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重慶力爭3年左右營商環境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原標題:重慶有個“小目標”: 3年左右營商環境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改善營商環境,重慶有個3年的“小目標”。日前,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公佈了《重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顯示,這個“小目標”是:力爭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實現全市營商環境短板弱項顯著改善,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方案給出了“行動計劃”:重點針對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獲得用電用水用氣用網、財産登記、納稅等與營商環境密切相關的20個重要方面91個項目,持續推進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減成本,堅決破除各種不合理門檻和限制,不斷提高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品質效率,切實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群眾辦事創業的便利度、滿意度和獲得感。
開辦企業 “一網通辦、一窗受理、並聯辦理”
在開辦企業的精簡企業開辦流程上,方案提到除涉及前置審批事項或企業名稱核準與企業設立登記不在同一機關外,企業名稱不再實行預先核準,2019年9月底前實現全市企業名稱自主申報。
在壓減企業開辦耗時上,2019年底前實現辦理營業執照、公章刻製、申領發票、員工參保登記3個工作日以內辦結。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將加強部門間數據共享,不得要求申請人重復提交材料,減少企業材料準備成本。
對於新開辦企業辦理營業執照、申領發票、員工參保登記均實行免費辦理。
在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上,將推廣全程電子化登記、電子稅務局和社保網上經辦平臺,2019年底前實現企業開辦“一網通辦、一窗受理、並聯辦理”。
降成本 降低企業用電用水用氣價格
國網市電力公司將牽頭全面實施“不停電作業”。持續減少年均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開展停電故障主動研判,2019年底前城市供電可靠率達到99.96%,農村供電可靠率達到99.81%。
同時,推廣互聯網辦電渠道。不斷提高客戶線上辦電比例,2020年底前實現客戶常用業務全天候辦理,“一次都不跑”,切實提升辦理便利度。
在用電用水用氣上,方案提出要進一步降低使用價格。其中,確保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再降低10%的要求傳導到終端客戶。對於主城區不屬於“兩高一剩”項目的中小微企業及外商投資企業,不執行非居民超定額累進加價政策,按照非居民供水3.25元/噸的價格執行。
通訊 2019年11月底前實現“攜號轉網”
方案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對資費套餐進行“清單式”公示,用戶可以自主選擇資費套餐。在2019年底前,還將實現中小企業寬頻平均資費降低15%,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降低20%以上。
提升軌道交通、學校、商場等流量熱點區域以及覆蓋薄弱地區4G網絡覆蓋率,2019年底前新增無線4G基站5000個。同時,推動5G網絡覆蓋,實現5G規模商用,2019年底前全市新建5G基站5000個。
2019年11月底前,實現“異地銷戶”業務辦理。除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明確禁止轉網的用戶外,2019年11月底前實現“攜號轉網”。
公積金繳存 今年10月底前提供在線辦理
在減少納稅次數方面,重慶市稅務局將牽頭推進集成申報。
利用電子稅務局、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移動辦稅渠道,推進增值稅、企業所得稅、財産行為稅分稅種的集成申報。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則將牽頭加快推廣住房公積金繳存業務在線辦理等便民利民措施,2019年10月底前向全部繳存單位提供繳存業務在線辦理服務。
方案提出,將推動房産、土地、婚姻登記、人口信息數據共享,2019年底前實現“一窗式”辦理房産交易涉稅業務。
在降低總稅收和繳費率上,市財政局將牽頭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按50%徵收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佔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網上政務 “渝快辦”要“愉快辦”
方案提出,要將“渝快辦”打造成為全市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的網上總平臺、總門戶、總樞紐,不斷拓展政務服務事項接入範圍和服務渠道。
對於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推動服務事項全流程網上辦理,實現市級90%以上、區縣級70%以上網上申辦。同時,建立網上預審機制,及時推送預審結果,一次性告知需補正材料。推動開辦企業、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動産登記等重點事項跨部門協同審批,大幅提升辦理效率。
方案提出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加快形成以跨部門綜合窗口服務為主、部門專窗服務為輔的綜合服務模式,提高進駐綜合窗口事項比例。區縣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綜合實體大廳比例達80%以上,全市各級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受理比例達80%以上。
信用體系 2022年底前建成“信用之窗”
方案要求,市發改委牽頭升級完善市公共信用平臺功能。2022年底前將市公共信用平臺建成全市統一的信用應用綜合樞紐和市民“信用之窗”。實施企業和個人信用綜合評價,推動評價結果在信用承諾、市場準入、公共服務等領域廣泛應用。
此外,對於守信行為和失信行為,2019年底前將全面實現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中查詢使用信用“紅黑名單”。
對守法誠信典型提供綠色通道、容缺受理等激勵措施,對嚴重違法失信主體實施行政性、市場性、社會性約束和信用聯合懲戒,營造信用聯合獎懲大格局。
創新創業 培育國家級創新創業孵化平臺
市科技局將牽頭建設一批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建立穩定持續的扶持機制和績效評估機制。2019年底前培育國家級創新創業孵化平臺10家左右。
同時,優化大學周邊創新創業生態,促進大學科研成果就近轉化,圍繞載體打造、成果激勵、金融支撐等方面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建設創新創業創造空間體系。2019年底前環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6個首批創新生態圈建設取得積極成效。(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王梓涵)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