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湖北兩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2020-01-08 09:43:21|來源:武漢晚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解開“曾隨之謎” 刷新對朔日設置的認識——湖北兩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湖北兩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出土竹簡

湖北兩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紅外掃描的竹簡圖像

  近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啟動初評,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荊州胡家草場西漢墓地與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南海I號”南宋沉船等34個項目一起,入選初評名單。

  湖北省考古所所長方勤表示,棗樹林墓地發掘的曾侯寶、曾公求墓填補了曾國考古春秋中期不見曾侯的空白,為曾國歷史研究及考古學年代序列建立提供了重要考古資料;胡家草場墓地出土的西漢簡牘為歷年來我國單座墓葬出土簡牘數量之最,是我國簡牘考古上的一項重要成果。這兩項成果既有學術上的突破性意義,也有調查發掘中高新技術的運用和多學科聯合的探索,展示了湖北作為考古強省的雄厚實力。

湖北兩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對竹簡進行紅外掃描

  棗樹林曾國貴族墓地:7字銘文解開半世紀“曾隨之謎”

  “羋(mǐ)加”是誰?“楚王媵隨仲羋加”7個字,又怎樣解開了困擾考古界40餘年的謎題?

  湖北考古所副研究員郭長江介紹,隨州棗樹林墓地作為“考古中國”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項目,湖北省考古所于2018年3月開始對其展開主動性勘探發掘,日前,已發掘墓葬86座、馬坑3座、車坑3座,出土青銅器千余件,發現並確認曾侯寶及隨仲羋加、曾公求及曾夫人漁兩對曾國國君級別的夫婦合葬墓。

  1978年,隨州曾侯乙墓的發掘曾引發一個令考古界和史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今隨州之地(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隨國),為何頻頻出土曾國文物?曾、隨是一國還是兩國?著名史學家李學勤主張“曾隨一家”、一國二名,但也僅是猜想。隨著曾侯夫人羋加墓的發掘,這一謎團已揭開。

  郭長江指出,羋加墓出土的銅缶上的一句銘文提供了關鍵信息——“楚王媵隨仲羋加”(大意為楚王嫁女入隨的陪嫁),表明這件銅缶是楚王嫁女入隨的嫁粧。“羋加”是曾侯夫人,銘文上又稱曾為“隨”,説明曾隨一家,基本解決學術界爭論的“曾隨之謎”。“羋加墓是春秋時期湖北曾國考古中唯一齣土編鐘的夫人墓,不僅可見夫人威儀及權勢,其禮樂器銘文也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羋加墓裏諸多器物上的銘文表明,曾侯寶死後,羋加曾直接統治曾國,她以“小子”自稱,儼然成了女諸侯。

  此外,羋加墓出土的編鐘銘文中有“帥禹之堵”“行相曾邦,以長辝夏”的銘文,這一處關於“禹”“夏”銘文的發現,説明當時的周人已經比較普遍地認同關於夏、大禹的歷史,這為研究曾國地望、中華文明起源問題提供了新材料。

  棗樹林墓地的發掘也充分展現了當下考古的新技術和理念,郭長江介紹,發掘工作秉承多學科合作的思路,與各高校及研究機構開展合作,比如與北京大學合作出土銅器的保護、與復旦大學合作DNA檢測、與山東大學合作進行實驗室考古的微型發掘、與西北大學合作體質人類學等研究。航拍、測繪、3D掃描等新科學技術,也得到全面應用。在發掘中運用了聚落考古的理念,採用邊發掘邊區域調查的方法,以系統勘探來尋找和墓地相對應的居址。

湖北兩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編鐘上的銘文

  4642枚西漢簡牘:古人2000多年前就關注牙齒美白

  紙張被發明之前,簡牘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書寫材料之一。湖北荊州胡家草場西漢墓出土的4642枚簡牘,從曆法、法律、醫方、農植等角度勾畫了2000多年前的中國社會,其中不乏對普通人生活的記載。

