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大改造》帶給武漢榜樣董明驚喜
原標題:長著青苔的陋室成了無障礙的“無門屋” 《秘密大改造》帶給武漢榜樣董明驚喜
對董明大床的改造最花心思
可伸展的餐桌方便實用
8月25日晚晚,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秘密大改造》節目裏,又一位武漢道德標杆成為主角。她就是“全國道德模範”、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教師董明。
《秘密大改造》是央視財經頻道推出的一檔原創節目,在全國甄選平民英雄、榜樣人物為他們老舊的居室進行全屋改造。
武漢市“中國好人”胡昇、“全國道德模範”董明作為武漢有突出貢獻的道德標杆參與節目。
8月11日,央視播出了為胡昇改造家居的節目,帶給觀眾深深感動,引發網友熱議,現代“好人有好報”價值引導再次起航。
24日,記者來到位於硚口區營北社區的董明家中,探訪節目背後的故事。
忙公益陋室浸水兩年
無暇顧及
兩年前,一場暴雨突襲武漢,地勢低窪的董明家深受水患。一樓的房屋被水浸泡,客廳的墻壁受潮脫落,白色墻面爬上了斑駁的黴點,墻角也長了層層青苔。僅52個平米的屋子住了一家三口,條件頗為簡陋。然而,董明白天要在學校授課、從事志願服務,閒暇時間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無暇顧及裝修改造。
節目錄製期間,她正好在位於黃陂區的武漢相信愛公益服務中心。“這段時間為了方便工作,我沒回家,這樣讓我能騰出更多時間關注關愛留守兒童。”坐在輪椅上的董明,忽閃著一雙真誠動人的眼睛,讓人感受到她對公益事業的全心投入。9歲時,董明在跳水比賽中避讓隊友不幸摔成高位截癱,脖子以下沒有知覺。受傷後,努力調整心態的董明振作起來,從寫稿助學開始,到在聾啞學校教孩子學説話,再到北京奧運會、國慶60週年慶典、上海世博會等大型活動做志願者,直至成立團隊幫助留守兒童,董明的公益之路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暖人心無障礙設計
量身定制
董明再回家時,已是天壤之別:“第一次進去,以為走錯房子了,煥然一新。”
記者在董明家看到,房子面積不大,但處處都是精心設計。幾乎所有設施的高度都在1.2米左右,董明坐著都可以操作,體現著設計師為她量身定制的考量。“你看這個拉手,是PU皮質的,不傷手,方便我用手指一摳就能拉開。家裏全都是壁燈,沒有頂燈,光線柔和不刺眼。還有衛生間的無障礙扶手,方便如廁。我很喜歡改造後的家,簡潔不簡單。”董明一一介紹著,她説以前家裏沒有正式餐桌,一家人都在床邊擱個小茶几吃飯,現在有了拉伸的餐桌,特別實用還不佔地兒。
在董明的臥室內,記者看到,一張長2米的大床像榻榻米一樣鋪設在地上,床上擱著一張小餐桌,桌邊還有一個小辦公桌,生活辦公都可以全在床上進行。而讓她順暢自如穿行的最大特點是,整個屋內沒有一扇門,這也是設計的暖心之處。
被感動設計師和董明
成了閨蜜
讓董明如此滿意的改造出自於國內設計師陳暄之手。她曾參與設計了2008年奧林匹克公園公共服務建築、沙特阿拉伯大使館。此次,被她稱為最具挑戰的改造,“因為要在短短14天內完成,徹底顛覆房屋格局,難度不小。”
為了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陳暄化身從北京來的老師,第一次與董明在學校裏接觸。“第一次見到董明,覺得她很漂亮,很鮮活,熱愛生活有激情。同時又特別柔軟,有小女生的一面,還喜歡HelloKitty。”
和董明一樣,陳暄也熱愛公益事業,她在北京成立了一個名為“文宣社”的繪畫教育組織,幫助人們通過繪畫讓生活節奏慢下來。兩人從繪畫談到心理學再到做公益。當天,陳暄一直守在董明身邊,看她做志願者、講課,和她一起參加合唱團等活動,一直到晚上7點才離開。
接下來的14天裏,陳暄從北京往返武漢5趟,和董明母親就董明的喜好進行深入溝通,甚至做了兩套設計方案。“了解董明每天的生活軌跡,她每天從床上到輪椅上要花費二三十分鐘,我給她降低了床的高度,還設計了一定的傾斜度,方便她上下床。”陳暄介紹,無門化設計是動線流暢概念,方便董明儘量不走回頭路;把原有的客廳改成臥室,拓寬原有的衛生間,也是為了方便照顧董明的生活習慣。
當節目最後揭開真相那一刻,見到“北京老師”原來是設計師,董明激動得流下熱淚,緊緊地抱住了她。“她很懂我,她在我床頭擺放的照片,是我最喜歡的一張。”
節目結束之後,陳暄和董明成了閨蜜,時常還通視頻電話。陳暄感嘆道:“以前以為全國道德模範不是很接地氣,通過和董明的近距離接觸,我發現她胸懷很大,讓我明白‘榜樣’二字的含義、分量。她的付出值得回報,她是我一輩子的朋友。”(記者汪甦 通訊員何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