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要聞>正文

魯渝同心共築小康夢

2019-11-13 09:30:10 | 來源:重慶日報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同心共築小康夢——魯渝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綜述  

  山東,地處黃河之畔、渤海之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經濟發達。

  重慶,位於長江上游、兩江交匯,發展日新月異,但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

  君在黃河口,我在長江頭。千百年來,奔流不息的兩條母親河,讓兩地人民形成了相似的性格:山東人,豪爽仗義;重慶人,耿直豪放。

  黨中央、國務院調整東西部扶貧協作對象後,山東省結對幫扶重慶市,讓兩地有了更多交流的機會。從此,相距1500公里的山東與重慶,開始攜手書寫脫貧攻堅的新篇章,共同描繪小康夢的同心圓。

  強對接

  兩地運籌帷幄,決勝脫貧攻堅

  11月11日,奉節縣白帝鎮,金燦燦的臍橙挂滿枝頭,預示著山東省濱州市最大農業龍頭企業山東博華農業公司在這裡的投入即將産生效益。

  同一天,山東威海,雲陽縣江口鎮千丘村村民徐世煉辦理入職手續後,順利進入了當地一家扶貧車間,在那裏,他將每月得到約3500元的務工收入。

  魯渝情緣源遠流長,但像今天這樣關係之緊密、聯繫之頻繁、合作之深入,前所未有!

  原因何在?答案是:中央有決策,兩地有行動!

  “對口支援三峽庫區拉開了魯渝兩地大規模交往的帷幕,而東西部扶貧協作則讓雙方的交流更上一層樓。”市扶貧辦負責人表示。

  結對以來,兩地聯手共建日益緊密的合作機制,協調推進合作中的重大事宜。山東省14個地市與我市14個國家級貧困區縣結成幫扶對子,山東動員各方力量帶著感情、帶著資源投身重慶扶貧開發。

  結對子是魯渝扶貧協作的一大亮點與特色。多年來,山東與我市廣泛開展部門結對、鎮村結對、醫院結對、學校結對、企業結對,構建起全方位市縣鄉結對幫扶網絡。科技、人社、農業農村等多個部門分別簽署協作協議,密織多層次、寬領域、立體化的結對幫扶網絡,推動工作落實。

  結對目的在於把幫扶任務分解落實,強化幫扶實效,是兩地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重要舉措。在此框架下,魯渝東西扶貧協作越來越深入,成效越來越顯著。

  2017年11月,魯渝簽訂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協議,提出在2017年至2020年,雙方每年篩選出20個以上的扶貧協作優質項目,通過政策、金融等支持推進項目建設,助推重慶高品質打贏脫貧攻堅戰。

  去年3月13日,山東組織了一個由86人組成的企業考察團來渝考察對接,成功簽約項目21個,投資意向總額106.6億元。

  今年初,中央提出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後,魯渝兩地通力合作,上線“巴味渝珍、香落齊魯”電商平臺,山東省累計採購、銷售我市貧困區縣特色農産品1.95億元。前不久,雙方又簽訂32份魯渝協作消費扶貧協議,採購商品65類、3749噸,合作金額1.68億元。

  “此外,為深化消費和文旅扶貧,兩地還開通了濟南—萬州、青島—黔江、煙臺—巫山航線,開行‘酉陽桃花源號’、‘黔江濯水號’旅遊專列,啟動‘魯渝一家親、自駕心連心’重慶自駕遊,開展十萬山東人遊重慶活動,吸引3000余家旅遊企業、戶外俱樂部等參加,旅行社預訂行程人數1萬餘人。”市扶貧辦負責人説。

  在兩地高層的運籌帷幄之下,魯渝扶貧協作的精彩故事正在不斷上演。

  重民生

  深化産業合作,加強優勢互補

  陡峭的懸崖、幽深的山谷、蜿蜒的山路,海拔從200多米到1300米——武隆區白馬鎮豹岩村因為交通不便,許多當地人世代居住于深山,極少外出。

  濟南市對口幫扶武隆後,安排東西扶貧協作資金110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如今,豹岩村已建成小廣場、公廁、路燈、污水管網、綠化及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農家樂如雨後春筍般開了起來,變化驚人。

  魯渝兩地沒有將扶貧協作簡單定義在“給錢給物”上,而是在“輸血”的同時,推進社會事業、經貿合作等領域齊頭並進,強化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

  今年,魯渝兩地出臺《關於支持魯渝扶貧協作的若干政策任務分工》,舉辦魯渝扶貧協作企業投資助力脫貧推介洽談會,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31家山東企業到幫扶地投資興業。

  勞務協作是扶貧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兩地人社部門細緻調研後,加大了勞務協作力度。

