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銅梁:打造百果園 增採摘新體驗

2019-06-27 16:55:27 | 來源:華龍網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銅梁:打造百果園促農旅融合 安居古城增採摘新體驗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27日6時30分訊(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通訊員 李勇)6月26日上午,筆者來到重慶銅梁區安居鎮龍泉村,眼之所見,村便民服務中心、村公路兩邊鮮花盛開,個個農家院落乾淨整潔,山坡地頭經濟果林染綠田疇。

  “安居鎮是旅遊鎮,鎮裏規劃建百果園,龍泉村的100畝枇杷園、300畝花椒園建起來了,今下年還計劃結合發展集體經濟建設200畝的不知火、沃柑等品類的優質柑橘園。”村支書朱孝華説,鎮裏要求每個村要以更高的標準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把農村環境打造好了,吸引更多遊古城的遊客到農村採摘,讓村民掙錢,集體增收。

  安居鎮是重慶曆史文化名鎮,有13個村4個社區,其中古城是4A級景區。鎮裏在加強古城環境精細化管理的同時,近兩年來又花大氣力治理農村環境,做到內外兼修。

  站在涪江黃家壩河畔,沿岸縱深的河灘鬱鬱蔥蔥的親水植物長勢喜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722cee-755a-41d9-9587-161f0d4d56b5

河長制讓涪江水清岸綠。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攝

  “這片河灘地過去有18家砂石場,通過取締關閉後,營造了30萬平方米的植被,把昔日的砂石料場變成了綠色灘塗,水生態得到很好的修復。”分管生態環保工作的副鎮長羅輔強介紹説,今年,這片河灘地呈現出蘆葦、芭茅遮天蔽日風吹草低的景象,成為遊客打卡的熱地。

  在安居大橋遠望,涪江瓊江如練,青黛的山巒和白雲倒映在清澈的江面上,一派水天一色的景象。

  “近年來,鎮裏取締了1.8萬平方米的網箱養魚,關閉了18家砂石場,加上堅持常態化清漂,沿江沿岸沿壩有300多名幹部和志願者保潔,綠色秀美潔凈的古城得到遊客的點讚。”羅輔強説。

  在安居採訪中了解到,安居鎮堅持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堅持鄉村振興和古城開發建設“兩手抓”“兩促進”,加快農旅融合發展步伐,全力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安居周邊的楊樂、淘河、四面、龍泉等村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便利,交通方便,鎮裏經過深入調研,邀請參與變編制重慶‘十三五’農村農業發展規劃專家團隊製作了安居鎮鄉村振興特色産業發展規劃,決定按照現代農業的要求和區委‘六要’路徑,建立7個農業基地,打造‘百果園’,形成四季有花賞,月月有果採,彌補過去遊客到了安居古城只能休閒觀景不能停留更多時間的短板。”鎮黨委書記張正全説,為確保項目的落實和有序推進,鎮裏以黨建引領,一手抓幹部作風建設提升執行力,一手利用各村鄉村振興講習所展開培訓提升黨員幹部的思想水準和適應新發展的能力。同時,組建13個工作指導組精心指導各村參與發展。

  筆者在安居採訪時了解到,結合集體經濟發展建起的優質柑橘、枇杷、葡萄、柚子、櫻桃、草莓、花卉、小龍蝦、蜜蜂等種植養殖園已形成3000多畝規模,並按照無公害生態綠色的要求進行管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b845677-280d-42a5-9503-30727bbaf3b3

昔日的砂料場恢復成了生態濕地。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攝

  鎮裏在抓農旅融合發展的同時,大力改善基礎設施。115公里的産業公路和幾十公里的採摘步道正在建設之中,同時各個村環境整治也在進一步深化。

  在楊樂村,涪江沿岸一棟棟農家小樓房格外引人注目。該村是遠近聞名蔬菜村,砂地出産的蔬菜品質優良供不應求。

  村主任陳飛龍介紹説,楊樂村不僅家家種菜,本村成功人士還回村流轉土地建起果園。今年,村裏組織村民開展農家環境治理,得到群眾的積極響應,現在整個村莊煥然一新。

  筆者在楊樂村一家“最美庭院”看到,院裏乾淨整潔,花草蔥蘢,墻上還新繪有一幅山水畫。

  女主人朱明英説,村裏搞了積分制,幹部黨員帶頭搞衛生,栽花草,我們也不能閒著,都爭著把房前屋後收拾得乾乾淨淨。

  “下一步,鎮裏將進一步加強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美化環境,把田園變花園、果園變樂園、鄉村變景區,努力把安居打造成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張正全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