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天(12月12日)起,吉林省人民取消成人普通門診靜脈輸液。在這家醫院,頭疼感冒、喉嚨發炎去醫院門診挂個吊瓶的就醫模式宣告終結。
11日上午,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全媒體資訊中心記者剛來到吉林省人民醫院門診大廳就看到,大螢幕上已經正式發出停止門診成人患者靜脈輸液的通知,這一通知也引起了來往患者的關注。市民朱先生“這個政策確實好,主要是對全民的身體健康有好處,經常輸液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對身體不好,大力支持。”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本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用藥原則。然而在國內的許多醫院裏,輸液往往成了“最簡單快捷”的首選給藥方式。那麼究竟為何要取消靜脈輸液?靜脈輸液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對此吉林省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張維傑進行了介紹: “一般來説,治療的原則就是根據你的病情,能用物理方法治療的就不用藥,能夠口服用藥的就不要肌注,能夠肌注的就不要靜點,這樣可以減少相應的副作用,也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停止靜脈輸液除了抗生素以外還包括一些中藥製劑,其實那些中成藥裏面有很多不溶的顆粒,靜點以後會導致肺水腫,靜脈炎和過敏反應,這都是對身體很不利的。”
同時張維傑就取消成人門診靜脈輸液卻保留了兒童門診的靜脈輸液原因進行了介紹:“兒童和成人有著不同的生理特點,他的免疫力抵抗力都還沒有健全,都比較低,這樣得了病以後,比如得了傷感,他會很快進展成肺炎,會使病情加重,所以保留兒童靜點室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社會需求性。”
作為取消門診成人患者輸液的大型公立醫院,吉林省人民醫院院長霍世會表示,這一舉措在維護患者健康、優化醫療資源、推進分級診療等方面也將産生深遠而持久的積極影響。
“把門診的成人靜點取消,今後就應該做三級醫院的急危重症、疑難病例、科研教學還有標準化的制定等一系列的工作。比如説感冒,簡單的小病,不需要大醫院來診斷和治療就到小醫院解決,今後大醫院把這些應該二級醫院和社區解決的問題都直接分流下去,實現上級向下級轉診;下級發現疑難病例可以向上級醫院逐級轉診,建立一個雙向的轉診制度,也是今後解決市民看病難看病貴。”