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聚焦重慶>正文

走走成渝古道 逛逛巴國古城 重慶曆史文脈之旅

2019-11-27 09:31:34 | 來源:重慶晚報 | 責編:石麗敏

(城市遠洋 帶圖)【聚焦重慶】走走成渝古道 逛逛巴國古城 重慶曆史文脈之旅

▲巴國城夜景

(城市遠洋 帶圖)【聚焦重慶】走走成渝古道 逛逛巴國古城 重慶曆史文脈之旅

▲成渝古驛道上還有當年馬幫留下的痕跡

(城市遠洋 帶圖)【聚焦重慶】走走成渝古道 逛逛巴國古城 重慶曆史文脈之旅

▲建川博物館的一角

(城市遠洋 帶圖)【聚焦重慶】走走成渝古道 逛逛巴國古城 重慶曆史文脈之旅

▲走馬古鎮的夜晚

  如果給你兩天時間去了解重慶的歷史文脈,你會選擇從哪出發,到哪結束呢?是從渝中區的朝天門?還是從通遠門城墻尋起?亦或是從抗戰博物館開始?

  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不妨花上兩天,帶著你的家人,來一趟重慶曆史文脈之旅。

  11月26日,重慶九龍坡區文旅委推出歷史文脈線路遊:巴渝文化(巴國城、巴人博物館)-驛站文化(成渝古道)-九龍坡來源(九龍灘)-抗戰文化(建川博物館)-現代藝術(黃桷坪塗鴉一條街)。

  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記者 王渝鳳 九龍坡區文旅委供圖

  1巴渝文化

  從巴國城巴人博物館開始

  巴國城的巴人博物館,就是我們重慶人最好的尋根之處。

  位於九龍坡區的巴國城,是一個千年古城門。城門修建於漢唐時期,清朝時期進行過大規模的修復。巴國城以重慶本土文化巴文化為魂,從建築、雕塑、地刻、博物館、研究協會、歌劇院等方面全面展現巴國歷史文化。

  巴人博物館是國內唯一專門展示巴人、巴國、巴文化的中型博物館。該博物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外形似倣古城樓,落座巴

  國城正中。走進展廳,兩個交錯而放、懸于空中的5米長船棺映入眼簾。

  這兩個于1954年在九龍坡區銅罐驛鎮出土的鎮館之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船棺兩頭微翹,棺木上飾以巴人圖騰白虎,向河而懸。巴地多水,巴人傍水而居,其經濟三大支柱——制鹽、丹砂、捕魚都離不開船,可以説是以船為家。巴人去世,故以船為棺,頭朝長江視死如生。兩隻懸棺穿越千年,將古老巴人的勤勞勇敢娓娓道來。

  2驛站文化

  不得不走的成渝古道

  古代,重慶到成都的古驛道,不但留下了繁華的商貿,也留下了供後世享受的文化。古驛道那麼長,應該如何找尋?

  九龍坡區文旅委表示,因當時重慶在省城成都之東,成渝古道故名東大道或東大路,是古時重慶到成都的必經之路,被譽為最早的成渝高速,全長1080里,通行千百年。路上成天有快馬、騾馬、轎子、滑竿通行,因此,最好的起點就是走馬鎮。

  走馬鎮的古驛道路口,立著三塊石碑,一塊是給地方官的德政碑,一塊是節孝碑,一塊是捐資修葺驛道的功德碑。三塊碑保存基本完好,當地人稱為三道碑。

  這段成渝古驛道遺址位於走馬古鎮慈雲村,始築于宋代,明清時期興盛,清末達到極盛,民國後驛道衰落。

  實際上,驛道東起重慶佛圖關,經走馬、璧山、永川、榮昌、隆昌、內江、簡州、龍泉驛到成都,是古代巴蜀兩地唯一的陸路交通,現殘存約1000米驛道全部位於走馬境內。

  3九龍溯源

  巨龍九回首,一灘一相望

  九龍坡為何與“九龍”有關,是否這裡曾經出現過九條龍?

  傳説,長江北岸的萬家堡(今灘子口玉龍山公園一帶),有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吞下一顆夜明珠後口渴難忍,化身巨龍直奔長江而去。其母在身後邊追邊呼喚其乳名,巨龍雖九次回首卻最終消失在雲水之間。而巨龍的每一次回首,都在江中留下一個石灘,灘灘相望,有九石翹首若龍,被人們稱為“九龍灘”。九龍灘在哪?在九濱路橋下,有一塊南北長約15米距地表高約8米的崖壁上。該題刻開鑿于清乾隆年間,原題刻行書陰刻“九龍灘古跡”,石刻因嚴重風化只殘存“龍”字。1990年7月至9月對石刻進行了復原,現存“九龍灘”三字,橫排從右至左,單體字徑大小約1平方米。而翹首若龍的九石因影響行船,于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被炸掉。

  4抗戰文化

  建川博物館尋跡

  建川博物館已經成為重慶遊的必遊景點。

  建川博物館于2018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一共有8個陳列館,分別是重慶故事博物館、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抗戰文物博物館、兵工署第一兵工廠舊址(漢陽兵工廠)博物館、兵器發展史博物館、中國囍文化博物館、祈福文化博物館、票證生活博物館。

  今年建川博物館舉辦的“我們走在大路上——新中國70年民間記憶展”吸引了幾十萬人前往參觀。館長樊建川表示,要把這個博物館建成一個生長的博物館,從70年開始,每年生長一個館,直到一百年。

  5現代藝術

  黃桷坪塗鴉一條街

  從古代文化到現代文明,也是歷史文脈的最終走向。現代藝術最能體現現代文明,位於九龍坡黃桷坪的塗鴉街早已成為重慶現代文化的一個標誌性符號,也是我們歷史文脈之旅不可或缺的打卡之地。(作者:王渝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