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璧山:都市裏見田園 田園裏有都市
重慶璧山秀湖國家濕地公園風景美如畫。新華社記者劉潺攝
新華社重慶7月15日電(記者李勇、張桂林、韓振)“綠水美美,芳草樹葉翠,夢裏的小而美,小鳥門前唱,蝴蝶窗外飛,蜜蜂去又回,愛上了小而美……”這首名叫《小而美》的歌詞,由兩年多前去世的著名詞作家莊奴先生創作,描寫的是他生前的居住地——中國西部直轄市重慶的一座“田園都市”景象。
這座“田園都市”叫璧山,地處中國西部兩個大型城市重慶和成都之間。從重慶主城出發,駕車不到半個小時就能抵達這座人口僅62萬的城市。
相比于重慶的其他衛星城,璧山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都顯得有些“小”。以前,這座小城以生産皮鞋而聞名,但粗放式的皮鞋加工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穿城而過的長江支流璧南河,就曾因為工業和生活污染而臭氣熏天。
近幾年來,璧山充分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積極開掘文化資源,在治理污染、産業升級的基礎上,將自身打造成為一個美而雅的“田園都市”:讓都市裏見田園,田園裏有都市。
2013年,莊奴來到璧山休養。青山環抱,公園棋佈,空氣清新,鳥語花香,讓莊奴在這個“田園都市”裏找到了夢中的小城,他興奮地寫下《小而美》,並將自己的晚年安頓在這座小城裏。
重慶璧山秀湖國家濕地公園倣古建築群秀湖水街。新華社記者劉潺攝
同樣被這座小城吸引的還有成都女樂師胡妍汐。5年前,在成都從事聲樂文創的她來到璧山秀湖公園拍寫真,被璧山的精緻和氣質打動,於是決定留下來。如今,她將自己的聲樂文創總部搬到了璧山,偶爾在秀湖畔的茶館裏演奏箜篌、古琴等樂器,日子過得逍遙自在。
“一個小城,竟有30多個公園;窗外不但有青山,還有綠水和田園,推開房門,滿目鄉愁,這樣的城市哪去找?”提及從大都市進入小城生活的原因時,胡妍汐説。
“山頭不推,稻田不填,這是我們打造璧山這座小城的理念。”璧山區委書記藍慶華説,璧山把自身打造成“田園都市”,想實現的是真正的城鄉融合發展,使全域都看得見山,望得到水,記得住鄉愁,尋得到文化之“根”。
璧山大路街道三擔湖畔的一座康養小鎮,可謂“田園都市”的濃縮版。穿越在小鎮裏,既可以看到體育館、咖啡館、急救醫院等城市元素,也能體驗到荷塘、果林、花圃、生態農場等鄉村味道。
77歲的何懌勝老人從深圳退休後,先後在澳大利亞等地生活了10年,但最終選擇在璧山三擔湖畔安家落戶。“這裡有田園有風景,生活也便利,還有老年人特別需要的‘響應式’健康服務。”何懌勝説,北京、上海、洛杉磯的幾個哥哥弟弟來這裡看過後,都在璧山買了房過來養老了。
重慶璧山秀湖國家濕地公園的一家茶社。新華社記者劉潺攝
除了田園風光,近年來璧山還深挖沉睡的文化資源,讓這座“小而美”的城市更添了一份“儒雅”。7月初,璧山秀湖之畔一條由倣古建築群落構成、閒置了六七年的水街,吸引了來自台灣、河南、浙江等多地的19個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創類項目簽約入駐。
“我們規劃把水街打造成國際非遺創意小鎮,傳承、發揚好傳統文化。”璧山區委宣傳部部長歐漢東説,璧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出過兩個狀元和多位翰林,還有大量的人文古跡、傳統技藝,目前正在加快發掘、整理和活化。
在璧山區健龍鎮的一處老廠房裏,一座鄉野中的博物館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目光。走進這個名為“大圓祥”的民間博物館,數萬件木雕、石雕讓人目不暇接,堪稱巴蜀民俗文化藝術的“寶庫”。
重慶璧山秀湖公園風景美如畫。新華社記者劉潺攝
大圓祥博物館館長劉健説,最近,政府文旅部門正考慮和博物館聯手打造文旅融合産業鏈,將這些川渝古建築的“筋骨肉”、傳統文化的“精氣神”展示和推廣開來,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
“田園是都市的‘顏值’,人文是都市的‘氣質’,我們不但要美,而且要雅。”藍慶華説,近年來隨著璧山“魅力”與日俱增,天南海北的人也會聚於此。目前全區人口凈流入量達10萬餘人,其中不少是創新創業人才,依託這些人才資源,智慧製造、文化創意等産業正蓬勃發展。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