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格裏希治廠到武漢品質問鼎歐洲——武漢製造的品質啟示
改革開放40年,武漢製造與品質好代名詞的德國製造,實現兩次歷史碰撞。
1984年11月,德國機械工程師格裏希出任武漢柴油機廠廠長。他以德國製造的嚴格管理治廠,生成 “品質風暴”席捲武漢乃至全國。用這種方式,德國製造實現對武漢造的品質啟蒙。
2018年10月19日, 世界頂級三大政府品質獎之一“歐洲品質獎”頒獎,武漢企業長飛公司問鼎。鐫刻有“西門子”等德國製造的歐洲品質獎迎來首個中國企業,這家企業來自武漢。這一次,武漢製造與德國製造同站品質之巔。
從品質跟跑到並跑,武漢造向世界先進製造追趕,跨越40年。
當今,武漢站在了加快向高品質發展轉變的關鍵時期,武漢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擺在今年經濟發展之首。踏上品質接力的新征程,回首從格裏希治廠到長飛問鼎歐洲品質獎,可獲啟示。
啟示一
品質生命
這一理念要像血液一樣流淌在人身上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格裏希獲“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洋廠長”治廠故事被重新提起。
每天,這位60多歲的德國老人帶上游標卡尺、吸鐵石、白手套逐個車間巡查——卡尺檢測零件精度,吸鐵石用來檢查機器裏有沒有掉鐵渣,白手套檢查機器是否被臟物污染。
為品質拼命,在當時是稀缺的精神追求。
格裏希治廠前後,在青島,海爾集團創始人張瑞敏帶頭用大錘怒砸76台有缺陷的冰箱;在杭州,憤怒的杭州人點起大火,5000多雙來自溫州的假冒劣質鞋子被付之一炬。
格裏希治廠,把視品質為生命的追求銘刻在武漢人的記憶裏。同期,張瑞敏砸冰箱的大錘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武漢與中國一起,進入品質時代。
世界品質發展史中,品質追求融入人的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德國人以一絲不茍的性格聞名。翻閱歷史,這種性格其實很大程度上源於德國製造從劣到優的百年塑造。
19世紀初,德國製造處於偷學、倣造階段,是劣質産品的標誌。當時,英國要求所有德國進口的産品都必須標明“德國製造”,以此區別英國本土製造的優質産品。知恥而後勇,歷經百年,德國製造成為精準、可靠、高品質的代名詞,品質必需的精神要素也鑄就德國人的性格。
格裏希治廠為武漢貢獻了“品質就是生命”的認識啟蒙,從認識到實踐,武漢造的品質精神鑄造,還在路上。
2015年底,武漢創建“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啟動之前,向全社會發佈“卓越源於品質”的城市品質精神,立志要“讓品質成為城市的旗幟”。
啟示二
品質要與創新結合不斷提升
才能有永恒的競爭力
格裏希治廠兩年,武柴産品品質居國內領先水準,出口東南亞7國,創匯超過百萬美元。同期,“紅山花”電扇、“鶯歌”電視機、“荷花”洗衣機等一批武漢造以質取勝,風雲市場。當時,武漢經濟當仁不讓,城市實力躋身國內前茅。
然而,這段輝煌未能持續。變成一道思考題常被提起。
世界品質發展史,類似教訓其實一直在上演。
2018年“全國品質月”期間,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受邀來漢登上“武漢品質公益大講堂”。周雲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2004年,他在雅典奧運會考察,看到他非常尊重的企業——柯達。當時他有一個夢想:什麼時候海爾能像柯達一樣,成為奧運會的贊助商。沒想到,不到10年,在時代的浪潮裏,柯達、摩托羅拉等一批以品質優良馳名的世界品牌紛紛倒掉。
品質專家説,沒有不老的産業,更沒有不老的産品,品質這個基石,要與創新結合,才能保持長久的競爭力。
啟示三
向品牌提升
品質才能産生更大效益
長飛問鼎歐洲品質獎後半個月,總部位於武漢的中鐵大橋局捧回第三屆中國品質獎。武漢市品質強市辦負責人説,這些年來,武漢市一個行業一個行業抓品質,目前有23家單位榮獲湖北省政府長江品質獎和提名,中國品質獎及提名數在國內城市排名靠前。
2018年11月23日,在格裏希的家鄉,他的家人回憶起老人“品質先生”的榮耀,感慨地説:“中國製造現在成了品質好的代名詞。”
武漢是製造業大市,經濟總量已經連續4年突破萬億元。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突破口在哪?
根據國際經驗,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就開始進入品牌消費時代。統計數據表明,知名品牌佔全球商標總量僅為3%,但卻佔據了全球市場50%的銷售額。
武漢市品質強市辦負責人介紹,品牌是國家、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經濟強市也是品牌強市。“當武漢造能鑄就一個個閃亮的品牌時,就能為高品質發展照亮前路。”(長江日報記者唐煜 劉睿徹 通訊員胡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