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大足石刻保護經驗獲專家肯定

2019-12-03 13:04:59 | 來源:重慶日報 | 責編:石麗敏

  12月2日,2019年大足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遺産名錄》20週年紀念會在大足區舉行。列入《世界遺産名錄》20年來,大足石刻累計實施了保護項目80余項,出版專著90余部,在保護、研究、利用等方面取得的寶貴經驗獲得了與會專家肯定,大足石刻建設中國南方石質文物保護中心的框架初步顯現。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始建於初唐,至兩宋達到鼎盛,被譽為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以“是天才的藝術傑作,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佛、道、儒三教造像反映了中國宗教、哲學思想和民俗民情;在思想和藝術方面對後世産生了重大影響”等條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目前,大足石刻仍是我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産。

  石窟及石刻保護一直是文保領域的國際難題。大足石刻作為室外文化遺存,又多以摩崖造像形式展現,歷經千百年冷暖交替、風吹日曬、雨霧浸蝕等自然因素作用,一直面臨著滲水、岩體失穩、風化、生物侵蝕等四大病害威脅。

  在保護手段上,大足石刻更加注重科技保護,先後建成了大足石刻安全技術防範中心、保護中心、監測預警中心。同時,在保護理念上,大足石刻正從以搶救性保護為主,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並重方向轉變,從更宏觀的真實性原則出發,向文物所依存的自然、人文環境及其歷史信息的保護拓展。

  目前,大足石刻正在開展川渝石窟保護示範項目——大足石刻寶頂山臥佛、小佛灣修繕工程以及北山168窟搶險加固工程、寶頂山圓覺洞搶險加固工程等項目。項目涉及文物價值、岩體地質特徵、砂岩表層風化病害類型、彩繪貼金工藝和劣化等方面的綜合研究,均為當前國內外石質文物保護領域的難題和前沿熱點。

  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副院長喬雲飛介紹,多年以前,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就與大足、相關專業機構一起,不斷嘗試引進地質學、岩土工程、測繪、化學等多學科領域的技術,開展了針對文物本體的搶險加固、水害治理、防風化、本體修復等系列保護,形成了一批多學科合作的科研成果,整體提升了中國石質文物保護的科技水準。(記者 王亞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