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鳳縣在湖北省率先實行村支書縣級備案管理
原標題:來鳳在全省率先實行村支書縣級備案管理,強健支部—— 看農村基層“掌門人”的新氣象
全縣185個村,95個村換了書記!
短短一年,國貧縣來鳳基層黨組織經歷了一場大變革。
推動這場變革的,是縣委一班人。
縣委主導、縣鄉聯動,對村黨組織書記選育管用進行全方位、全過程備案管理。
不久前,中組部組織二局、湖北省委組織部聯合調研組充分肯定這一經驗,並在換屆中推廣。
5任村支書修不通2公里砂石路
帶頭人不強,成脫貧“瓶頸”
10月30日下午,來鳳縣翔鳳鎮馬鬃嶺村,一陣摩托車的馬達聲由遠及近。38歲的宣恩農民張金生跳下車,跟村支書覃慶海打招呼。“這路可修通了,要不是您來了,還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
張金生所在的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師溝村緊挨著馬鬃嶺村。兩村之間,有一條2公里的砂石路,十幾年前就立項了,卻一直沒修通。
修路要佔馬鬃嶺村十幾戶村民的林地,經歷5任村支書,工作始終沒做下來。
2017年9月,覃慶海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打通斷頭路。最難的一戶,他上門7次,終於做通了戶主工作。
覃慶海是2017年年底村書記集中調整中,從縣直機關下派的21名幹部之一。2017年以來,來鳳已調整95名村書記,佔比51%。
如此大規模調整,動因何在?
2017年初,一項調查擺在來鳳縣委書記邢祖訓面前: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51.8歲,初中及以下學歷佔比達48%;2015年以來,88名村書記因違紀違規被組織處理……
實地調研,有的村支書對精準扶貧政策“一問三不知”,有的村支書長年不在村,還有的村幹群關係惡化、上訪不斷。
問題在基層,根子在縣鄉——縣委把村支書隊伍建設“甩”給鄉鎮,鄉鎮求穩怕亂,對不勝任的村支部不願換、不敢換。
問題倒逼改革,矛盾激發創新。來鳳縣委下定決心扛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主體責任,探索縣級備案管理的有效路徑。
老書記愉快轉任副書記
精準“畫像”,下者心服口服
32歲的羅偉初到龍橋村,人生地不熟。64歲的老書記唐芝月帶著他走村串戶,很快與群眾打成一片,還發展農戶種植了200畝油茶。
舊司鎮組織委員張幹華到村走訪,説起一年前轉任那一幕,唐芝月還有點不好意思。“羅書記比我有能力、有板眼,我打心裏服氣。”唐芝月説,一開始,鎮裏讓他改任副書記,還有點想不通,可對照新書記的標準,自己確實有差距。“家裏養了十幾頭黃牛,家人也勸我退下來,現在輔佐書記工作,很愉快。”“上”了95名新書記,就意味著“下”了95名老書記。如何讓下者心服口服?
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縣委結合調查摸底和工作實際,出臺村書記選任“四有四能”標準,劃出不稱職“八條紅線”,建立村幹部工作實績、群眾滿意度、教育培訓、廉潔自律和健康狀況5個檔案。“你們找他辦事,他態度好不好?有沒有推三阻四?”“他有沒有貪小便宜,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鄉鎮幹部進村入戶聽民意,引入第三方機構調查,為村幹部精準“畫像”。
縣級層面動起來,每名縣委常委領任務,牽頭組建督辦指導組,深入各鄉鎮督陣指導。來鳳縣委組織部成立5個專項工作組,負責日常工作。每天晚上,來鳳縣委組織部辦公室,總是大樓最後一個熄燈的,185名村支書的檔案材料,摞起來有2米多高。
“三顧茅廬”老闆回鄉當村官
360度考察,確保“一選一個準”
通過“畫像建冊”和“精準測量”,來鳳縣鎖定需集中調整和補充空缺的村黨組織書記名單。
組織部與鄉鎮黨委交換意見後,確定了“三上三下”的調整方案:“勸退一批、辭退一批、問責一批”不勝任現職的村黨支部書記,“村內選拔産生一批、村外請回一批,縣鄉選派一批”黨員幹部到村擔任黨支部書記。
大河鎮白果樹村書記張祥禮就是這次調整進入組織視野的。在來鳳縣經商多年,張祥禮的工廠主營蛋糕盒包裝印刷,效益較好。大河鎮人大副主席周炎主動上門做工作。
三次上門、多次電話,終於打消了張祥禮的顧慮,他把工廠交給女兒和妻子經營,隻身回到村裏。青柑、油茶、黃桃,一年不到,村裏的産業就發展起來了,還培養了17名入黨積極分子。張祥禮還與蛋糕企業達成協定,保證了水果銷路。
“每名村支書的任命,我都要和鄉鎮黨委書記一起在《任免表》上簽字。”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吳平峰説,“簽字就是責任,我們採取縣鄉聯審、執法部門會審、360度考察等方式,確保一選一個準、個個過得硬。”
如今來鳳的村幹部隊伍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從13人增加到52人,平均年齡從51.8歲下降到47.2歲,33名“80後”、6名“90後”登上村黨組織書記舞臺。
來鳳縣委組織部還建立鄉土人才庫,包括致富能手、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鄉村醫生和教師、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大學生村官、回鄉大學生、復員退伍軍人等7類人員,儲備了3317名鄉土人才,每半年更新1次,為村幹部隊伍儲備源頭活水。
從“逼著幹”到“搶著幹”
新官上任,用心用力辦實事
“好男不進車木壩,好女不嫁車木郎。”鄂渝邊界的百福司鎮車木壩村一度是“後進村”的代詞。
一年前,這個村沒有出村的硬化公路。每逢趕場,褲腿上沾滿泥漿的準是車木壩人。
鎮農技站幹部田永貴到任車木壩村支書後,首先組織村民代表、黨員、鄉土能人出門“取經”。回來後,結合村裏實際,確定發展羊肚菌、胡蜂、藤茶三大産業。
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全村僅羊肚菌産業土地租金和村民務工工資兩項就收入56萬元。“2018年村集體經濟保守估計20萬元。”田永貴説。
新青年進村了,新觀念進村了,新平臺進村了,一個個新支書在農村的廣闊天地大顯身手,有了新時代農村基層“掌門人”的新氣象。“原址離集鎮太遠,我們不同意!”來鳳縣財政局幹部張碧壘擔任黑家壩村書記後,圍繞村民反映強烈的黨群服務中心選址問題,找到村民集中安置點的開發商,軟磨硬泡兩個月,終於落實了500平方米的配建用地。
幹群關係緊張,幹部説話沒人信、村民賭博成風……檀木灣村婦女主任李霖娟當上了村裏“一把手”,從抓村委會班子、骨幹黨員入手,通過走訪村民、開院落會、落實惠農政策等方式,把村民的心聚攏起來。“過去的村支書要哄著幹、吼著幹、逼著幹,現在大家爭著幹、搶著幹、想著法子幹。”來鳳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濤説,支書強了、支部強了,一切工作就落地了,精準脫貧攻堅拔寨步子明顯加快。
2017年以來,來鳳縣修建農村公路1100公里,是“十二五”時期的總和;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103個,新發展“兩茶一果”特色基地9.6萬畝,來鳳縣綜合貧困發生率從28.05%降為6.18%。(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