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 産業興旺是重點 ——“切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家講習之三
要推動鄉村産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産業體系,實現産業興旺,把産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鄉村生活富裕。要發展現代農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全要素生産率,提高農業品質、效益、整體素質。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鄉村振興,關鍵是産業要振興。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遊、庭院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指出
訪談嘉賓
顏廷武 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等領域的研究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源頭與潮頭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著力推動鄉村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産業振興擺在“五個振興”的第一位。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重點。為什麼要把産業振興放在鄉村振興的重點位置?
顏廷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五個振興”的重要論斷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了進一步闡釋和深化,也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三農”思想。
生産力是基礎。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重點。作為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産業興旺發展既是支撐鄉村振興的源頭,更是引領鄉村振興的潮頭。只有産業振興,農業才能為經濟高品質發展作出更高水準的産品、市場、要素和外匯貢獻,“農業強”的基本目標才會落到實處;只有産業興旺,才能增強鄉村吸引力,促進資本、人才等各類要素向鄉村聚集,“農村美”的物質基礎才會不斷夯實;只有産業發展,才能激活經濟,富裕農民,繁榮鄉村,“農民富”的根本目標才會得以實現。
農業主業要興,農村百業更要旺
記者:推動鄉村産業振興,為什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圍繞現代農業、圍繞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而展開”?
顏廷武:鄉村産業振興,不僅依賴農業主業興,更需要農村百業旺。目前我國農業的功能定位相對單一,産業體系與生産體系均不完整,産業鏈條短,就業容量小,增值能力低,農業文化、管理和景觀資源尚未充分利用,迫切需要延伸第一産業,實現接二連三,不斷發掘農業多種功能,促使産業鏈延長、價值鏈提升和利益鏈完善。從目前來看,我國農業總體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精深加工不足、産業鏈條短、産業融合不緊的問題依然存在。農産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産值比僅為2.2:1,農業品質效益不高的問題依然突出。為此,打造農村新産業新業態、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實現鄉村産業興旺,就必須將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放在首位、作為重點,以增強對農村新産業、新業態和新動能的支撐。
一方面,通過對農村一二三産業之間的融合滲透和交叉重組助力農村産業再造,實現資源、要素、技術、市場需求在農村區域的整合重組,進而調整農村産業空間佈局,催生農村新産業新業態。另一方面,通過延伸農業産業鏈和價值鏈,實現農業初級産品生産、農産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的有機融合,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提升農業農村産業的驅動力、根植力和發展力,為産業振興奠定堅實基礎。與此同時,三産融合有助於吸引大量的農民工、中高等院校畢業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員等到鄉村返鄉創業,催生大量農業生産性和生活性服務業發展,進一步促進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和標準化生産,化解小生産與大市場的矛盾,將更多的農村資源要素留在鄉村,將更多的城市資源要素引入鄉村,使鄉村人氣更旺、建設更好、發展更和諧。
産業興旺最終是為了“人”
記者:實現産業興旺,如何才能把産業發展落實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鄉村生活富裕?
顏廷武:鄉村産業興旺發展的終極目標,終究要回到“人”的身上。即把産業發展落實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切實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準,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生活品質。這是“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理念的具體體現。有增産無增收,有發展無效益,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産業興旺,如此鄉村産業也無法實現永續發展、長久興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要將産業長遠發展與促進農民增收、消除農村貧困等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同步推進,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
這其中,科技發揮著重要的橋梁與紐帶作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對農業生産成本“地板”抬高與價格“天花板”下降的雙重擠壓,農産品競爭力不足,農産品供給側結構性問題突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需求的提高,現有的數量型、産量型的技術體系對於優質安全和多樣性、差異化市場需求支撐不足。農業生産方式粗放、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經營管理效益不高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迫切需要通過科技手段使農業生産增長轉變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生産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鄉村振興根本上要靠産業發展,産業發展根本上要靠科技引領。圍繞農村産業發展的科技需求,迫切需要調整科技創新方向,優化科技資源佈局,著力推進農業要素投入減量化、生産全程機械化、農産品供給優質化、農業功能多樣化,全面推動農業生産由追求增産轉向更加注重優質、安全、高效、生態,從根本上實現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
扭住“名特優新”這個牛鼻子
記者: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視察時指出,鄉村振興要靠産業,産業發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條人無我有、科學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湖北是一個農業大省,如何在産業發展上突出特色,走符合湖北實際的道路?
顏廷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要靠産業,産業發展要有特色”,要求我們在農村因地制宜,找準符合當地特色發展産業,走出一條帶有特色的鄉村産業發展之路。長期以來,包括湖北在內的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耕作粗放、産業鏈條短、組織化程度低、基礎設施薄弱等諸多問題。當依靠資源消耗、廉價勞動的發展方式不可持續,鄉村發展動能轉換勢在必行。其中,三産融合發展背景下做大做強“名特優新”農業産業就是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的“牛鼻子”。
湖北地處長江中下游,農業自然資源、科教資源豐富,應抓住鄉村發展新動能轉換契機,圍繞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大力宣傳推介湖北優質糧油品牌,培育蝦香稻、富硒米、菜籽油等地域特色品牌,發揮好潛江龍蝦、宜昌蜜橘、監利黃鱔、秭歸臍橙等區域公共品牌示範引領作用。在鞏固和提升糧食、蔬菜、生豬、水産等傳統重要産業基礎上,利用地域和品牌優勢,加快打造油菜、柑橘、茶葉等特色經濟作物、小龍蝦等特色水産品以及農業科技服務體系、農産品電子商務等新的千億元産業,使地域特色資源的經濟潛力得到充分釋放,開發並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新産業,實現湖北省農業農村産業的興旺發展,力爭在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的同時,在全國率先走出一條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