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老人急需輸血 五位“熊貓大俠”連夜趕去獻血
武漢“稀有血型愛心之家”成員合影 資料圖
“希望能找到‘熊貓大俠’,救救我的父親!”21日,市民黃女士向長江日報求助,年過七旬的父親生命垂危,需要儘快接受手術,但因老人血型是人群中只有3‰相同概率的“熊貓血”,面臨著備血不足無法手術的困境,22日,長江日報記者得知,武漢血液中心已找到5位志願者,為老人獻出了1600毫升AB型Rh陰性血,完成所有規定檢測後,將第一時間送到患者所在的省中醫院。
多項條件均符合的“熊貓大俠”少之又少
“一位AB型Rh陰性血的老人生命垂危,急需輸血!”得知求助信息後,血液中心負責稀有血型獻血者的工作人員沈劍通過他管理的稀有血型志願者QQ群發出求助信息。同時,他通過電腦篩選出符合條件可實現獻血的“熊貓大俠”,逐一打了數10個電話,發現其中半數為高校學生,不少人已放暑假回到老家。21日晚,經過反復電話確認,終於找到了5位“熊貓大俠”前來支援,並順利通過體檢進行獻血。 沈劍解釋,Rh陰性血也有A、B、AB、O型區別,有輸血需要時,也要細分,加上要滿足身體合格、在可以獻血的間隔期、人在武漢等條件,真正滿足要求的並不多。
21日晚上8點左右,武漢鐵路局武漢動車段動車檢修師俞宙正在家中做家務,接到了沈劍的電話後,立刻趕到武廣的獻血點,捐出了400毫升“熊貓血”。獻血者王兵接到電話時,還在武昌上班,一下班,他就專程趕到武廣的獻血點捐出了400毫升,另一位“熊貓女俠”徐慧軍也從家裏趕到漢陽王家灣的獻血點,捐出200毫升。覃鵬、盧娟枝兩名志願者也分別趕到離自己最近的獻血點獻血。
5位“熊貓大俠”湊足1600毫升備血
武漢“稀有血型愛心之家”成員合影 資料圖
22日,患者女兒黃女士得知已有5位“熊貓大俠”出手相助,在電話中不住地表示感謝,“謝謝素未謀面的好心人們!是他們挽救了父親的生命,等他好了,我一定會告訴他。”
湖北省中醫院光谷院區肝病科醫生徐建良表示,目前,患者出血的情況已穩定,條件合適時,會為其進行手術,如果不發生其他意外情況,這1600毫升備血是足夠的。
志願者俞宙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從1998年第一次獻血以來,他已經無償獻血達10600毫升,也是因為獻血,他才得知自己的血型是十分罕見的“熊貓血”,之後,他鼓勵家人們也去檢測血液,在安徽生活的表哥與堂妹發現同為“熊貓血”,在俞宙的帶動和感染下,2人也加入了獻血志願者的隊伍。2017年9月,俞宙獲得了由衛生部頒發的“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俞宙説,“正是因為血型罕見,更應該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相互幫助。”
“熊貓大俠”呼籲更多“熊貓大俠”
據了解,Rh陰性血在人群中只有3‰,因稀有被稱為熊貓血,AB型Rh陰性血在Rh陰性血人群中只佔8%左右,因此,比例更少。目前,武漢稀有血型愛心之家有1000余名“熊貓大俠”,其中,可保持隨時聯繫獻血的AB型Rh陰性血志願者約有五六十人左右。
沈劍介紹,2002年10月,武漢血液中心在全國率先成立稀有血型者聯誼會,成立之初只有54名成員。2005年,正式更名為“愛心之家”,成員們承諾:“只要有需要,隨時叫我。”
“稀有血型愛心之家”按照人群細分為社會群、高校群、孕媽群三個QQ群,沈劍就是負責這些人的“超級群主”,“熊貓大俠”和普通獻血者一樣,長期固定獻血。遇到突發狀況時,就會聯繫上“熊貓大俠”尋求幫助。
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社會群、高校群都是獻血者,孕媽群則多是為順利生産而備血,熊貓血準媽媽一旦發生産後出血,沒有輸血保障非常危險。據統計,近年來,武漢市“熊貓大俠”每年共捐獻近2000個單位的全血血液(1個單位為200毫升)。
俞宙呼籲更多隱身民間的“熊貓大俠”加入到無償獻血隊伍中來。(長江日報融媒體記者劉晨瑋 通訊員張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