  “一是動態掌握貧困人員就業狀況和就業需求,及時將重慶籍貧困人員就業需求提供給山東省;二是會同山東省人力社保廳開通遠程面試功能,實現我市貧困勞動力與山東企業在線遠程面試;三是聯合山東商會,組織在魯渝商、魯資企業開展‘線下’聯合招聘,為貧困人員精準提供針對性崗位,進一步提高求職成功率。”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到山東就業的貧困群眾,則採取統一租用大巴、統一乘坐火車、統一專人護送等措施,實現就業之路全程無憂。此外,還將轉移到山東就業的貧困人口補貼標準提高至3800元,加強後續幫扶服務,提高轉移就業穩崗率。

  功夫不負有心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14個國家級貧困區縣共轉移貧困人口到山東就業606人,不少群眾利用這個機會,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是今年全國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今年以來,山東援助我市資金傾斜支持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和産業扶貧項目,資金安排比例達86%,助力我市解決脫貧攻堅薄弱環節。

  産業是長效脫貧的根本之策。魯渝兩地高度重視産業扶貧,今年以來,萬州蘆花雞繁育養殖基地和奉節奶牛養殖等一批示範項目建設落地實施;石柱天麻種植、酉陽稻蟹混養等項目有序推進;開州魯渝現代農業産業園、煙臺(巫山)工業園等一批産業園區建設進展順利。

  初冬,彭水縣保家鎮,3000多畝白茶基地規模初具。茶林間,務工群眾穿梭忙碌,笑逐顏開。

  這是山東省聊城市和彭水縣共同打造的魯渝協作(白茶)項目。保家鎮通過“公司+村集體+農戶”的産業扶貧模式,成立了村集體經濟組織,採取土地入股、産業發展資金投資等形式發展白茶産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農戶脫貧致富增收。

  “自從有了山東的對口幫扶,村裏的産業比過去更成規模,我們賺錢的路子也多了起來。”保家鎮長窯村一組貧困戶王勝群喜形於色。

  拓路徑

  強化人才交流,推進人才援助

  人才交流是魯渝協作的重要內容。9年來,我市向山東選派挂職幹部167名、專業技術人員735名,接受山東省選派挂職幹部102名、專業技術人員1794名。

  在這場跨越千里的扶貧攻堅中,許多人默默奉獻。

  2017年,山東省棗莊市政府研究室幹部李曉東交流到豐都,挂職縣政府黨組成員,分管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到豐都工作後,李曉東驚訝地發現,豐都的鄉親們雖然都種植土豆,但畝産量只有1000多斤,“棗莊市下轄的滕州市是全國有名的脫毒馬鈴薯種植基地,我們的畝産量一般能達到6000斤以上。按每斤1元計算,一畝就差4000多元。”

  於是,李曉東將引進脫毒馬鈴薯當成了自己的首要任務。今年初,在試種獲得成功之後,滕州市免費為豐都提供了3000畝薯種,在武平、南天湖、仙女湖等6個鄉鎮示範擴種。6月,馬鈴薯喜獲豐收,畝産平均達6000斤以上,每畝增收近5000元,讓不少貧困戶笑彎了腰。

  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行政資源重要,專業人才也不可少。

  前不久,剛為孩子辦理完出院手續,奉節縣貧困戶陳樹隆就將一面錦旗送到了縣人民醫院外二科,再三表達一家人對醫院特別是對杜教授的感激之情。

  杜教授名叫杜洪澎,是山東濱州醫學院的神經外科專家,今年6月來到奉節縣人民醫院外二科,開展為期半年的對口幫扶。杜洪澎來到奉節一個月後,陳樹隆11歲的兒子因癲癇發作被送到奉節縣人民醫院救治,當時面臨著病情複雜、手術風險極大的狀況。最後,在杜洪澎的指導下,孩子的手術一舉成功。

  資料顯示,為提升重慶貧困區縣的醫療技術水準,山東省先後派出700余名醫療專家在我市武陵、秦巴山區開展“組團式”醫療幫扶,成為當地群眾的健康“守護神”。

  重慶偏遠山區貧困村的村幹部到了農業較發達的山東後,又會有怎樣的感悟?今年7月,在重慶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委組織的魯渝扶貧協作脫貧攻堅專題培訓班中,4個未摘帽縣的33名貧困村村幹部赴山東取“真經”。一週時間裏,村幹部們到當地專業合作社了解産業發展、觀摩鄉村旅遊、聆聽電商講座,收穫和感受頗多。“思想更解放了、思維更活躍了,發展的思路越來越清晰了。”一名學員感慨地説。

  “親戚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深;合作越走越多,道路越走越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魯渝扶貧協作還將拓展領域,在大數據智慧化、旅遊産業等領域加強合作,譜寫魯渝合作新篇章。

  跨越千里,山海情深。山東與重慶將在日益緊密的交往中,畫出同心圓,共築小康夢!(記者 顏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