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聚焦重慶>正文

兩江四岸核心區將這樣進行整體提升

2020-05-18 11:31:57 | 來源:華龍網 | 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成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城市名片 兩江四岸核心區將這樣進行整體提升

兩江四岸,山水之城。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8日6時訊(記者 董進 實習生 李金恒)山水之城、美麗之地,重慶人對於長江之畔、嘉陵之濱的兩江四岸,有著格外的情愫。隨著日前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現場動員會的召開,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規劃猶如一幅唯美畫卷已徐徐展開。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了解到,兩江四岸核心區將建設成為“國際化、綠色化、智慧化、人文化”的現代城市窗口,用心描繪“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精品之作、經典之作,集中展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獨特魅力。

嘉陵江兩岸高樓林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文科攝

  2025年建設成為集中展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城市名片

  兩江四岸核心區由包含長江、嘉陵江交匯區域的朝天門—解放碑片區、江北嘴片區、彈子石—龍門浩片區圍合而成,總面積約16.2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約10平方公里。以這“一門、一石、一嘴”為突破口,重點推進兩江交匯區域岸線治理提升,提升濱江地帶城市品質,帶動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

  據了解,到2025年,兩江四岸核心區將基本建設成為傳承巴渝文化、承載鄉愁記憶的歷史人文風景眼,體驗山環水繞、觀覽兩江匯流的山水城市會客廳,拓展經濟功能、開啟未來發展的商業商務中心區,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推動長嘉匯大景區高品質發展,打造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全球著名旅遊目的地,成為集中展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城市名片。

藍天白雲下的山城美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文科 攝

  朝天門塑造“山水之門、人文之門、開放之門”

  朝天門片區將建設展現山川宏偉壯闊、連接人與自然的山水之門,建設開啟重慶悠久歷史、承載商埠記憶的人文之門,建設引領重慶通江達海、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開放之門,打造“行千里·致廣大”的出發點和目的地。

  據介紹,朝天門片區將優化現狀生硬的混凝土臺階,逐步恢復消落區生態自然駁岸,在朝天門廣場補植高大喬木,提升景觀環境品質。同時利用兩江交匯處現狀碼頭泊位設置功能性躉船,延伸岸線,優化空間尺度比例關係;恢復朝天碼頭、磨兜碼頭、民國新碼頭等老碼頭以及大梯道等歷史場景,保護“重慶朝天門廣場”題字、“零公里”地標、朝天門纜車等歷史遺存;對朝天門廣場下部建築空間進行改造,加強兩江遊、三峽遊等旅遊集散服務功能。

  此外濱江岸線品質也將同步提升,貫通洪崖洞-朝天門-湖廣會館三點的多層沿江步道,建設縱向步道、室內樓梯和垂直電梯打通濱江空間與江岸腹地的聯繫;改造利用高架橋下空間,建設生態綠色岸線,設置公共休閒空間;原址保護修繕千廝門明清城墻遺址公園、朝天門宋城墻遺址博物館,恢復望龍門纜車功能。

依山傍水南岸區美景。華龍網-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推動南岸起風景 打造城市會客廳

  彈子石—龍門浩片區將結合背山面江的自然地形,整體提升江岸品質和濱水景觀,控制視線通廊,優化城市天際輪廓線,有機組合山城、江城特色元素,精心描繪城市會客廳山水畫卷。

  彈子石廣場至慈雲寺濱江地帶將整體打造為城市會客廳,彈子石-海棠煙雨公園打造的濱江山城步道,合理佈局人行道、智軌電車、車行道,優化交通組織。重點打造黃葛晚渡公園、海棠煙雨公園、開埠文化遺址公園等節點,以雕塑或植物造景、高科技等手段展現黃葛晚渡、海棠煙雨、龍門浩月、字水宵燈等巴渝文化場景,形成起承轉合、步移景異的觀景體驗。

  為了突出兩江交匯區域,還將以城市會客廳為主要的點燈和觀禮場所,以濱江廣場、坡地公園、山城街區、公共建築、南山觀景臺等作為重要觀禮點,依託“山、水、橋、城”特色元素進行精心設計,策劃夜景“開燈儀式”,採用智慧控制模式,打造主題鮮明、個性彰顯、特色突出的都市夜景。

江北區江北嘴金融街高樓林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雕琢城市中庭 江北展現記憶之城、未來之城

  江北嘴將利用自身獨特的資源優勢,承接兩江交匯區域唯一水岸綠色空間支撐,以生態城市公園的理念雕琢記憶之城、未來之城,打造生態擔當、文明承載、城市彰顯的空間載體。

  以“千年江北城,美麗濱水岸”為願景,實施的江北嘴大臺階生態化改造,治理消落區,柔化濱江岸線,優化景觀小品、景觀照明、植物配置,使其近看有細節、遠觀有效果,提升濱江環境品質,體現綠色自然風景。重點打造“鶯花渡、金沙火井、三台九趣、故城覓蹤、長嘉匯流”五大景點,以及“蘆花搗衣、潮音觀瀾、鷂岩揖城、三洞影月、七門玉帶”等特色景觀,以綠脈串文脈,以文脈融古今,推動江北嘴都市文化旅遊發展。

  通過山城步道串聯五大景點、特色景觀以及明玉珍睿陵、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測候亭、古城墻、塔山浮翠、龍美術館、金融博物館、大劇院、科技館等特色景觀與公共建築,加強公共藝術設計,豐富旅遊活動。

  所有項目均推行BIM技術和物聯網技術應用

  此外遵循“減量、留白、增綠、美境”的治理管控原則,塑造高品質的城市形態,還將打造具有山城、江城特色的城市景觀,彰顯立體城市之美。統籌山上、水上、陸上、樓上、橋上“五重視角”,重點突出朝天門、大劇院、南濱路等重要節點,提升打造22處山城陽臺和5處超高層建築觀景平臺,打造山水城橋相融合、富有山城特色的景觀眺望空間。

  統籌抓好軌道、陸上巴士、水上巴士、山城步道等交通方式,構建“大循環”,暢通“微循環”,建設“慢行道”,同時結合特色交通方式,共同構建“4+N”便捷環遊系統。包括加強軌道交通幹線對外連接,實現與空港、高鐵等城市重要對外交通樞紐、功能節點的互聯互通和直聯直通;加快推進兩江四岸核心區未實施規劃路網建設,增強濱江路與城市腹地路網的聯繫,提高路網密度;貫通兩江四岸濱江騎行道,加快朝天門大橋、千廝門大橋等5座跨江大橋垂直升降梯建設,恢復望龍門纜車,新建南山索道,為市民和遊客提供豐富的出行方式等等。

  據了解,為了切實強化主體責任,保證工程品質、安全、品質可,兩江四岸核心區範圍內所有項目均推行全過程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和物聯網技術應用,試點建設城市信息模型(CIM),加快構建智慧建造體系,促進高品質發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