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重慶石柱:打好特色小(城)鎮融合發展牌
原標題:打好特色小(城)鎮融合發展牌——石柱黃水轉型康養實現綠色崛起
康養黃水月亮湖美景 供圖 石柱縣黃水鎮政府
石柱黃水是重慶市著名的休閒避暑勝地,過去每到夏季都是一床難求,但在秋冬季,遊客人數卻大幅下降,這種情形在近年來卻逐步實現了逆轉。初步統計,今年國慶期間,來黃水旅遊觀光的遊客達到3.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0%以上。
“實現這樣的轉變,關鍵在於黃水産業形態的轉型升級。”黃水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石柱縣提出了建設“康養石柱”的思路,擁有得天獨厚資源優勢的黃水,圍繞“觀養、住養、動養、文養、療養、食養”康養六大基本要素,加快了黃水特色小(城)鎮建設,著力推動康養産業與旅遊業聯動發展,與醫療産業、綠色有機農業、養老産業等融合發展,使黃水經濟社會發展迎來又一個“窗口期”和“機遇期”,正向著“全國著名康養休閒生態旅遊小鎮”的目標闊步前進。
提升配套服務設施水準
讓遊客能常來想常留
“今年已經兩次來黃水了,説實話,黃水的變化讓人眼前一亮。”國慶期間,參加了今年夏季石柱第三屆康養大會暨黃水鐵人三項賽的市民曾繁群又一次帶著親戚朋友來到黃水,雖然天氣已經漸冷,但他們絲毫不在乎,“為的就是一續太陽湖環湖賽道的運動樂趣。”
“她口中的太陽湖環湖賽道,就是去年黃水剛剛建成、環太陽湖用於增加遊客互動體驗的重點項目之一。”黃水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黃水準均海拔1551米,森林覆蓋率82%,鎮域範圍內共有景區8個。近10年來,憑藉優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黃水的避暑休閒遊發展迅猛,夏季高峰時期,黃水的避暑遊客近20萬人。但由於吃住行等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産業形態較為單一等原因,夏季過後,遊客往往就出現大幅度減少的情況。
為了能留住遊客,在過去單純的旅遊業和避暑遊發展基礎上,黃水鎮依託自身的獨特優勢資源,開始大力向康養休閒旅遊業轉型,打造“升級版”的特色小(城)鎮,其城鎮就按照“一環一軸一區一心”的開放空間結構體系進行了重構。
黃連大道美食街春色 供圖 石柱縣黃水鎮政府
所謂“一環”——環鎮區綠道,“一軸”——生態動步公園,“一區”——老鎮商業步行區,“一心”——中央廣場/中央公園,為的是進一步完善城鎮功能,豐富互動體驗環節,讓更多遊客能夠常來,能夠留下來。
在完善規劃的基礎上,黃水鎮開始全面提升服務配套設施水準。在市住房城鄉建委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2021年,黃水計劃投資5.25億元,實施重點項目24個,深入推進以“兩加強三完善”(即加強規劃引領、加強風貌整治,完善城鎮功能、完善園林綠化、完善人居環境)為主要內容的環境綜合整治。
目前,休閒動步公園、月亮湖環湖公園(一期)工程、雪原路市政道路、遊客接待中心、S302省道改道工程、太陽湖遊客接待中心、環湖自行車賽道等重點項目已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中心濕地公園、污水處理三廠等項目正在抓緊推進,這些重點項目的實施為黃水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加快康養轉型步伐
以特色贏得遊客青睞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不斷追求,“能修身養心”的康養業成為蓬勃發展的朝陽産業之一,石柱縣提出發展康養産業、打造康養經濟、建設“康養石柱”的思路。
“黃水的旅遊資源、生態資源、文化資源等得天獨厚,康養休閒旅遊業成為我們加快産業轉型升級的目標之一。”黃水鎮相關負責人説,圍繞“轉型康養,綠色崛起”的目標,在市住房城鄉建委的指導下,黃水鎮以“觀養、住養、動養、文養、療養、食養”為重點,不斷加快康養産業與旅遊業、醫療産業、綠色有機農業、養老産業等融合發展。
觀養産業方面,通過加強景區建設不斷提升大風堡、黃水國家森林公園、油草河峽谷風景區、畢茲卡綠宮、月亮湖、太陽湖等景區的旅遊熱度、深度。其中,大風堡景區目前已有懸空玻璃廊橋、十二花園姊妹峰、和尚石、寶頂峰、玉泉寺、守山石等20多個景點。今年以來,各景區共計接待遊客約62萬人次。
住養産業方面,著力打造“避暑休閒地産”、“老年公寓”等。目前,已建成華宇·林語嵐山、鳳凰棲、浦輝·林海道等旅遊地産15個,已建成建築面積達120萬平方米以上,已銷售面積約佔總建成面積的98%以上。經初步統計,今年7月、8月,約有13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常住黃水,夏季旅遊高峰期常住人口約15萬人,最高峰值人口約21萬—23萬人。
動養産業方面,依託油草河漂流、太陽湖水上運動等體育賽事活動為載體,吸引更多遊客。今年以來,黃水已成功舉辦了太陽湖全市公開水域游泳比賽、太陽湖鐵人三項賽等大型體育賽事,怡人的秀美風景、獨特的土家風情、激情的戶外運動給嘉賓和運動員留下了美好回憶。
文養産業方面,以中國土家康養文化研究院為基礎,與西南大學聯合組建“中國土家康養文化研究院”,深入挖掘“啰兒調”、巴鹽古道等土家特色文化資源。“黃水緣”民俗藝術團演出、《天上黃水》土家民俗展演、中國音協二胡學會石柱專場音樂會、首都音樂界赴石柱縣慰問演出專場音樂會等一系列文旅産品讓遊客流連忘返,陶醉其中。常態化活躍在各個廣場的文藝團體10余家,舉辦各類文藝演出300余次,深受遊客青睞。
療養産業方面,以康復理療為主線,依託重慶醫科大學康復醫院,以黃連中藥材精深加工為重點,引進康復治療、健康體檢、中醫藥專科醫院、醫學水療、專業美容整形等醫學機構和養老機構,全面提升黃水鎮醫療服務水準。
食養産業方面,以推廣自然美食為重點,菌子宴、“水中人參”莼菜、土家摔碗酒、土家“八大碗”等構成了“食養”的風味長廊,令人回味無窮、讚不絕口。旅遊旺季一到晚上,黃水大街小巷燈火通明、人頭攢動,一派熱鬧景象。
聚焦難點痛點抓管理
讓遊客過得舒心
一個遊客集中的區域,服務配套設施的完善以及多業態産業的吸引力固然重要,但如果不做好管理工作,那麼就很容易出現各種矛盾,影響當地旅遊形象,給當地各個産業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近年來,特別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後,黃水鎮從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結合國家衛生鎮創建,從遊客最關注的重點、弱點抓起,重點圍繞市政管理、文明素養提升、旅遊秩序管理等方面著手,不斷加強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效能,成功創建了石柱縣首個國家級衛生鄉鎮。
“如今的黃水,正在向全國著名康養休閒生態旅遊小鎮的目標全力進發。”黃水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市、縣級建委的大力支持下,黃水持續加強特色小(城)鎮建設,並取得顯著成效,正在向全國康養特色小鎮闊步前進。(王靜 劉廷)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