  該項目負責人、荊州博物館副研究員李志芳向記者介紹,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荊州博物館在胡家草場墓地發掘古墓葬18座,其中12號墓出土漆木器、簡牘等共計111件(套)。根據出土器物形制特徵和竹簡“歲紀”記錄,初步判斷12號墓屬西漢早期。簡牘編號共4642個,保存狀況總體良好。內容分為歲紀、歷日、法律文獻、日書、醫方、簿籍、遣冊等7類。專家點評胡家草場簡牘“數量多、保存好、種類豐富、價值重大”。

  李志芳表示,簡牘出土後,通過整體打包運至荊州文物保護中心進行室內揭取與保護,採用竹簡整理專利技術實施清理,繪製簡牘剖面圖並編號,利用紅外掃描獲取簡牘高清圖像,再按照照相、清洗、脫色等程式進行保護。據推測,墓主可能為“史”一類的官吏。

  從先秦到魏晉,簡牘肩負著記載和傳播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信息的歷史重任,相比史書,簡牘是更為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對於研究和補正歷史有重要價值。“此次出土歲紀簡刷新了人們對古代朔日設置的認識”,李志芳介紹,如有一枚簡記到:“九年,七月,以丙申朔,朔日食,更以丁酉。”《漢書·高帝紀》記載高帝九年:“夏六月乙未晦,日有食之。”兩相比照,可知簡文所記是高帝九年之事,不同的是,簡文所記日食時間(七月朔日丙申),比《漢書》所記晚一天。並且因為朔日發生日食,而將七月朔日改為丁酉。因為發生日食而更改朔日的記載此為首見,刷新了人們對於古代朔日設置的認識,為研究西漢早期曆法提供了珍貴資料。

  除了記錄戰國至西漢早期國家大事的歲紀簡,約450枚醫方簡則記錄了農業種植、牲畜飼養、巫祝術、病方等龐雜內容,從中可一窺普通人的生活。如肥牛方,是講關於養牛飼料成份和比例的配方,齒白方則是古代人們關於牙齒美白的方法。除此之外,還有種韭方、肥彘方等有關農作物種植、牲畜養殖的內容。

  部分醫方與東漢末張仲景撰著的《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經典名方”在藥物組成和功用主治上都十分接近,這將把傳世經方的臨床應用歷史提前300餘年。簡文中收載的一些後世醫方中常用的藥物如“黃連”“甘遂”等,在已知出土醫學文獻中均屬首見。李志芳認為,這些發現為探究早期中醫“經方”的學術源流、本草學的起源以及相關醫藥名物的訓詁等,都提供了有重大價值的新資料。

湖北兩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隨州棗樹林墓地發掘考古現場

  湖北考古多次入選“十大”新發現

  始創于1990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主辦,有“中國考古界的奧斯卡獎”之稱,集中展示過去一年中國考古最新成果,呈現中國考古新理念、方法和技術。其推選標準有三個:一是強調考古發現的重要價值及其在學術史上的突破性意義;二是強調調查與發掘程式的規範性和科學性,鼓勵新方法新技術的探索和應用;三是強調發掘過程中及發掘後遺址、遺跡和出土文物的保護,考古工作的公眾傳播和社會責任。

  經初評投票,將産生20項進入終評。之後,入圍終評的項目將經終評委員會評審、投票,最終産生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自1990年以來,湖北考古頻頻入圍年度“十大”,鄖縣人頭骨化石、雞公山遺址、潛江龍灣宮殿遺址、巴東舊縣坪遺址、鄖縣遼瓦店子遺址、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隨州文峰塔東周墓地、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天門石家河遺址、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等先後當選“十大”。葉家山、文峰塔、郭家廟曾國墓地的考古發掘,使得傳世文獻中鮮有記載的曾國的年代序列、文化內涵基本厘清。以石家河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發掘,則推動著長江中游文明化進程和中華文明起源重大課題的研究。(文/記者馮愛華  圖/余樂 項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