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75歲老人“守望” 向警予烈士墓33年

2018-04-04 15:58:00|來源:長江日報|編輯:楊坤林|責編:孟慧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1985年,張晏生把家從武漢漢口搬到武漢龜山,從家裏廚房的窗戶往外看,龜山上的向警予烈士墓清晰可見。現在,向警予的雕像被長高的松樹林遮擋      記者彭年 攝

  在武漢市漢陽鍾家村社區,有一棟名為“鸚鵡大道17號”的老樓,75歲老人張晏生的家就在這棟樓的頂層——8樓。走進家中,近百平方米的屋內陳設並不複雜,三個房間裏的傢具都是老舊樣式。家裏擺著不少照片,大多是張晏生帶著小學生們在向警予烈士墓前祭掃的畫面。

  “看見樹杈間那一塊白色了嗎?那就是向警予雕像。”4月3日下午,張晏生站在自家窗臺前,望向對面龜山西巔鬱鬱蔥蔥的松樹。他指著窗外説:“既然在武漢,就要經常看看‘向媽媽’,這是我的姑媽、張晏生的戰友張金保對我的囑託。”

  張晏生告訴長江日報記者,1962年時,張晏生從解放軍武昌南湖汽車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軍委辦公廳機關工作。當時,張晏生的姑媽張金保是全國總工會紡織工會主席。張晏生到北京後,張金保經常邀請他來家裏吃住。1964年,張晏生擔任北京市南太平莊小學校外輔導員,邀請張金保給學生們講革命故事。正是那次活動中,張晏生第一次接觸到向警予這個記挂了一生的名字。

  張金保告訴他,自己曾是武漢市裕華紗廠一名普通的紡織女工,後因參加向警予創辦的工人夜校學習,結識了這位“革命路上的導師”,並在向警予的影響下擔任了中共中央婦委書記。張晏生記得,張金保不止一次對他説:“我把你當成自己的兒子,你也要像我的兒女們一樣,喊她向媽媽。”

  “一晃33年了,記得以前山上的樹還沒這麼茂盛,一眼就能望到向媽媽的雕像。”張晏生似是陷入了回憶。上世紀70年代初,張晏生退伍回到武漢工作,先後居住在武漢市漢口六渡橋和古田等地。張金保特意叮囑他“要常去向媽媽墓前看看”,於是每逢清明節,張晏生便前往龜山祭拜。1978年,龜山向警予烈士墓建成,張晏生來此祭掃,站在山頂往下看四週,萌生出一個想法:“如果能住在附近,就會離向媽媽更近一點。”

  經過走訪,張晏生發現了現在住的這棟樓。那時廚房還是屋裏的後陽臺,張晏生一眼就認出了烈士墓的方位。1985年,張晏生用自己在漢口的兩套房作為交換,最終住了進來。1988年5月,烈士墓廣場上的向警予雕像竣工,張晏生時常趴在窗臺上凝望許久:“雖然我沒見過向媽媽,但看著這尊雕像,想起姑媽給我講的故事,還是能感受到向警予當年的凜然正氣。”

  連結>>>

  中共“五大”時張金保曾與向警予並肩而坐 

  在張晏生的記憶中,每當提起向警予的名字,姑媽張金保總是充滿尊敬。這是因為,正是向警予一手將張金保從普通工人培養成革命戰士。

  張晏生回憶説,張金保曾對他講述過一段趣事:中共“五大”召開時,有人拿著會議通知到紗廠找張金保。當時廠裏有一男一女兩個“張金保”,會議通知送錯了人。中共“五大”召開當天,男張金保趕到會場,才被告知“我們通知的是張大姐”。因此直到第二天,張金保才得到消息趕往會場。中共“五大”召開時,向警予和張金保同為主席團成員,在會場並肩而坐。後來,張晏生前往武漢革命博物館求證這段歷史,得到肯定答覆。

  據張金保生前對張晏生的講述,1928年向警予被捕直至犧牲,張金保與陳春和等人多次試圖營救,均因為條件不足未能成功。向警予在現警予中學所在地遇害時是個大雨天,敵人在現場張貼告示“不許任何人收屍”。當晚,當時的海員工會主席陳春和帶著張金保等10多人,趁夜將烈士遺體用板車運往武漢集家嘴。會駕船的陳春和找漢江邊的船夫借來一條“小木劃”,眾人這才將烈士遺體運往對岸的龜山腳下安葬。幾天后,陳春和又返回此地,自己為向警予刻了一塊比較隱蔽的小墓碑。

  近年來,每逢清明節前,張晏生都會聯繫武漢市漢陽區關工委一起,組織中小學生前往龜山烈士墓進行祭掃活動。張晏生説:“這麼多年過去,這段歷史我沒有忘記,我們的後輩更不應該忘記。”(記者鄧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