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重慶兩江新區警方打掉一新型民族資産解凍類詐騙團夥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日前,重慶市兩江新區警方打掉一個虛構國家脫貧攻堅項目,以投資返還高額回報為幌子的新型民族資産解凍類詐騙團夥,抓獲主犯虞某及其團夥成員16人,繳獲、凍結、扣押、查封贓款贓物共計1200余萬元。
2020年3月,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民警在工作中獲悉,有人在微信群神秘推銷一款名為“中雲數字資産”的産品,並稱其是國家為在2020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秘密委託推出的投資項目,是國家給普通老百姓釋放的改革紅利。用戶只要購買數字資産,在平臺一次性回購後就將獲得高收益。對此,職業敏感的民警初步調查判斷其為網絡詐騙的新套路。
兩江新區公安分局立即成立專案組深入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通過微信群發佈虛假項目信息,以投資少、回報高等虛假宣傳為誘餌,煽動群眾參與投資,並採用傳銷模式,對發展下線的參與者進行獎勵,從而“滾雪球裂變式”行騙。民警在深入排查情況後發現,該騙術受騙群眾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受害人達3萬餘人,涉案金額2000余萬元。
經縝密偵查,層層剝離關係,民警梳理出一級代理30余個,明確了該犯罪團夥架構、涉案資金及其走向,並查出涉案資金多通過購置房産、車輛、黃金飾品等方式隱匿犯罪所得。在鎖定該案主要嫌疑人和骨幹團夥成員後,2020年4月,兩江警方集約優勢警力,組成多個抓捕小組,趕赴浙江、海南、江蘇、江西、山東、雲南等地開展集中抓捕行動。4月13日,在各地公安機關配合下,各抓捕組同步收網,一舉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虞某(男,51歲,上海浦東人)及其團夥成員16人,凍結涉案贓款550余萬元,查獲涉案贓款購置房産2處,高檔轎車3輛、摩托車1台,追繳財物及現金總額1200余萬元。
經民警審訊,編織該詐騙網絡的犯罪團夥頭目虞某僅初中文化,曾因傳銷被山西警方處理過。據虞某交代,為能唬住人,虛構所謂“中雲數字資産”招募項目,並附會國家政策熱點,套用民族資産解凍類詐騙手法,專門編了一套説辭,組織周某、魏某等無業人員為骨幹力量的犯罪團夥,組建“民族大業微信群”大肆實施詐騙活動。短短2個多月時間,全國受騙群眾已達3萬餘人。所幸重慶警方及時發現查處,避免了更多的群眾上當受騙。
辦案民警介紹,虞某的詐騙套路是民族資産解凍類詐騙結合傳銷伎倆的一種網絡詐騙新手法。該案受騙群眾多以中老年女性為主。因為單筆金額小,犯罪團夥以國家政策重點項目為幌子,所以受騙群眾在被洗腦後並不認為自己被騙。案件告破後,3萬多受害群眾沒有一人主動向警方報案。就在虞某被抓後,仍有不少人往其賬戶裏轉錢。該案跟以往的民族資産解凍類詐騙不同的是,新型民族資産類詐騙集返利、傳銷、詐騙為一體,拋開了“山洞尋寶”、“海外資産解凍”口號,結合扶貧政策,編造數字貨幣虛擬項目,由從前的一對一傳播轉為通過互聯網廣撒網,同時加入傳銷的手段,用“小付出、高回報”為誘餌,組建團隊以吸納會員、吸收資金等手段逐步發展成層級鮮明的詐騙組織。為了讓參與者更積極的發展下線,虞某承諾凡是介紹人投資的,按投資金額給予1%的獎勵,只有介紹金額達到100萬以上的人才有資格進入“核心群”。“核心群”人員的待遇除了提成外,還能有第一時間掌握最新“高層”信息的資格。於是,這個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騙局就在朋友圈瘋狂傳開,不少人為了蠅頭小利拉攏親戚朋友加入其中,讓受害者人數如滾雪球一般急速增長。
民警表示,凡是打著類似民族資産解凍旗號進行斂財的,不管錢多錢少,均是詐騙;凡是自稱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幹部,通過電話、微信、電子郵件、QQ等方式進行所謂的“委託”、“授權”、“任命”的,均是詐騙;凡是聲稱繳納數十元、上百元會費就能獲利數萬元、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各類基金會、項目、APP,均是詐騙;凡是轉發鼓動、宣傳所謂民族資産解凍類相關信息或組建相關微信群、QQ群招募會員、收取費用、進京聚集的均涉嫌違法犯罪,公安機關將依法查處。
警方提醒市民:在網絡上,尤其是在微信群、qq群看到編造所謂民族大業,牽強附會扶貧攻堅、健康中國、慈善互助等國家政策熱點,鼓動人交錢“投資”,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強辨別能力,提升安全防範意識,避免造成財物損失;要充分認清此類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不參與、不接觸、不上當;一旦發現相關違法犯罪線索,要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文 肖紅光 編輯 胡明珠)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