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要聞>正文

渝桂攜手推進西部地區聯動發展

2019-07-09 09:10:09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今年上半年,廣西北部灣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60萬標箱,同比增長19%;完成貨物吞吐量7784萬噸,同比增長13.46%,增幅在我國沿海主要港口中排名前列。

  今年以來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主幹線繼續實現高速增長。1-6月,渝桂鐵海聯運班列共計開通809列,同比增長206%,運輸集裝箱量同比增長172%。  

  7月5日,一列從重慶發車的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行30多個小時後,抵達終點站——廣西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

  該中心站于6月30日啟用,是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最後一公里”的標誌性項目,能減少班列在鐵路與港口之間轉換的物流成本,提高轉運效率。

  “中心站距離欽州港碼頭作業區直線距離不到1公里,轉運車運輸距離比以前少了3公里左右。”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副站長梁羽説。

  據了解,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投運的是一期工程。接下來,廣西將推動中心站與北部灣港欽州集裝箱港區堆場一體化運營,打造現代化、智慧化、效率高、服務優的一流場站,實現“下船即上車、下車即上船”的無縫對接。

  抓住開放發展新機遇

  廣西全力參與建設陸海新通道

  

【頭條】渝桂攜手推進西部地區聯動發展

七月五日傍晚,車輛頻繁進出欽州國際集裝箱碼頭。

  廣西北部灣港包括欽州、北海、防城港三個港區,是陸海新通道的主要出海口。

  相較之下,欽州港的不少優勢——如港口作業能力較強、具備綜合保稅港區和多項指定口岸資質、具備寬闊的港口後域空間等,適合發展臨港物流和國際貿易聚集産業。

  因此,在陸海新通道謀劃之初,欽州港被確定為集裝箱鐵海聯運的樞紐。

  但在當時,欽州港有一個明顯的短板——鐵海聯運基礎設施薄弱,港航服務水準、服務效率亟待提升。隨著陸海新通道的迅速發展,欽州港可能成為大通道建設的瓶頸。

  如何破局?廣西的做法是:建大港口。

  廣西將北部灣港建設作為重點,集中各級財力與資源,加速修建了一批重大項目,擴大北部灣港尤其是欽州港的運載能力。

  歷時不到一年,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順利投運,欽州港鐵海聯運基礎設施有了質的飛躍。

  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可謂廣西深度參與陸海新通道建設的縮影。

  “陸海新通道高度契合‘一帶一路’建設、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建設等國家戰略,為廣西全方位融入國家開放大格局提供了重要機遇和平臺。”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譚秀洪表示。

  她説,陸海新通道讓西部地區各省區市實現聯動發展。廣西要與重慶等西部省份一起,擴大與通道沿線的經貿合作與産能互動,共享開放發展新機遇。

  秉承這樣的理念,廣西上上下下、從內到外,都高度重視和全力推動陸海新通道建設。

  2018年初,廣西成立陸海新通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並專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廣西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的各項工作。

  同時,廣西制定了加快建設陸海新通道三年行動計劃,並陸續出臺《關於優化通關環境暢通陸海新通道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從頂層設計上助推陸海新通道發展。

  在基礎設施方面,廣西加快推進港口、出海出邊出省鐵路公路網絡和大型物流園區建設。從200多個項目中,“篩選”出52個重大項目和12個“破瓶頸”項目,專班跟蹤督促項目建設進度。

  另一方面,廣西率先與重慶聯合成立運營平臺公司,集中政府、港口、鐵路、物流基地等資源,通力合作拓展“軟聯通”海鐵聯運班列運營線路。

  同時,為讓抵港的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貨物迅速通達全球,廣西增開從欽州港直達香港、新加坡的“天天班輪”航線,有力提升了通道的市場競爭力和吸引力。

  這些投入帶來了可喜的回報——2017年,渝桂班列共開行48列,並於當年通過中歐班列(重慶)實現與“一帶一路”的無縫連結;2018年,陸海新通道開通北部灣港連接西部六個省區市的5條海鐵聯運班列,共開行1154列。今年上半年,廣西北部灣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60萬標箱,同比增長19%;完成貨物吞吐量7784萬噸,同比增長13.46%,增幅在我國沿海主要港口中排名前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