、産業化起源於江津區先鋒鎮,從九葉青花椒的命名到商標的註冊,到全國最大青花椒批發市場的形成,都與先鋒鎮緊密相連。據會上消息,江津花椒産業的又一重磅項目——“國際花椒産業城”也將落地先鋒。
大會當天,江津區政府與重慶全興藥業有限公司簽訂重慶江津先鋒國際花椒産業城框架協議,該項目總投資18.55億元,佔地601畝,分三期共5年全部建成。其中,一期將建成江津花椒的産地市場;二期建成全國花椒交易市場、加工中心和初步建成輻射渝、川、黔的農資、農機市場;三期將建成以花椒為主的調味品交易市場,倉儲、産權為支撐的金融投資市場和完全輻射渝、川、黔的農資、農機市場。項目落地後有望建成集大數據、期貨等於一體的全國花椒集散中心。
重慶江津先鋒國際花椒産業城項目簽約儀式現場 攝影 賀奎
江津花椒全産業鏈日臻成熟
據江津區農業農村委消息,江津區現有花椒種植面積53.5萬畝,有61萬名椒農、28家花椒加工企業,花椒烘烤業主2000多名,行銷經紀人和從業人員8000多人。花椒産業每年可向當地提供季節性務工崗位16萬個、實現勞務收入4.4個億元。
2018年,江津鮮椒産量27萬噸,産值32.7億元;2019年預計鮮椒産量28萬噸,産值32億元。近年來,通過“矮化密植”“精準修剪”“科學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一系列科學豐産技術,江津花椒最高畝産可達1500公斤。重點培育了天知椒、驕王、彬哥、炊夫、等花椒品牌。2018年,江津花椒品牌價值經中國品牌研究中心評估達到18.12億元,是全國花椒種植效益最高的“中國花椒之鄉”。
目前,江津區正在積極打造花椒全産業鏈。除用作調味品,江津花椒還能應用在醫藥、工業、保健等領域,現已開發了保鮮花椒、微囊花椒粉、鮮花椒油等四大類型20多個品種的産品,極大提高了花椒附加值。
此外,江津區還積極開發花椒文創,創作出系列文創産品,如花椒公仔、花椒鑰匙扣、娃娃抱枕等;2017年,江津建成重慶市首家花椒博物館,編寫了重慶市花椒百科全書《江津花椒大事記》和《麻遍全國 香飄世界》,豐富了“中國花椒之鄉”“中國生態硒城”內涵,樹立了江津花椒公共品牌形象,傳遞江津花椒文化。
貿洽會期間,參訪團一行還先後考察了江津區花椒標準化種植基地、現代化花椒加工廠以及應用於花椒生産的節能烘烤、枝桿粉碎、枝桿修剪、無人機飛防等花椒機械化設備。“江津花椒産業的發展值得學習借鑒,希望能與江津在花椒種植技術、加工銷售、機械化應用等方面進一步合作。”來自雲南的客商趙孔發説道。
江津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大會不僅為江津花椒産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打響了江津 “中國花椒之鄉”品牌,也為各地花椒産業發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和貿易平臺,促進花椒産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與椒農持續增收。(文 陳元媛 編輯 朱明達)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