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聚焦重慶>正文

重慶明年將建成200個以上智慧小區

2019-07-24 09:27:32 | 來源:華龍網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科技打造智慧生活空間 重慶明年將建成200個以上智慧小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b3ea2d80-5693-44cd-a3da-b4677b587d03

IBMS智慧化集成管理平臺監控,可智慧監控停車庫,垃圾桶,井蓋等小區內的相關設施。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23日17時30分訊(記者 董進 實習生 江坤)能自己報警的井蓋、能夠實現自動澆水的灌溉系統……23日上午,2019年重慶市智慧小區建設工作現場觀摩會在合川區世紀金馬·鎏金香榭小區舉行。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共打造了智慧小區93個,建築面積近1500萬平方米,到2020年將建成200個以上智慧小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fec174ff-92bd-4bd2-af2c-311f3ef2d90d

小區居民可通過手機二維碼掃描或人臉識別進出小區。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高精尖”科技打造智慧生活空間

  刷臉進小區、手機下載APP、訪客來訪發送二維碼、小區土壤濕度達不到要求時噴灌系統會自動噴水……觀摩會現場,高科技的應用讓小區變成了一個“智慧空間”。值得一提的是,該小區還率先採用了視頻監控系統、物聯網感知數據採集終端等先進系統和技術。

  “視頻監控系統多應用於車站、機場等公共區域,以前住宅小區採用的比較少。”據相關技術人員介紹,在小區項目中,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全覆蓋,其人臉識別與黑白名單分析功能,將大大提高小區的安全系數。

  據了解,視頻監控系統不僅可以通過人臉抓拍,對慣犯、部分社會人員進行黑名單報警,還可以對小區重點看護人員進行識別報警,例如小區內的失智老人,當他們經過小區大門或其他危險區域時,系統將會立即通知物業進行緊急干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1c8b97f-3afd-4721-bba3-7df741687331

智慧訪客系統可實現遠程開門。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還採用了物聯網感知數據採集終端,它可以通過各種感測器及儀器儀錶感知建築設備、公共設備的實時狀態,進行數據採集並實現集中管理與控制。”該名技術人員説,例如,在自動灌溉系統中,通過檢測土壤溫濕度,灌溉設備會自動開啟;在智慧井蓋系統中,當井蓋發生傾斜、異動、損壞、丟失等情況時,系統會及時發送報警信號以排除安全隱患;在環境監測系統中,小區的信息發佈屏實時顯示著空氣品質、風速、噪聲等多種參數,當異常情況出現時,業主們將收到“減少戶外運動”的通知。

  到2020年共打造200個以上智慧小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是智慧小區建設工作現場觀摩會首次走出主城區、走進區縣舉行,這也意味著重慶將全面深入推進智慧小區建設工作、積極促進各區縣智慧小區的發展進程。

  據悉,自2018年3月,重慶正式啟動了全市智慧小區建設工作以來,市住房城鄉建委圍繞“開展專題調研、強化統籌指導、出臺激勵政策、組織動員部署、建立評價機制、大宣傳引導、培育智慧産業”等方面持續發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打造了智慧小區93個,建築面積近1500萬平方米,到2020年將打造200個以上智慧小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6340c19-de21-49d4-bcdf-14aeab954f8c

智慧井蓋系統和環境監測系統讓小區設施更加智慧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智慧小區建設工作開展近兩年來,作為主管部門,市住房城鄉建委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標準,為推進智慧小區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成員張其悅在講話中指出,目前,智慧小區建設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還存在主管部門和企業對智慧小區建設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思想轉變程度不夠,區縣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針對下一步工作,張其悅説道,大家一定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因地制宜推進智慧小區建設,加大對智慧小區資金、技術的投入;同時在智慧小區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宣傳引導,提升老百姓的認知度,為智慧小區建設創造良好的氛圍,共同推進智慧小區建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