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檔案館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全力抗擊疫情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張雨晴 通訊員 黃敏 袁麗):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湖北省檔案館班子成員率先垂范,機關黨委嚴明戰時紀律,106名黨員奮勇當先,下沉社區,堅決服從社區黨組織的統一指揮和調度,活躍在封控篩查、生活保障、困難群眾幫扶等戰線。
率先垂范 帶頭吹響“衝鋒號”
按照湖北省委統一部署,湖北省檔案館及時組建了副館長劉志成帶隊的10人黨員進社區工作隊、副館長劉曉春帶隊的10人疫情防控工作組,分別於2月6日、2月28日進駐武昌區珞珈山街道水生村社區和洪山區張家灣街復地悅城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同時,湖北省檔案館組織動員黨員幹部就近就地下沉社區(村)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用實際行動詮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鏗鏘誓言。
副館長李宗春在統籌協調疫情防控和機關日常工作的同時,帶頭下沉中南路街群建社區,多次參與小區門口執勤。副館長劉志成每天全天候和隊員們一起在小區值守勸返、搬運物資、為居民送菜上門,風雨無阻。副館長劉曉春帶領工作組人員自覺服從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指揮,儘快了解社區疫情防控現狀,研究制定防控措施,全力做好復地悅城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在館領導的示範帶動下,全館106名黨員下沉社區(村)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嚴防死守 把好社區“安全門”
對所有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實行統一的生活物資配送,嚴防流動性、交叉性感染,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重大舉措。湖北省檔案館黨員幹部堅守防疫一線,守好社區“安全門”。
武昌區水果湖街北環路社區有居民樓近百棟,部分開放式老舊小區既沒有物業,也沒有門房,封閉管理初期存在較大困難。2月10日,湖北省檔案館就近就地下沉的7名黨員迎難而上,主動認領任務,協助居民建立了鄰裡群,挨家挨戶進行摸底排查,及時掌握疫情信息,進行防控宣傳。此外,他們多次參與小區24小時分時段值守。
2月15日,武漢下起了鵝毛大雪。淩晨3時至6時,潘峰在凜冽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仍堅守崗位,嚴格值勤。“條件越是艱苦,黨員就越要衝鋒在前,任何時候都不能疏于防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潘峰堅定地説。與潘峰一樣堅守崗位的還有趙岩,當日,趙岩也冒著風雪在水生村社區值守了一天。
無畏艱險、守護家園,湖北省檔案館有70余名黨員參與當地值守任務,他們夜以繼日地接力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入黨誓言。
徹底排查 精準摸清“四類人”
2月17日,武漢啟動為期3天的集中拉網式大排查,要求以社區為基礎,公安、社區、網格一體化推動,利用人工和科技手段,“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徹底排查清“四類人員”。
王蕾與社區工作者一起,對洪山區卓刀泉街紅星社區所轄網格開展拉網式排查。王蕾有兩個孩子,一個正在讀小學,另一個剛滿一歲,兩個孩子需要專人看護,但她將孩子交給婆婆,義無反顧地與丈夫雙雙下沉社區協助防控。
姬鳳英下沉在武昌區江零社區首義村小區。該小區是老舊小區,物業公司對住戶的信息掌握得很不完整。為摸清住戶情況,姬鳳英“包乾”了3個樓棟,打了100多個電話才將住戶信息登記完整。“大排查”期間,她逐門逐戶進行入戶排查,實地走訪了84戶家庭。小區是樓梯房,沒有電梯,一整天奔波後,她才發現衣襟已然全部被汗水濕透。
大疫當前,湖北省檔案館黨員進社區工作隊和就近下沉社區黨員以紮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社區幹部的好評,凝聚了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
真情服務 贏得群眾“豎拇指”
“天氣這麼冷,你們在戶外搬運、打包,還把這麼多愛心菜都送到我們家門口,真是太感謝你們了。”2月28日,水生村社區居民對工作隊隊員劉文豎起了大拇指。
當日,很多愛心蔬菜運到水生村社區。湖北省檔案館工作隊負責11棟-15棟61戶居民的送菜任務。劉志成帶領工作隊隊員先把蔬菜整理打包好,再挨家挨戶送上門。
付榮下沉的武昌區機安社區海山金谷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後,居民的生活物資都是靠團購解決,很多居民對團購套餐不滿意。在這種情況下,付榮主動站出來,率領生活保障組,根據居民選擇的種類和數量,想方設想聯繫多家蔬菜供應商,反復對此品質和價格,甄選最實惠的方案,實行個性化定制。菜場人手有限,付榮一早就到菜場幫忙分揀、打包,有時一直忙到下午。當把菜全部送到40多戶居民手裏,她才回家吃飯。
湖北省檔案館黨員用自己的雙手和辛勤的汗水展現了下沉社區、服務居民、團結一心、共同抗“疫”的黨員形象,贏得了群眾的認可。他們爭當封閉管理的督導者、一線防疫的宣傳員、精準排查的調查員、居民生活的服務員,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黨員的初心與使命,讓黨旗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