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華:科研成果既要上“書架”也要上“貨架”
原標題:鋼索探傷技術建功遼寧艦,華中科大機械系副教授孫燕華—— 科研成果既要上“書架”,也要上“貨架”
圖為:孫燕華在對鋼索進行無損探傷檢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張朋攝)
一根又一根的鋼索,貫穿著孫燕華近20年來工作的每一天。
這些鋼索,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細小如汽車裏的剎車線,粗大如橋樑上的斜拉索,尋常如電梯中的吊纜線,神秘如航母上的阻攔索。
這些鋼索,一端係在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上,一端係在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上。“每一根鋼索,都是如頭髮絲般粗細的鋼絲編織而成,哪怕其中一縷出了問題,都是巨大的隱患。”孫燕華説,他20年來潛心一件事,就是利用電磁檢測技術,為鋼索“探傷”,及時發現、排除隱患。
堅守理想,三代科研人接力為鋼索“探傷”
7月6日,在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大樓,孫燕華向記者展示了“探傷”全過程。
一個飯盒大小的電磁探傷器,套在一根麻花辮一般粗細鋼索上。從表面上看,鋼索紋理順滑、絲絲相扣,沒有任何問題。然而,當電磁探傷器沿鋼索滑動,信號顯示屏上突然跳起一個明顯的波峰。孫燕華説,這個波峰在波形圖中所處的位置,就是鋼索內部的“傷病”所在,根據峰值的大小,可以計算出傷口的尺寸。
“不要小看這個只有0.2毫米的傷口,它會讓整條鋼索受力不均,承重能力大打折扣,鋼索若帶傷運行,傷口會越變越大,直至被拉斷。”孫燕華表示,之所以熱衷於這項研究,除了想不斷突破電磁檢測技術,還出於一份科研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我們一直秉承著一個理念,當事故發生後,再多的生命探索儀都無法挽回已經發生的悲劇,只有在事故尚未發生時,用精確的儀器檢測出鋼索潛在的病害,才能避免事故發生。”
孫燕華所説的“我們”,實則是華中科大研究電磁檢測技術的三代人。
在孫燕華的實驗室裏,有一張楊叔子院士使用電磁探傷器檢測鋼索的老照片。這是該校研製出的首臺電磁探傷器。之後,這項技術被傳承到孫燕華的導師康宜華、武新軍教授的手上。1999年入校的孫燕華,本科的畢業論文也聚焦於此。近20年來,他一直堅守著三代科研人員的“初心”與“理想”。
不斷突破,核心技術建功遼寧艦
多年來,孫燕華不斷突破原有技術的局限,讓電磁探傷器的應用範圍變得越來越廣泛。
在他手上,電磁探傷器由原來的“閉合式”發展為“開放式”,不僅可以檢測圓形的鋼索,還可以檢測方形的鋼梁,以及各種表面不規則的鋼結構。應用範圍從工廠、橋梁,拓展到了電梯、觀光纜車以及鋼結構建築上。更讓孫燕華驕傲的是,隨著軍民融合的深入,他的技術還被應用到了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上。
在對電磁檢測技術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孫燕華出版專著2部、論文60余篇,申請專利17項,獲得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併入選首批湖北省青年英才開發人才計劃。
接受記者採訪時,孫燕華剛參加湖北省英才計劃培訓班歸來。他説:“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思想,我更加堅定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不能只上‘書架’,更要上‘貨架’,要進一步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