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滾動>正文

既保市民“菜籃子”,又保農民“錢袋子”—— 重慶合力破解農産品出村難

2020-02-28 08:50:18 | 來源:重慶日報 | 責編:李佳藝

  原標題:

既保市民“菜籃子”,又保農民“錢袋子”——

重慶合力破解農産品出村難

既保市民“菜籃子”,又保農民“錢袋子”—— 重慶合力破解農産品出村難

  奉節火紅水果銷售公司銷售臍橙正在裝箱發貨。(市農業農村委供圖)

  眼下,正是晚熟奉節臍橙大量上市的季節,可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往年來現場採購臍橙的外地經銷商沒有來,不少優質臍橙沒有銷售出去,讓果農們發愁。前些天,白帝鎮的果農們向外界求助,希望社會各界能幫他們打通銷售渠道。

  據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處室統計,截至目前,我市蔬菜滯銷1.9562萬噸,主要品種為蘿蔔、白菜、青菜頭、兒菜、蓮藕等;全市尚有在樹和貯藏柑橘67.3萬噸,其中不乏原本走俏市場的奉節臍橙、血橙、默科特等優質品種。

  那麼,如何助力農産品走出村頭端上餐桌,既保市民“菜籃子”,又保農民“錢袋子”,我市各部門合力推出了哪些創新性應對方案破解難題?記者進行了調查。

  農産品出村難在哪?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向重慶日報記者介紹,當前我市蔬菜、水果等農産品銷售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出村難問題,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農産品和生産資料的運輸不暢。省際間大型物流運輸也沒有完全恢復,市外客商入渝需隔離14天,致使晚熟柑橘、青菜頭等大宗農産品外銷困難。

  其次,部分農業生産企業出現用工難、用工貴情況。在當前的農村防疫形勢下,蔬菜種植、水果採摘、飼料加工等企業的用工需求大,而不少外地工人難以及時返崗,本地農民擔心一線作業有疫情風險,導致農産品分揀、包裝、粗加工工作等難以正常開展。有區縣企業即便將工價上漲了20%,仍難以滿足用工需求。

  此外,農業産業鏈受到衝擊。以畜牧業産業鏈為例,其飼料、種畜禽、屠宰加工、冷鏈運輸等均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響,一些良種場種苗運不出、養殖場補欄跟不上、飼料供應趨緊,導致畜牧業生産經營遇到較大困難。

  各方協作為農産品出村開“綠燈”

  如何在緊抓農村防疫工作的同時,科學有序恢復農事生産、打通農産品流通、暢通銷售堵點?

  2月24日,萬州區甘寧鎮黑馬村玫瑰香橙園裏,一輛輛外地大貨車不時將一批批網上下單銷售的柑橘運出村。伴隨著2020三峽柑橘交易會2月16日在網上開幕,作為承辦方萬州區的各大柑橘基地果園裏,又逐漸恢復了往年村民忙豐收的熱鬧場景。

  因為疫情,今年的三峽柑橘交易會改在網上舉行。我市15個柑橘主産區縣緊緊抱團闖市場,通力合作解決柑橘採摘、銷售、運輸等環節的突出問題。截至2月24日,交易會累計上線經銷商60家、種植大戶151戶,物流配送企業13家,銷售量突破4.9萬噸。

  “舉辦網上柑橘交易會,只是我市合力打通農産品出村難的對策之一。”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我市相關部門圍繞打通農産品運輸梗阻,先後出臺了12條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渡難關促發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實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要求各地快速辦理“農産品及農業物資通行證”,嚴格執行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等優先便捷通行措施;各級部門建立了信息溝通和工作機制,及時收集解決農産品“出村進城”的具體堵點和問題,及時為企業協調辦理通行手續等,科學有序地為農産品出村開“綠燈”。

  與此同時,我市在抓好統籌協調、收集篩選産銷信息的基礎上,將重點銷售方向瞄準線上京東、阿裏、村村旺等大型電商平臺,線下落在北京新發地、廣州江南市場、江津雙福市場等龍頭銷售企業,並與美美菜、保德利精選、重慶雪鼎等配送機構開展合作。同時將企業急需解決的“堵點”和“痛點”擺在首位,建立産銷對接群收集滯銷問題和困難,“點對點”幫助協調解決具體問題。

  當前,中國農産品市場協會正動員各農産品批發市場,發動全國經銷商積極採購重慶柑橘。2月23日,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實地採購奉節臍橙150噸、巫山縣紐荷爾40噸;四川達州好一新復興市場也採購了奉節臍橙35噸。

  黨員幹部主動出擊在電商上帶貨

  為盡可能地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各地黨員幹部主動出擊在電商平臺上帶貨推銷當地農産品。

  “同志們,當銷售就是要臉皮厚,盯住每個親朋好友!放心,為橘農當銷售員,點都不丟人!”最近,璧山區福祿鎮組織委員劉慶榮不斷向同事們交流“銷售經”。短短一週時間裏,該鎮機關40多名黨員幹部紛紛變身“帶貨員”,發動親朋好友、周邊鄰裡、大小超市等採購了滯銷沃柑28萬斤。

  這些天,江北區五寶鎮新三村蔬菜大戶藏錫友也終於舒展了緊縮的眉頭:眼看著地裏數千斤花菜、菠菜等時令蔬菜要爛在地裏時,鎮裏的幹部送來了“及時雨”,為他在城裏聯繫了一家長期直銷蔬菜的超市。目前,五寶鎮的機關幹部已與3家大型超市成功對接,幫轄區蔬菜大戶全部解決了賣難。

  為了幫助偏僻大山裏的村民打通紐荷爾的滯銷困境,巫山農村電商從業者——“印象巫山”店主邱先登開著私家車往返于産地和快遞點之間,短短10天裏,硬是幫農民賣了1萬多件、10萬多斤紐荷爾。

  秀山縣宋農鎮一家合作社綠殼土雞蛋滯銷,宋農鎮的扶貧幹部們化身為“代購小田”,精心製作文案、發佈微信消息、四處現場推廣……如今,這家合作社的12000余枚滯銷綠殼土雞蛋全部賣完。

  “暢通了農産品出村的渠道,才能真正做到防疫、生産兩不誤。”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我市各地還要採取靈活方式促進産銷精準對接,加大對線上銷售平臺的各項支持,通過政企合作等方式加強農産品調度調控,使農産品出村更加順暢便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