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滅荒 廣水青山變“靠山”
8月26日,廣水市蔡河鎮院子灣村,昔日荒山披上綠裝,生態採摘園的葡萄熟了,遊客穿梭其間,體驗採摘之樂。
廣水地處鄂東北,這裡有國家森林公園——中華山,也有雜草叢生的成片荒坡地。2018年1月,廣水市啟動“精準滅荒”三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完成3.96萬畝荒山造林。該市在湖北省率先推行“專業化造林、機械化整地、市場化管理”造管一體模式,確保造一片、活一片、綠一片。
截至2019年5月,該市已超額完成三年目標,共實現滅荒造林4.1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0.5%。
播下綠色種,荒山變青山
“這裡原本是一片荒山,沒有一棵像樣的樹。”8月27日,廣水市蔡河鎮石堰塘村一處山坡上,村民龔廣能指著鬱鬱蔥蔥的成片苗木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説。
這些苗木,來自該鎮老虎崗村苗圃基地。2018年,廣水市在蔡河鎮建立3000畝苗圃基地,每年可出圃濕地松容器苗、櫟類裸根苗300萬株以上。“本地苗圃繁育的苗木移栽成活率更高。”苗圃基地負責人華國艮介紹,本地苗木更適應當地土壤和氣候,還可避免外地病蟲害進入。
除自建苗圃基地外,該市還引進湖北禾禾園林有限公司填補育苗缺口,年可出圃紅葉石楠等園林綠化苗木1000萬株以上。據了解,該市96%以上造林種苗實行就地育苗、就近造林,實現了育苗移栽的“本土化”。
要栽樹,先看土。近兩年來,該市全面推行機械整地、工程造林,確保滅荒成效,降低造林成本。與“年年栽樹年年荒、年年栽在老地方”的人工造林不同,機械整地效率高、破面大、挖坑標準、成活率高,可一次性清除雜草枯葉,避免發生火災危害樹苗。
專業人做專業事。該市扶持發展具有資質的造林公司、合作社150多家,率先在湖北省推行公司化、集約化造林。通過市場化運作,實行造管一體、分期兌現的管理方式,栽三年管三年,確保“造得了、管得住、能見效”。兩年來,該市同110家專業造林公司、合作社開展合作,完成造林3.7萬畝,公司化造林佔全部造林面積的90.2%。
該市還將城區附近、面積較小的荒山劃定為義務植樹基地,由各部門包保開展義務植樹,合力滅荒。
産業來當家,青山成金山
烈日炎炎,秋老虎肆虐。8月28日,廣水市桃李飄香田園綜合體,漫山遍野的獼猴桃樹“嗷嗷待哺”,一條條塑膠水管四通八達,對準獼猴桃樹根部精準滴灌。
2018年,湖北桃李飄香生態果園有限公司在廣水市十蔡線公路沿線,投資5000萬元建設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項目一期在蔡河鎮5個村流轉土地3200畝,興建獼猴桃特色水果基地。“我常年在基地幹活,每個月能掙兩千多塊呢!”村民彭修玲對記者説。桃李飄香公司負責人李曉明介紹,基地聘請長期工56人、季節性勞工300多人,年支付勞務費300余萬元,已幫助16戶貧困戶順利脫貧。
廣水市尊重自然規律,兼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提倡廣栽鄉土經濟樹種。通過招商引資,引導重點貧困村利用荒地發展綠色産業,帶動貧困戶就業、創業,助推精準扶貧。“現在綠化好了,山變美了,村民在家就能靠旅遊賺錢了。”8月28日,馬坪鎮獅子崗村村支書王宗英介紹,村裏集中建設1000畝櫻花、500畝茶葉基地,打造一批民宿、觀光亭,推進山水休閒遊開發,幫助村民增收。
廣水從長遠謀劃、從産業抓起,將條件較好的荒山成片流轉給企業,由企業投資建設花卉苗木、茶園果園基地。目前,廣水市共培育湖北省級林業龍頭企業6家,吸引社會資本10億元以上。
守得青山在,百姓有靠山
8月31日,正值週末,廣水市十里街道辦事處觀音村遊人如織,走進綠水青山,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以前,村裏到處是荒坡和荒田。近年來,通過土地流轉,籌資3000萬元,打造8個自然灣鄉村景點、150畝的生態觀光月季園、800余畝的苗圃基地、13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和老年活動中心,全村面貌煥然一新。”村支書熊永俊告訴記者。
近年來,廣水市將精準滅荒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打造“一村一品、村景融合”的現代新農村,發展全域生態旅遊産業。截至目前,該市共建設省級綠色示範村83個、市級綠色示範鄉村134個。
傍晚時分,清風徐來,走進李店鎮熊衝村,黃檀、古松等景觀林木鬱鬱蔥蔥。古樹下,村民們圍坐在一起,乘乘涼、拉拉家常,好不熱鬧。“聚焦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家園。”李店鎮鎮長張書廣介紹,2018年該鎮整合資金200多萬元,加大原生態、古村落保護力度,打造熊衝村殷家崗灣美麗鄉村示範點;投入500多萬元,建設了飛躍村水寨灣美麗宜居新村示範區;鎮北美化、李店老家等項目紮實推進……
讓綠水青山成為發展的靠山。該市將精準滅荒工程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中,建設林業産業基地、觀光園和採摘園,配套發展林下經濟和森林旅遊、鄉村觀光遊等新型産業,給鄉村發展提供生態和産業支撐。
2018年,該市新增鄉村旅遊景點26處。2019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遊客74.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830萬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良英 通訊員 彭曉華 夏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